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教育学> 2015大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资料

2015大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资料

上传者:孙颖楷
|
上传时间:2015-04-22
|
次下载

2015大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资料

2、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如何看待高等教育本质?

*3、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哪里? 4、高等教育的政治和经济功能? 5、高等教育的科技与文化功能有哪些? 6、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7、从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过程看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服务社会三者的关系。

8、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9、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对教育方针是如何阐释的?

10、教育目的的性质是什么?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有哪些? 11、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1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要点。

13、试析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4、试析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15、结合你未来可能的工作谈谈将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6、试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教育价值观,这两种观点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有何表现? 17、为什么说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选择?

18、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怎样的?

19、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共存?

20.简述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21如何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78-79 22结合您的工作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实现教育的公平? 23、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在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化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实施中的对策。

24简析学制的内涵及其依据

25、请简述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

26、结合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类型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应如何改革?

27、结合现实,谈谈您对我国高 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看法。 28、结合国外学位制度改革的趋势,简述您对我国学位制度改革的认识。

29、简述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30、简论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和能级结构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1、你认为在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应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32、简析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不同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特点。

33.如何理解我国现行“分级管理,省级统筹”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34、结合我国实际从高校组织特性的角度分析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特征。

35、谈谈你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认识并提出改革建议。

36、您如何认识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高校学术管理中的作用,您认为如何改革我国高校学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7、你对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什么看法和想法?

38、如何形成学校教师的合理结构?你对教师队伍的调整与流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39、试述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

40、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有哪些?如何看待这些特征?

41、结合实际谈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42、谈谈您对学科建设的认识? 43、结合我国高校学科调整的现状, 简述当前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44、结合我国专业设置的现状,简述我国当前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5、结合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现实,谈谈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46、什么是教学过程?如何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

47、大学教学过程中的特点是什么?

48、如何理解知识与能力发展的辩证关系?

49、什么是教学原则?教学原则对教学过程有什么实际意义? 50、结合你的教学特点,就某一条教学原则,谈谈在实践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51、在你周围,有哪些现象还不符合教学原则,应如何改进? 52、你认为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中存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

53、什么是课程和课程体系? 54、如何科学编写和使用教科书?

55、根据高等学校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谈谈如何优化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

56、结合实际分析个别教学制与班级授课制各自的优缺点,及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57、请谈谈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要上好一堂课,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58、请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正确的选择教学方法?

59、联系实际谈谈高等学校中主要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有哪些,在教学中应如何选择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60、如何认识高校科学研究的意义?

61、如何认识高校科研的特点? 62、结合实际,谈谈科研中如何确定课题?

63、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64、优秀教学成果可以包括哪些内容?

65、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哪几种途径?

66、试述社会实践活动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哪些作用? 67、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哪些类型?

68、设想将要组织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列出有关的活动过程和计划

69、试述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原则。

70、试析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应注意处理的几对关系。 71、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有哪些?

72、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 73、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如何安排?74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75、简单谈一下如何在具体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情感交流法。

76、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77、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78、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会大系统及其他子系统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基本表述为: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二)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受政治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表现为政权的性质、政治制度以及政治纲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具体说来,包括四个基本方面:(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两者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1.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推动作用表现在:(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四)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技作为外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而高等教育通过内部的知识传递、积累和创造,技术成果的发明来推动科技的发展。1.科技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科技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高校中各种学科和专业的形成,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上的变化等等,都反映着科技变革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2)科技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高校的物质设备、技术等都是教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在高校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也改变着高校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2、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科学知识与方法发挥再生产科技生产力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能力。(3)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国高等教育中出现了以霍普金斯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也出现了大量的两年制专科层次的初级学院等。三是高等教于形式复杂化,在传统的、正规的高等教育形式以外,又出现了其他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如“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等非正规大学。这些非正规大学也被许多国家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于是,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教育概念。 不同国家由于在政治、历史文化以及高等教育自身传统上的差异,对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也不完全一致。如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而在欧洲一些有着高等教育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界定相对严格,更为突出较为正规化的高等教育。

(三)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1)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洲召开由44个国家参加的高教会议,对高等学校作出以下定义“高等教育是指大学、文学院、理工学院和师范学院等机构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教育而言,其基本入学条件为完成中等教育,一般入学年龄为18岁,学完课程后授予学位、文凭或证书,作为完成高等学业的证明”对高等教育的概念表述为“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2)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为此,高等教育的概念可界定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四)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体现在:(1)文化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10、教育目的的性质是什么?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有哪些?(一)教育目的的性

质表现在:(1)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2)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包括以下方面:(1)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2)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使实际教育活动满足对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3)从人的需要来看,人是社会的主体,满足人的主体性需要的教育目的,才更有利于人的价值的提升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增强,才能对培养人的实际教育赋予根本的活动宗旨或活动追求。

4、高等教育的政治和经济功能?(一)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5、高等教育的科技与文化功能有哪些?(一)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科学知识与方法发挥再生产科技生产力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能力。(3)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6、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

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其次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因为教育有自身的特殊对象,所以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就是培养人。另外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具体表现在:①教育内容的继承;②教育方式的继承;③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11、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1)从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关系看,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育目的集中反映了社会和时代对培养人的共同要求,它是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必须遵循的总目的,而高等教育目的则是依据总的教育目的,从高等教育实际培养任务出发制定的。

(2)高等教育目的是对所有接受高等教育者提出的较为概括和抽象的要求。而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高等教育目的展开的,针对特定对象的具体、明确的规定。

1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要点。

答: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先驱们理想中的“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立了全面发展的人.其理论要点概括如下:

(1)马克思主义认为,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出发点。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发展和利用。人的体力和智力是构成劳动能力的两个对立统一的要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2)其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对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社会关系综合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在人类理想社会,一切社会成员都应得到解放,在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同时,实现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3)再次,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同是人的发展受社会分工制约。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现实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4)另外,马克思还从人的发展条件角度,论证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性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如何看待高等教育本质?(一)

教育的本质(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促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2)教育不仅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同生产力、生产关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不能单一的归位上层建筑或者生产力的范畴。为更好地使教育全面的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3)不同时期社会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会对教育提出不同的时代要求,教育应有选择地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

(二)高等教育的本质(1)高等教育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属性,但它又与其他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2)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这就是高等教育最一般、最普遍、最基本的属性。(3)高等教育担负着中等教育之后人的进一步社会化的重任,这种社会化不仅仅是人更好地适应现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主要的是还必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演进。而高等教育则是“适应”与“促进”的结合,它培养出的学生是具有高深专门知识的人才,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4)高等教育的本质是由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构成的,特殊矛盾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完成完全中等教育的人的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

7、从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过程看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服务社会三者的关系。

答:(1)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18世纪以前的大学以中世纪大学为典型,其职能仅仅是培养人才。直到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在洪堡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诞生,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19世纪末美国大学在营造德国大学式的学术研究氛围的同时,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注入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办学实践中,于是引发了大学的第三种职能——为社会服务。 (2)大学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培养人才应居于中心地位。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研职能的进一步延伸,否则高校培养的人才、发展科学将脱离社会实际。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任何高校都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关系。

8、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包括三个方面:(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3)实施的途径。

1、试析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答:(一)古代高等教

育概念。人类高等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古代东方国家如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等在当时已经出现了以成人为教育对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柏拉图学园是教育史上被公认的高等教育机构,距今也有2390多年的历史。古代高等教育的特征比较模糊,一般把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培养高层的人才活动都称为高等教育。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也存在很大差别,有些事在专门的学校,有些事在政府的职能部门,有的是在寺院、图书馆等。 (二)欧洲中世纪高等教育概念。欧洲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欧洲中世纪大学只是一些独立自由和相对松散的行会性的民间教学组织,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专门的、独立的学术和教育机构。在当时的欧洲,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唯一的组织形式,所以高等教育概念可以直接用“大学教育”来指代。其共同特性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围绕高深学问而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二是专业教育,也就是说培养医学、法学、神学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这时期,并没有相应的中等教育与其相接。

(二)近现代高等教育概念 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高等教育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是开始以完成中等教育作为入学的基础。 二是高等教育层次多样化。如在美

3、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哪里?

答:(一)高等教育作为构成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大系统及其他子系统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基本表述为: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二)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表现为政权的性质、政治制度以及政治纲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具体说来,包括四个基本方面:(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三)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

13、试析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答: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

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所构成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也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这些组成部分既相互独立,各有特殊任务,又是辨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其整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

9、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对教育方针是如何阐释的?我

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

1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2)智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3)体育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授予学生以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发展运动能力,培养体育道德品质,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4)美育是通过有关的艺术课程和课外各种艺术活动,或者渗透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以及利用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活动。

总之,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师德更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迈向普及化的步伐。

19、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共存?

(1)

观念上:精英型和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可

以实现共存,在美国高等教教育的大众化阶段,

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不但存在而且很繁荣。(2)方式上:大众化进程可以增设新的部门和扩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来实现,不要冲击传统的高等精英教育机构,否则会极大影响这些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也不利于高等教育合理能级结构的形成。如意大利大学。(3)结构上,优化能级结构,实施分类办学。那些办学条件优异,研究能力强的重点大学,仍然应坚持精英教育路线,应以培养各领域的领袖和高精尖人才为目标,以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为己任,他们同一般普通本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非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同时存在同时发展。

16、试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教育价值观,这两种观点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有何表现?

(一)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教育价值观 (1)个人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个人本位价值观一般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美幸福及健全的人格等,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 (2)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这种观点主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即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之间抉择与统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把历史的抉择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上来考察,揭示各种抉择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 (2)既要看到这两种观点的合理之处,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社会本位论肯定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走出“隔世”状态,密切与社会的联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易导致教育某种被动性,没分清适应社会的哪些方面,没区别社会的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易导致对学生个性的抹杀。

个体本位论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尊重人性。但它完全忽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使教育面对纷繁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易导致教育中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从而导致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 寻求适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背景及教育状况的抉择与整合的思路。

线教师,我们无力保证消除义务教育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去实现课堂上的公平这一理想境界。 第一,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第二,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三,要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第四,在教学行为中追求“教育公平”。

作法;(3)在学习方式和修业年限上,我国近些年来各高校尝试着作了一些改革,试图增加灵活性。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实行学分制,允许提前一年毕业,也可延缓2年,修业年限在3-6年。

23、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在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化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实施中的对策。

(1)发展要适度。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必须要经过一个大展的过程,但加快发展注意适度规模,防止大起大落。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认真作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考虑高教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不能为

某些表面现象和短期行为所迷

惑,不顾教育规

律和学校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

些专业的招生

规模,造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或是因办学条件跟不上而降低教学质量,影响社会效益。根据近几十年各国的实际情况,一般认为专门人才拥有量的增长应等于或略高于经济增长速 度。 (2)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目前我国各地教育资源有限,但多数学校的原有办学条件尚未被充分利用。我们一方面应充分挖掘现有学校的内部潜力,不建或少建新校,集中力量使现有学校尽量达到合理规模。另一方面,应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使资源优化配置,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可使学校资源集中共享。 (3)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虽然高校的生均成本会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益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但是目前我国政府的税收还不足以支持大众化教育,应建立起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筹资体系。除政府拔款,各社会团体、企业的捐资助学以外,个人分摊高教成本正成为必然趋势。 (4) 发展终身教育。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除了数量上的增加外,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不再仅是指正规的有一定年龄阶段的学校教育,还应包括使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在生活中的任何阶段都能进出的各种非正规教育形式,即终身教育。目前需大力发展各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远距离教育及各类型的成人教育,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

14、试析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答:实施全面发展的

教育的基本途径有: (1)教学工作。教学是实施德、智、体诸育的基本途径。我国高校的教学目标包括:

a.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b.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c.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d.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可见,高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2)科研研究

科学研究是高校实施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方式,扩大专业视野,促进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形成,培养严谨的学风和合作精神等。

(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全面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对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国情,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心,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

20.简述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15、结合你未来可能的工作谈谈将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

导大学生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使广大学生保持正确的政治态度。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自信,理性认识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主导价值追求,多维度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二)加强精神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并引领学生精神成人,给他们一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近年来,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在许多高校的少数大学生的身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人格缺陷、道德缺失,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了极大伤害。因此,培养学生管理情绪和自制的能力,让学生在校园内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成长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曾几何时,我国蔓延着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高校扩招,学生自身缺少职业规划、普遍缺乏和社会接轨的能力等原因,还得从教育本身寻根探源。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制订不同内容的职业规划课程,同时引入讲座、测评、职业咨询等多种形式。再就是学校作为中间人,加强与企业合作,积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兼职环境。

17、为什么说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选择?研究)

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包含着对当前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现实解决。两者恰当的结合则是历史上的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度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道路。

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某类专门知识,而且还须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只有如此,才能适应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达成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

(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高度结合。

(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提高人文教育的科学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

18、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怎样的?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大幅度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决定,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招生规模逐年增加,2002年,毛入学率达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2009年提高到24.2%,从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看,主要通过增加高等学校的数量和扩大已有高校的招生规模的方式来实现的,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

答.对高等教育平等与效率相互关系的探讨既有理论意义,又是指导高等教育决策所必需的。(1)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矛盾的范畴。 高等教育的资源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活动能顺利、高效地进行。 对谁受高等教育要有所选择。选择的目的之一是减少浪费一;二是让有效的资源发挥更大,也是为了保证学生能获得好的成绩。高等教育应按社会需要分层培养人才,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效率目标。 (2)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

人们所追求的效率以质量为核心,而质量同时又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之一。没有质量的高等教育平等只能是形式上。平等的最终实现绝对不能离开质量这一前提。

从另一角度来看,平等也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效率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社会的合作是实现理想效率的关键。

(1)在高等教育的决策过程中,要对平等与效率作出合理选择,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必须依据我国社会、经济、教育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所谓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所谓兼顾公平是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目前仍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现实,而且只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作符合现实的最大努力。 、简析学制的内涵及其依据 21如何在我国实现高等教(1) 学制是学校制度的简称,

是国家制定并 育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颁布实施的,调整各级类学校之(1)首先要改革办学体制,实行

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多元化,充分利用各方面教

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育资源,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接

度。(2)学制的建立,其依据在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其次,

于:其一,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要实现高等教育层次分流,这有

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

水平。其二,学制的建立受到社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

会政治制度的制约。其三,学制同时要进一步改革管理制,给高

的建立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成

和发展水平。除上述因素外,一为面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的法人

个国家的人口状况、文化传统以实体。有利于学校件展开竞争,

及其他国家学制的经验等,都会利与资源优化配置。(3)再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制的制定以要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

及调整、改革和完善。 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时

代所需要的不同规格、类型和层

次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4)最25、请简述我国高等学校学后,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竞争制的特征。 中除有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 答.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制助,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公平。

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必须指出的是,所谓“优先”,

方面: 也应当“适度”,要兼顾而不是

(1)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各层次不顾更不能犹豫效率优先而制造

间基本能够保 不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持衔接,相互连贯但培养规格上是我国目前条件下最明智的选择

还有些模糊,特别是专科教育的22结合您的工作谈谈如何

定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以明

在自己的工作中实现教育

确;(2)由于高等教育在我国目

的公平? 前依然是稀缺资源,进入各层次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教育公平、关高等学校都有比较严格的入学标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每一准和条件限制,实行严格、规范个教师的理想,也是责任和义务,而统一的或比较统一的考试制要切实地把这种关注落实到课堂度,是我国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作为一

26、结合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类型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应如何改革?

(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 类型:1、证书制。2、高考制。3、自主招生制。4、统考单靠结合制。5、考荐结合制。

(二)改革主要包括:(1)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在保证办学质量的情况下,允许高校自主决定招生规模、标准等(2)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奖学金等基金制度,拓宽入学通道,促进教育公平。(3)探索多元招生方式和渠道,创新招生制度。可以采用注册入学、多次考试等方式,创新招生制度(4)鼓励高校与企业行业联合招生。允许高校与行业企业等组织联合培养学生,满足行业企业自身对人才的特定要求。

27、结合现实,谈谈您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看法。(1)建立就业新机制,完善就业管理体制。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为此,须建立新机制,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提出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政策举措。 (2)扩大政府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

单纯靠政府部门提供岗位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容纳量是有限的,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从基层管理机构和社会服务组织购买岗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部分稳定可靠的就业岗位。 (3)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 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国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府杠杆,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

层工作的政府扶植体系。 (4)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建立创业园区、实行税费减免、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免费提供创业指导、提供一站式服务等扶持政策。 (5)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高等院校的信息沟通机制,对有特殊困难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生实行全程就业服务。通过国难对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改革与调控,加大加深就业渠道,以及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加强,是大部分毕业生能能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岗位。

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确立,社会对高水平

人才提出了

更多更为迫切的要求,所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速度和规模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尽管我国学位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1)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结

构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间不相协调,硕士、博士学位的授权学科、专业存在口径偏窄,基础学科和传统学科的比例过大,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所占比重过小等问题。 (2)研究生学位以学术型

学位为主,有

重学轻术之嫌,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应用性专业学位还明显不足。

(3)学位管理中评估制度

不够健全,国

家的宏观调控作用远未能得以发挥。研究学位的授权学科、专业点和博士生导师的评审权过于集中,应当适当下放到地方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

对于以上种种问题,需依照原国家教委就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出的“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相对集中、推进改革、提高质量”的二十四字方针,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上推进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

29、简述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起的高级人力资源的需求的状况等。经济因素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因素。

(二)文化、传统因素。文化传统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的整体水平,由历史传统形成的民族文化特点及观念等,文化因素对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影响虽然不是决定的,但却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因而其影响和意义深远,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结构上所存在的差异性往往带有各国文化传统的烙印。

(三)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因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速度、科学技术系统的规模结构等。科学技术因素对高等教育影响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上,社会科技发展越快,对高层次特别是研究层次上的人才需求越旺盛,而现代科技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要求高等教育调整科类结构,拓展专业口径,培养跨学科人才,增强灵活性和适应性。 (四)教育因素。主要体现在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的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的调整上,也体现在因基础教育的发展而引起的高等教育需求扩大,而要求对高等教育进行整体结构调整上。

28、结合国外学位制度改革的趋势,简述您对我国学位制度改革的认识。

(一)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

源于西方的

中世纪大学。出现了硕士、

学士和研究

生,13世纪出现了学士,19

世纪现代学

位制度基本确立各国的学位

主要包括学

士、硕士和博士,个别国家

而授予其他

学位。自从1980年我国建立

学位制度以

来,在推动国高等教育特别

是研究生教

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进入20世

30、简论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和能级结构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在学制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和成人高等学校。全日制普通高校又可分为大学、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和短期职业大学。短期职业大学,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时代性特色。 成人高等学校属于就业后的教育。一般以业余为主,如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独立的函授学院等,但也有全日制和半日制的,主要招收在职人员,实行脱产和半脱产学习,学习年限根据实际情况可有很大伸缩幅度。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市场化,民办高等教育也应运而生,并形成

2

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已形成完全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将逐步形成国家投资为主,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辅;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主,国家投资为辅;民办自费、企业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

(二)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设立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和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性为主的专科学校。从行政隶属关系看,我国高校可分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省部共建重点大学、省属院校和省市共建院校三个层次。从学术角度看,重点大学博士点、硕士点较多,学术层次较高;一般院校以授予学士学位为主;高等专科学校不授学位,主要提供专科文凭层次的教育和培训。

31、你认为在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应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一)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二)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 (三)确立新的高等学校层次和能级结构,实施不同要求的管理。 (四)确立各层次的比例和重点。 32、简析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不同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特点。

答.(一)根据不同国家中央、地方政府和社会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通常人们将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1)中央集权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2)权力分散型的高等育宏观管理体制(3)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运行机制特点:(1)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行模式(2)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行模式(3)以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行模式。

33.如何理解我国现行“分级管理,省级统筹”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答.“分级管理,省级统筹“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是指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为主的体制。我国要确实实施好这种宏观管理体制,还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改革:(1)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属地高校的统筹权。(2)建立起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办学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3)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牵动面广、难度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持慎重态度,从我国的国情、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分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策略,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的过程。

34、结合我国实际从高校组织特性的角度分析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特征。

答.组织自身行为和目标的特性必然决定着组织内部权力结构、任务分配和工作方式的特殊性。高等学校不同于一般的政府和企业组织,尤其它作为一种文化机构,所特有的内部组织文化气氛决定了它在管理制度上有其鲜明而复杂的特征,而正是这一点又构成它独特的管理体制结构和内部运作机制。(1)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2)确立校长作为高校行政领导的地位。(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

其职 。(4)确立了教职工参与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35、谈谈你对我国高校行政

管理的认识并提出改革建议。 答.(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校——院结构或校——学部——学院三级结构不尽合理,行政权过于向校级集中,抑制了基层自主权利的发展。(2)学校职能部门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严重,此外人事制度的改革明显滞后。 (3)行政管理部门管得过多过死。

(二)围绕这些问题,今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基本方向是:(1)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机构,适当实行权力重心的下移,扩大学院以及系的自主权,做到权责统一,增强基层灵活应变的能力。(2)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3)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人事制度改革。(4)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化,使之成为独立的、自主经营的、自负盈亏的实体。

36、您如何认识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高校学术管理中的作用,您认为如何改革我国高校学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38---139,该题好好研究)

(一)学术委员会在我国指高等院校、专门科学研究机关及企、事业部门所属的科研机构中设立的学术评议与审核机构。是高等学校、科研及学术评议的最高权力组织,是由教授或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评议、审议和决策咨询机构,是落实专家治学,发扬学术民主,保障学校学术决策规范、科学的学术管理和领导组织。(二)教授委员是高校改革、建设、发展中重大事项的决策机构,是学校建立“党委领导、行政管理、教授治学”新型高校管理领导模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学院自主管理与自主发展的必要组织形式。教授委员会对学校或学院的重大事项行使决策权,并对行政班子执行决策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 在学术管理组织的建设以及运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职能不全,机构设置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学术管理组织发挥其应有作用,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在考虑层级、类型等方面的调整和综合发展,要关注高等学校学术传统和学术实力,否则,会因调整导致学术传统弱化、学术特色消失或下滑问题。

37、你对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什么看法和想法? (一)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于教师的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1)尽管高校教师的作用与贡献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滞后性,经济效益具有间接

性,认为教师的劳动是多次重复的简单劳动,从而造成当前教师待遇偏低,经济地位不高,进而影响到高校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要真正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不能只靠市场,而主要应该通过国家立法、政府的行政手段等加以解释。 (2)高校教师应该看到,在我国现今并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教师经济待遇的提高,要有一个过程。同时还应意识到,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己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要忠诚于教育事业,出色地履行教师职责,使教师职业真正赢得整个社会的尊重。

38、如何形成学校教师的合理结构?你对教师队伍的调整与流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答:(一)教师结构主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

(1)职务结构方面,指教师队伍内部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各级职务的比例状况。(2)学历结构,指教师队伍中所有教师最后学历构成状况。使大学教师都能达到硕士和博士的实际水平,以保证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质量。(3)年龄结构,指教师队伍中年龄分布状况,大量选拔优秀青年人才从教,改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4)专业结构,选拔、培养具有宽厚专业基础和较强适应能力的专业教师,开设基础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二)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 第一,完善教师聘任制。通过聘任,使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学校能聘任到自己想要的教师。增强学校间对人才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

第二,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合理流动。引导、鼓励教师在不同学校、地区应聘任职,减轻人才集中地教师效益不高带来的压力,形成教师的合理布局。

第三,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现象。

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一)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育和教学活动中两个主要角色,也是高校内部活动中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师生关系的状况如何,直接会影响到整个高校活动的秩序和基本目标的实现。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师生关系则体现着高等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45、结合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现实,谈谈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人才的培养

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 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不同要求,高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与之相适应。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

专业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的质量参照标准和依据,反映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与类型的要求,因此,培养质量与规格必须与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保持一致。 (一)培养要求应与个人的发展相一致

专业培养目标应能够体现出个体的差异性与基本规格要求的统一,体现质量标准的相对同一性与个体发展的差异性的统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适当的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在学习年限、课程体系、学分、教材、学位水平等方面尽可能与国际公认的要求接近。

42、谈谈您对学科建设的认识?

(一)学科建设的内容包括:学科规划、学科队伍、学科基地、学科项目、学科环境。

(二)学科建设的意义在于:(1)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抓学科建设,可以进一步带动教学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材建设起到积极作用。(2)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只有通过学科建设,才能够促进学科带头人的迅速成长,有助于改善学术梯队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使师资队伍的学习水平得到提高。(3)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改善科研环境。科学研究环境主要指实验条件和研究基地,这也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科研环境能够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并推动学位点的建设。 (4)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推动优势学科的发展,形成学科特色,只有通过学科建设,不断努力,才能逐步形成在社会上有声誉和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43、结合我国高校学科调整的现状, 简述当前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一)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学科建设需求与学科建设推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2)学科创新能力的需求与政府、学校支撑学科建设能力不足问题。(3)学科建设的路径陷阱问题。(4)学科建设制度化问题。(5)学科建设内涵问题。 (二)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策略:(1)明确学校的学科发展定位(2)制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及本校特色的学科建设规划。(3)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或学科方向。(4)建立合理的学科群。(5)抓好项目建设。(6)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7)加强对外交流。

39、试述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

答:(一)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两方面:气质和性格逐渐完善和稳定下来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理智情感特征。但要注意气质和性格中的消极因素,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大学生的性格与成长有密切联系。性格品质优秀的大学生往往品学兼优,而性格特征消极的大学生往往学无成就,或随波逐流。虽然,智力与成就有关,但在一定智力基础上,个性心理品质有更密切的联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优良个性品质,在成才教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时期的性格教育主要是帮助他们改变已往的消极性格特征,发展其积极方面,以形成完善的人格。

44、结合我国专业设置的现状,简述我国当前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2)适应现代化科学

40、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更征有哪些?如何看待这些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扶特征? 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一)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

兴专业;(3)符合高级人才

大学生比成年人和其他青年群

成长规律,以利于提高人才体,对时代精神的感受更为敏锐,

培养质量,为此应保持专业他们比一般成年人更容易体察到

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时代的变化,能够较快的同时代

产生共鸣。(二)参与社会活动性。 的积极性他们总是以这样或那样(二)具体做法 的方式参与实际的社会生活,并(1)拓宽专业段,变专才教对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一定的影

育为通才教育,增强学生适

响。(三)群体成员的互动性。

应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2)指大学生群体与群体、成员与成

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如按员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

专业大类培养学生。(3)在成一种比较统一的群体行为。

(四)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时要避免包括新、老之间,不同学科专业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一哄而的学生之间来自不同地区学生之上,盲目追求大而全;二是间。不同家庭背景之间心理上存

缺乏社会需求预测,盲目扩

在着一定的差异。

大招生数量。 41、结合实际谈谈建立良好

46、什么是教学过程?如何

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 (一)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得的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过程;是学生以所知为基础,知、情、意、行相结合,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它除了具有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属性外,还有特殊属性。 (二)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学生教学过程能够高效率的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性紧密地联系起来:(1)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的加以引导,进行有效的组织;(2)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3)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47、大学教学过程中的特点是什么? (1、在教学目标上,有明确的专业性;2、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探索性;3、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的学习有相对的独立性)

(一)教学过程是教学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 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

(二)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的构成,缺少哪一方面都无法构成系统的教学过程。这些方面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相促进,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基本任务.

48、如何理解知识与能力发展的辩证关系?

知识积累与能力的发展存在

密切的联系。能力是对在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养料”为开展创造性的思维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一,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的调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处于积极的状态;

第二,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第三,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评价他人的能力。 第四,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要注意考察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兼顾学生自学、动手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49、什么是教学原则?教学原则对教学过程有什么实际意义?

(一)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原则是覆盖教学过程的总原则主要包括:(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2)传授知识与培养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小学英语单词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