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人文社科> 哲学/历史>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意蕴_缪昌武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意蕴_缪昌武

上传者:范月科
|
上传时间:2015-04-24
|
次下载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意蕴_缪昌武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缪昌武

[摘

要]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马克思恩格斯从制度层面寻求

生态危机的原因,指出世界历史条件下生态文明具有了全球性含义,共产主义制度是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实践性、可持续性和时代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特征。当前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汲取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精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治理的国际化交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当代意蕴[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08)05-0052-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

[1](p.20)

把生态文明写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自然界的一体性,要坚决地摒弃“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2](p.520)他们从社会和自然两个视角考察人类文明历史进程时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

[2](p.519)

律。”这也就告诉人们要重视人与自然之

入党代会报告,这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思考人类前途和命运时,就已经开始了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生态文明思想。

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改历史。原始社会以来,人类就开始认识自然、造自然。经过几千年的积淀,社会生产力较原始社会时期大为提高。但是,人类在从“敬畏自然”向“征服自然”的转变中,忽视了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核心理念。因此,恩格斯告诫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

[2](p.519)们。”他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

一、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观点

作为人类遵循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总和的生态文明,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一)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

恩格斯认为,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和

作者:缪昌武,扬州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细亚以及意大利等地的居民为提高生产力而破坏生态,之后受到自然界惩罚的事例,指出

-52-

要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性。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要以利用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为基础。

(二)资本主义制度是阻碍生态文明的根本原因

生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到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去考察,强调把人的全面解放与社会的解放、自然的解放统一起来。

恩格斯指出:“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

[2](p.521)实行完全的变革。”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

(三)世界历史趋势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作用巨大,指出历史的发展正在向世界历史发展转变。随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发展,“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

[4](p.88)

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的世

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进入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阶段之后,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开始变为有机整体。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因而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突破了地域限制。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指出世界历史趋势就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向。但是,正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恩格斯所说:“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

[5](pp.742-743)

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法。”

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两极对立”的程度。资本主义制度是阻碍生态文明的根本原因,因为它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要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这样也必然要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在资本家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根本不会估计到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

马克思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过程,“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

[3](p.552)

件。”他根据西欧和北美资本主义农业发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内在要求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因而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向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框架下也必然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趋向在当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如今的环境问题,早已超过一国一区的范围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要解决生态问题,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共识,共同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四)共产主义制度是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对生态文明发展的阻碍作用,另一方面也探讨了如何摆脱生态危机困境问题。他们指出,要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就是共产主义制度。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

[6](p.603)

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人类同

展的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总结出,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大大提高了土地肥力,但是同时严重破坏了土地肥力的持久源泉。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要酿成生态危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必须把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控制,要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彻底的变革,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从而使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得到最终的解决。

-53-

自然的和解是针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当时是指资本主义文明对大自然无限制的索取掠夺而造成的生态危机。要彻底妥善解决好生态危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做到。共产主义能够消除各种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灾难,因为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创建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和重要特征之一。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7](p.120)此外,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将更加合理化,“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

[8](pp.926-927)换”。只有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人们才能

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7](p.131)所以,生态环境源于人类的实践作用。

人类对于自然的实践尽管会给生态文明带来消极影响,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更多还是重视实践在生态文明中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断言,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自然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在生态进化的过程中不管是生态文明的形成,还是生态危机的出现,实践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通过实践,社会才能在自然接受改造的过程中获得进步。

(二)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

西方传统哲学的伦理价值观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这两种单一发展模式可能会促使环境支持系统的退化甚至毁灭,因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将社会看作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活的有机体。社会生态环境的生存和再生产是社会全面生产的主要部分之一。它构成了其他生产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自然基础。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

[7](p.95)

这表明人与自然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享受到人与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生活。

二、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并重的生态观,强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其生态思想总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联系在一起,因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一)生态思想的实践性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认为,正是因为被融入了实践因素,自然也成为了社会的、历史的自然即人化的自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讲的“自然”也包括生态自然。在人类进化历程中,生态不断地被人的实践活动所改变。马克思认为,与人相对的自然是人通过劳动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人把自然纳入劳动过程,作为“劳动的自然要素”或“劳动本身的要素”。因此,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

之间要进行持续的物质交换,只有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才能保证其他方面的发展。

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特点,使单调的“人类中心论”和“极端生态中心”的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的“生态中心论”模式转变,力图实现人类发展、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相互制约。寻求人类—生物—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整体发展模式,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选择。

(三)生态思想内容的时代性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的生态环境还没有出现根本的恶化,生态系统还没有出现实质性的生态

-54-

危机,加上当时阶级矛盾比较尖锐,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内容中,生态危机矛盾不是很突出。工业革命的发生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但是机器大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没有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危机的关注集中在人为原始破坏上。他们多次揭露了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污染水源、毒化空气的事实,并以19世纪美洲森林的损毁为例,指出西班牙的种植场主们为了得到作为肥料的木灰而焚烧森林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只注意到事。他们语重心长指出,人们“

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然后人们又感到惊奇的是:为达到上述结果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比较远的影响,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形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需要和供给之间的协调,变成二者的绝对对立”。[2](p.522)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内容上留有意识形态的印迹。正如前面所分析的一样,马克思恩格斯从制度层面寻求生态危机的成因,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阻碍生态文明发展的深层原因。要彻底消除生态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样才能使得人与自然共同获得解放。

义,也就是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还相当遥远,但它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适度消费、环境共生的城市文明境界,而且更加强调公平原则。生态文明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不可能停止剥削,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公平,解决环境问题。就连资本主义国家中“一切要求社会进步的政治力量也在努力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努力为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不公道、不合理现象直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9](p.168)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是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等权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们将自觉地对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行为实行彻底的变革,同时对涉及生态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状态,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共进,推动生态文明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精神完全契合,二者都强调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要求,每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科学发展观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理论构想,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日益鲜明地凸显出来。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强音,只有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尽早实现生态文明。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一

三、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意蕴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对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的全球化运作,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环境买单。他们通过生态危机来转嫁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导致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对生态的破坏更加隐蔽。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胜信念,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尤为重要。我们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离人类最终要实现的共产主

-55-

方面,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态自然观。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以及重人轻物的发展观念。要认识到人类生存资料的有限性和地球的唯一性,始终牢记人类对于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类民族一样。只有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之前首先想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不仅在生产方式上要科学发展,而且在生活消费方式上也要科学发展,形成可持续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是循环生产,通过关注生产和生活的源头,形成有利于扩大“绿色文明”发展空间的生活方式。运用生态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生态危机呈现多元化、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隐蔽化的21世纪,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并且不断丰富和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国化。

(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生态治理国际化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发展的世界历史趋向揭示出,要解决生态问题必须坚持生态世界历史治理的国际化,即生态治理要具有“眼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人类的发展和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不受其他国家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单独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没有国界,生态治理不分区域。如果其他国家不同时采取相应行动,任何一个或几个国家的环保努力都将劳而无功。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内达成全球共识。

实现生态治理的国际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应率先垂范,勇于承担责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成本被全世界所分担。发达国家将国内

的重污染产业向欠发达国家转移的同时,却不鼓励向欠发达国家转移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甚至还不能兑现对发展中国家所做出的环保承诺。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看得高于狭隘的民族或国家利益。发达国家要在联合国的框架内,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榜样。积极建立能够真正有效监督和约束各国处理生态问题的国际机构或组织。另一方面,国家之间要不断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依靠科学技术发明、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废物的生产,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他们指出,废料的减少“取决于原料本身的质量。而原料的质量又部分地取决于生产原料的采掘工业和农业的

[8](p.119)

发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下,科学技术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加速器,但随着科技自身的发展,它也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手段。国家之间通过积极寻求国际技术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经济绿色增长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条件,人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三者互为前提。我们要吸取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精华,联系中国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治理的国际化交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责任编辑:艾景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6-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