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农林牧渔> 林学>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研究_王小敏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研究_王小敏

上传者:李武皋
|
上传时间:2015-04-22
|
次下载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研究_王小敏

DOI:10.15991/j.cnki.411100.2014.04.010

第44卷第4期2014年7月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NaturalScience    y(

Vol.44 No.4Jul.2014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研究

王小敏,刘静玉*,杨东阳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 要:基于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城镇化概念与内涵构建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线性加权模型和离差系数法得到河南省1之后对评价结果的地区差异和协调度8个市的2011年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得分和协调度,,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以期为城镇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出现局部“低洼”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在东北和中西部偏低;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总体较高,相互之间和社会城镇化存在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特征,

差距大,空间上存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格局.最后基于18个市所属的协调度类型提出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协调度;离差系数法;河南省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4978201404-0436-06

EvaluationofUrbanizationDevelomentCoordination    p

inHenanProvince  

,,YANGWANGXiaominLIUJinuDonan   gygyg

(ColleeoEnvironmentand PlanninHenan UniversitKaien75004,China)  gf g,y,fg4

,aeroulationAbstract:Thisconstructstheevaluationindexsstemonthebasisoftheconcetsofeconomic,              ppppyplandandsocialurbanization.Thescoreandcoordinationdereeofthedevelomentoftheurbanizationon18citiesin                gpHenanin2011isobtainedbmeansofthelinearweihtedmodelandcoefficientofvariation.Basedonthis,rovince                ygp theanalzesthereionaldifferencesofdevelomentlevelandsatialofcoordinationdereeinordertoaerattern                 gppgpppthebasisforreionalurbandevelomenttheresultswecouldreachsomeconclusionsasrovideolic.From               gpppy:,,followslowlinofurbanizationoccursinthelocalareaeconomicurbanizationandsocialurbanizationoulation-          ygpp ,haveacharacteristicoftiltfromnorthwesttothesoutheastlandurbanizationislowinthewestcentralandnorth               -  -,eastarea.Andtheurbanizationdevelomentcoordinationishiherinbutthebetweeneachotherisenerala              pgggp ,obviousitresentsatiltfromnorthwesttothesoutheast.Finalltheaerrovidescorresondinsolutionstothe             pyppppg  coordinatedrovincedevelomentofurbanizationofHenanaccordintothetesofcoordinationdereeof18cities.              ppgypg ;;Kewords:urbanizationcoordinationdeviationcoefficientmethod;Henanrovince   py 

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城镇化进  城镇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

程的独特性,吸引了诸多学科和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纵观中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从

1,2]3]4,5]

、、、涉及到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质量[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不同的层面对城镇化展开研究,

6,7]8]9]10]

、、、用机理[时空演变格局[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第二,跳出城镇化研究城镇化,研究城镇化与外部影.11]12,13]14,15]16]

、、、、响因素的耦合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化与环境[经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工17,18]19]

、业化[资源[等方面.第三,对城镇化内部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研究,探讨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问20]

;题.如陈凤桂等对我国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孙平军等基于城市化“人口-经济

20131206 收稿日期:--

)2013B053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女,河南项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1988-) 作者简介:王小敏(

:E-mailliuenu.edu.cn *通讯作者,@hgy

21,22]

;三维一体对于北京和东北地区的研究[李鑫对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与地区差异分析-空间”

23]24]

;;的研究[曹文丽等对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的研究[这些主要是针对中国整体及

部分发达省市的研究,对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研究不够.

25]

;在现有的研究当中,人口学家认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社会学家认为城镇化26]

;经济学家认为城镇化是经济结构中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是人们生活方式逐渐转变为城镇式的过程[

27]

;过程[地理学家认为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导致城镇规模和数量,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并28,29]

事实上城镇化既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第一伴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的过程,也包括城镇文化、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向农村扩展.本文认为城镇化内涵至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且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少包括人口城镇化、

整体,而健康城镇化应该是四者的协调耦合、可持续发展.但现实中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现象普遍,出现“驱赶、“、“滞后型城镇化”过度型城镇化”当前关于城镇化的研究,多倾向单一的城镇化角度,或很少考型城镇化”.虑城镇化内部要素的协调性,这过于片面,不能客观反映城镇化内涵,导致城市规模、建设用地的不合理,从而导致国家或地区不能制定符合当局的发展战略.据此,本文用线性加权模型对2经济、011年河南省人口、土地与社会的城镇化进行评价,之后用离差系数法测算河南省协调度,并对协调度差异进行分析,以期为河南省解决城镇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1.1 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4显然,无论是中国还是河南均已进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0.6%,

入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对河南而言,未来大约有三千多万的农村人口亟需进入城镇,相当于新增30个百“但是,农民进城”不是简单的身份转换,更不是伴随城市兴盛而来的农村地域衰退,而是从万人口的大城市.

文化、思维方式,到工作与生活的方式和地域均发生质的变化,即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由农村向城镇的彻底转化、农村和城镇的共同繁荣.因此,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对促进河南省健康城镇化,使河南省在人口聚集、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全面综合提高,对于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012.1.2 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的协调性,是指城镇化进程中应强调四者之间的协调共进、可持续健康

9,10,20,30,31]

,发展,而片面强调单方面的城镇化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借鉴已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成果[遵循

()系统性、完整性、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人口城镇化指1()标,主要反映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具体包括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规模,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经济2城镇化指标,主要反映经济结构的非农化转变,具体包括人均G人均工业总产值,二三产业产值比重;DP,()土地城镇化指标,主要反映地域景观的变化,具体包括建成区面积、人均建成区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

()人均道路面积;社会城镇化指标,主要反映生活方式的变化,具体包括万人在校大学生、万人拥有医生数、4万人拥有床位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这4个方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城镇化综合水平(如表1所示).1.3 研究方法1.3.1数据标准化

)为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对单个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1xXi为原始数据,i为标准化数据,

Mi为i项指标的最大值,mi项指标的最小值.i为

(/((正向指标)xMi-mi-mi)i)

X.i=

(/((负向指标)Mi-xMi-mi)i)

()1

1.3.2 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为了衡量人口城镇化水平、经济城镇化水平、土地城镇化水平和社会城镇化水平,利用线性加权模型公式计算各系统的综合水平得分.

Kn,i=

Si

ik=1

,k=1,2,...)  (

()2

∑S

Fn=

∑X

n,i

Kn,i.

()3

,,,式中,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子系Fn=1234分别表示人口城镇化、n是子系统发展指标值,

,,,;统;XKn,n=1234sn,i是n子系统i指标的标准值;i是n子系统i指标的权重,i是第i项指标的标准值.

表1 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Tab.1 IndictionofUrbanizationDevelomentCoordinate    p

评价目的

评价对象(单位)

)人口城镇化(N

评价指标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规模(万人)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万人)

人均G元)DP(

2)经济城镇化(N

人均工业总产值(万元)二、三产业产值比重(%)

)建成区面积(km2

/人)人均建成区面积(m2

/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

/人)人均道路面积(m

为城镇化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土地城镇化(N)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社会城镇化(N

万人在校大学生(人/万人)万人拥有医生数(人/万人)万人拥有床位数(人/万人)

1.3.3 系统协调度模型

为更好的反映河南省1本文以协调度8个市的城镇化人口-经济-土地-社会综合系统协调发展状况,为度量尺度,利用离差系数法进行计算,具体公式为:

/()B=1-SY,4

式中,说明系统之间配合的越好,即协调性越B是协调度,Y是各子系统得分的平均值,S是标准差.B越大,

32]

反之亦然[好,.1.3.4 协调类型的判定

根据河南省协调度数值与分布状况,综合前人关于协调

20,21,33]

,度的研究成果[拟定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

表2 协调度类型划分Tab.2 PartitionofCoordinate  

DereeRanks g

协调度区间0.90—1

0.80—0.900.60—0.800.40—0.600—0.40

协调类型优质协调类良好协调类基本协调类轻度失调类中度失调类

)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协调发展类型评价指标(如表2.

2 评价结果和差异分析

根据上述方法和指标体系,得到2经011年河南省人口、济、土地和社会城镇化评价值和协调度.

2.1 评价结果与分析

根据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城镇化得分的分布,利用

人口城镇化指标值越大说明有更多人口转移到城镇,这更加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就ArcGIS得到图1.业结构的较快转变,区域创造财富的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河南省1人口城镇化最高的是郑8个城市中,;州,最低是济源,人口城镇化评价值差距明显,在中部地区的漯河出现“低洼”经济城镇化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经济城镇化最高的是郑州,最低是周口市,评价值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中部偏西北,较低的主要在南部,从西北向东南倾斜.社会评价值最高的是郑州,其评价值是0.与别的地区差距较大,社会城97,镇化评价值和经济城镇化评价值类似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这是因为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社会进步依反过来社会进步又会推动经济更快发展;土地城镇化是反映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以绿地、赖于经济增长,

交通道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面积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这类基础设施具有引导与从属功能,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土地城镇化评价值最高的是济源市,虽然其建但人口总量小,人均占有量成区面积较小,

郑州虽然建成区面积远远高于济源,土地大,

投入占有优势,但人口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从图1-D可以看出河南省土地城镇化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东北和中西部偏低.

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处于不均衡状态,任何一项超前或滞后发展都会对在不同的地区,需城镇化协调发展产生影响,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一步的加以协调发展,促进四者之间的耦合互动.2.2 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差异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18市城镇化协调度的计算,可将各城市城镇化协调类型划分为“良好协调类、基本协调类、轻度失调类、中度失调,利用A从目前的数据来类”rcGIS作出图2.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图1 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城镇化得分,,Fi.1 UrbanizationscoreofPoulationEconom   gpy

LandandSocietofHenanProvince    y 

看,河南省18市的城镇化协调度还没有优质协调类的出现.

协调度数值位居第一、第二的是安阳和新乡,说明城镇化系工业化的发展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统各要素发展协调,

剩余人口向城市的二、三产业转移,拥有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土地城镇化速度和人口、经济城镇化相对协调一致,同时比较注重科教文卫事业,开封城镇化4个子系统都不高,是其在良好协调区的原因;濮阳、洛阳、郑州等7个城市处在基本协调类型区,郑经济和社会得分值非常高,这因为郑州是省会城市,经州人口、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充足,但是土地城济发展水平高,

人均绿地和道路面积较低,是其处在基本协调区而非镇化不高,

良好协调区的主要原因,濮阳、洛阳、焦作、许昌、鹤壁和平顶山以其经济发展为基础不断加强社会建设,但是洛阳、许昌和平顶土地城镇化滞后,这是因为3个城山的土地城镇化评价值不高,

市经济发展较好,建设用地需求大,鹤壁社会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说明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

盲目追求增加城镇数量和扩大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而濮阳人口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土地和社会城镇;三门峡、漯河和济源在轻度失调类型区,三门峡经济城镇化得分0.在全省处于上游水平,社会城镇化得分远远高75,但土地城镇化相对过低,土地集约利用强度大,城镇化发展走的是精明增长路线,漯河经济于全省的平均值,

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超前于人口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这说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忽视城市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高,土地粗放利用,济源处于轻度失调类型区,济源经济城镇化位居第二,土地城镇化相对较高,但人口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过低是处在轻度失调区的主要原因;南阳、周口、信阳、驻马店和商丘处在中度失调类型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提供不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居民福利水平低,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缓慢,使社会城镇化评价值远远低于全省平均值,以及过度追求增加城镇数量和扩大城区建设用地面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协调度总体较高,处于协调类的地区较多,但不能忽视失调类地区;协调度差距

图2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分类图Fi.2 Classificationofurbanizationcoordinated   g

develomentdereeinHenanrovince    pgp

大,协调度最高的安阳与最低的商丘差距高于0.协调度类型空间差异明显,协调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7;2.3 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良好协调区的安阳、新乡和开封,虽然其城镇化内部要素处于协调共进状态,但安阳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因此在城镇扩张过程中要集约高效发展经济,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对于水平距河南省最高水准有一定差距,

新乡要协调生产性、生活性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使居民充分体会经济增长的益处,而开封应严格控制城镇土地无序扩张以推动地方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基本协调类的郑州、焦作、洛阳、许昌和平顶山人口、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水平较高,且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也很高,将来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工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城镇体系,另一方面要改善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道路、公共环境)对于基本协调类的濮阳和轻度协调类的三门峡要调整产业结构,适度考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布局,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基本协调类的鹤壁和轻度失调类的漯河和济源要认清经济发展的确定就业人口数,再确定城市人口规模,进而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各项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的水平和阶段,

投入量;中度失调类南阳、周口、信阳、驻马店和商丘要加强经济增长的效率,较少土地等生产性资源的投入,严格控制土地城镇化速度,确保耕地和粮食安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城市就业,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统筹文化科学发展.

3 结论与讨论

以城镇化发展协调度为研究视角对河南省市域城镇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城镇化地域空间分异明显,人口城镇化中部“低洼”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而东北和中西部偏低,土地城镇化分布特征与其他三个城镇化有较大不同,特别是同经土地城镇化南北跳跃,

济和社会城镇化呈逆向态势,这与地方政府采取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政策有很大关系;四者之间协调度总体水平较高,属于协调发展类的1失调类的8个,但差距大,协调度类型空间差异明显,由西北向东南倾斜,0个,城镇化发展协调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东部和东南部区域是塌陷区,是今后河南省实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最后因地制宜分类给出部分对策供参考.

本文对河南省城镇化内部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较好地揭示了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系统内部的协调关系,为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情况提供了实证依据,对改善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状况及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说明的是,城镇化是一个复杂、开放的概念,涉及到人口、经济、生态、社会、空间等多方面,但受到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的限制,本文只是从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探,还需要其次研究仅对地市进行了分析,还需要对县域进行分析以便更深入的了解城镇化健康发展进扩展研究领域;

程;再者在数据选取中,只是选取了主要的可获取的人口、经济、土地与社会数据,是综合性概率度量;最后对城镇化的研究只作了静态研究,而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研究没有涉及.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参考文献:

[]许学强,周一星,宁月敏.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M].2010.

[]曹广忠,——以长三角为例[]:边雪,刘涛.基于人口、产业和用地结构的城镇化水平评估与解释—地理研究,2J.2011,30(12)

2139-2149.

[]刘静玉,]:孙方,杨新新,等.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区际比较及区域差异研究[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J.2013,43(3)

271-278.

[]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城市规划学刊,4J.2007447-51.

[]王胜男,]:李阳,李猛.城镇化进程中的洛阳市区人口与建设用地建设[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J.2011,41(6)592-

598.

[]姚士谋,]():陆大道,王聪,等.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地理研究,6J.2011,30111947-1955.[]刘艳军,]():李诚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与调控[地理学报,7J.2009,642153-166.

[]曹广忠,]():王纯洁,齐元静.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域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地理研究,8J.2008,2761400-1405.[]刘彦随,]():杨忍.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地理学报,9J.2012,6781011-1020.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地理学报,10J.2011,644387-398.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七)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21)
2011年4月24日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0年4月25日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14)
2008年重庆公务员录用《行测》真题试卷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12)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二)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40)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36)
2008年3月1日、3月2日重庆市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含解析
2011年4月24日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11)
2010年重庆市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10年下半年重庆公务员录用《行测》真题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2)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六)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15)
2009年重庆公务员录用《行测》真题试卷
2010年上半重庆公务员录用《行测》真题试卷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39)
2011年4月24日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六)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10)
2010年下半年重庆公务员录用《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08年重庆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0年重庆市上半年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22)
2010年重庆市下半年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三)

网友关注视频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小学英语单词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