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幼儿教育> 家庭教育> 河西走廊的门户

河西走廊的门户

上传者:李继峰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河西走廊的门户

河西走廊的门户

乌鞘岭,藏语叫“哈香日”,意思是和尚岭。乌鞘岭地质上属于祁连山冷龙岭的分支。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零下2.2℃。乌鞘岭的西端经过雷公山(海拔4326米)、代乾山同冷龙岭主干山脉相连;东端的毛毛山(海拔4074米)、老虎山往东北方向逐渐没入黄土高原。所以有的地理书籍在描述乌鞘岭时说:“乌鞘岭是介于雷公山和毛毛山之间较低部分。”横亘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这一片山脉,因在乌鞘岭形成最低凹处--就形成了自有丝绸之路以来,往河西的交通必须通过乌鞘岭的局面。广义的乌鞘岭包括雷公山和毛毛山,它们是中国北部内陆河与南部外流河的分水岭--乌鞘岭东南的金强河东流在永登汇入庄浪河后再入黄河;而乌鞘岭西北的古浪河及源于冷龙岭的黄羊河、杂木河、西营河乃至于山丹河(弱水)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全部是内陆河。乌鞘岭又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

乌鞘岭的南边是金强川;北边呈盆地状,叫安远盆地,这里原是天祝县治所在地,后县府东迁,现为安远镇。历史上安远镇为安远驿,它同乌鞘岭东的金强驿、岭西的黑松驿是整个河西走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廊驿站长链中的一部分。

乌鞘岭气候变化无常,尤以夏季6~8月间,冰雹频繁,危害农业,甚至暑天飞雪亦为常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对游客来讲,充分领略到高原多变的天气并拍到精彩照片岂不是一大乐事?

出土文物证明:远在西汉时已有汉族人进入金强河流域生活繁衍。另据史料记载:清雍正2年(1724)清政府有意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五省移民甘肃,这其中也有部分移民于乌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鞘岭一带定居下来。

-长城盘桓山河壮

乌鞘岭自古为丝路之要道,金强河横陈于山岭东南脚下,正是设关隘,屯兵驻守之要冲。《汉书·西域传》有“骠骑将军霍去病 始筑令居以西”的记载。“令居”是今兰州市永登县西北的地方,东距乌鞘岭50多公里。乌鞘岭山岭上的长城及城防、营盘较多也很复杂。自汉代至明清时代均有修筑。汉长城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大致走向为沿庄浪河--金强河向西,北上乌鞘岭、过安远驿、出古浪峡向西。现在乌鞘岭上的汉代烽火台尚保留有一座,烽火台下的一段汉长城已呈土埂

状,但明晰可辨。明长城残存下来的大约有10公里长,残高1.8~2.5米,底宽2~3米,全部夯土板筑,夯层厚12~30厘米,大多修建于明万历年

规定:“来敌百人举放一烟一炮;五百人,二烟二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

乌鞘岭牧区

切地问她有没有“抓”到奖,她轻松地说花了四块钱“抓”了一把雨伞。大家笑着鼓动她再去试一下运气 安门村每家都养羊,但专设一人放牧又不合算,所以一般都是两三户人家的羊结成一群,各家轮流派人放牧。这种放牧形式在整个河西走廊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都很常见。 在金强河南岸的一片庄稼地的中央,有一个大土墩,当地人称“大墩”,高约六米,据当地老乡讲,它原来有二十米见方那么大,而且上面修有四合院式的房屋二十间,这是从前的兵营。因前些年老乡们在“大墩”上取土,现剩下的残墩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左右。登上大墩,见到上

面有许多碎砖块。站在它上面,周围山川一览无余:往北,乌鞘岭上的长城、烽火台与之遥相呼应;往东,312国道、兰新铁路和金强河谷,穿过千倾良田;往南,远处是山岩嶙峋的马牙雪山,眼前不远处是横亘着的兰新铁路,铁路两侧,放牧的羊群、地里干活的农民历历在目;往西,乌鞘岭千峰迭嶂、风起云涌

我坐在大墩上,任清风拂面。遥想着那些逝去的岁月,那些长年奔波于古丝绸之路上的人们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是如何通过这乌鞘岭及岭下的岸门关隘,又沿着弯曲而漫长的山道各奔东西 ---------古道逶迤话今昔

清晨,阳光的暖色调柔和地照在这些已呈残垣断壁的明长城和草滩上,安门村的牧人们赶着羊群穿过长城豁口去山坡上放羊。一位老人告诉我,这片草滩当地人叫它“马场”,因为这里是从前营盘里的军马放牧之地,直到民国时,老百姓是不许在这里放牧的。

羊群在山坡上边吃草边缓慢地移动,几位放羊人聚在一起谈论着县城里卖彩票的事,一位姑娘讲述着她自己昨天去“抓奖”的情况,几位牧羊人关

乌鞘岭上的长城与烽火台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安门村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发源于乌鞘岭西南方向冷龙岭的金强河,在乌鞘岭下向东流去。312国道在由东向西通过乌鞘岭前须向北转个弯,过金强河大桥。过了桥,右边有一个傍山临河的村庄,叫安门村,村民大部分 是汉族。根据惯例, 像安门村这种临河据关隘的村庄,应该叫“岸门”,村里的老人也说从前是这个名,后来改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叫成“安门”了。

55岁的杨宝元是安门村的村民,他和妻子共生了六个儿女,家里有近20亩

一带各民族文化长久以来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杨宝元和妻子都是汉族,据说安门村最早的村民是原乌鞘岭驻防营盘里的士兵,后来逐渐有人在这一带定居下来。杨宝元祖籍是陕西,他祖父经商来到此地,到现在大约有80余年历史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杨家的二儿媳是土族,娘家在牧区。三儿子原本也娶了妻,后来离婚了。杨宝元的老伴告诉我:“三儿媳是藏族,我们为了家里牧业,有意给儿子娶了个藏族牧区的媳妇,可是牧区的藏族姑娘性格爽朗,不习惯做家务,爱串门,儿子觉得无法忍受,结婚三年后离了,他们的一个儿子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媳妇带走了 ”

中秋节马上要到了,杨家还有一点菜籽未打场,老俩口乘着这几天天好,抓紧时间摊晒打场 。杨宝元的老伴发了面准备下午蒸些花馍--这一带的农村都以这种花馍为“月饼”。这是杨家在这片宅院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了--从天祝县所在地华藏寺往乌鞘岭的公路正在改建,新的公路正好从杨家的院子通过。杨宝元计划今冬就把院子及房子拆了,因为“已经通知了几次了,只要搬迁费一拿到手,就拆。” 安门村的人家在被称做“马场”的草滩上一般都有羊 圈及一、二间放牧人住的土房屋,杨宝元准备今年冬天就在自家羊圈那里凑合过冬,明年春天再在新宅基地上盖新房。

水地。杨宝元说 ,安门村属半农半牧区,每户人家除了有一些在河滩上的庄稼地以外,都有一群羊,多则百头,少则50~60头,有些人家也喂养几头牦牛。由于天旱草稀,每家 的羊仅靠放牧远不能养活,所以大家都用承包土地的60~70%来种牧草--主要是燕麦,据 计算,一亩地产的燕麦草大约可补充七只羊的食用草。安门村一带的海拔大约1700米左右,小麦不能很好地生长,其他农作物只能种青稞、油菜等。杨家还养了十几头牦牛,但近几年,乌鞘岭一带的气候干旱异常,草滩十分贫瘠,牛只能维 持生存,挤不了奶,也无从打酥油,而安门村的人们又都有吃糌 粑的习惯,杨先生说吃糌粑时也可用猪油或清油代替酥油,有时去公路边的小商店买一些乌鞘岭上放牧的藏族人寄卖的酥油。除了吃糌粑,安门村的人也祭俄博--这些藏族人的生活习惯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和习俗的盛行,说明了这

-------------古道漫议

乌鞘岭的铁路线从南边的金强河火车站海拔2000米左右开始,盘行八公里到乌鞘岭火车站 时海拔已达3千米以上,然后再盘行二、三十公里降到海拔1500米左右,如此大的坡度,铁路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线只有在整个乌鞘岭上盘来绕去,才能通过。

---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乌鞘岭火车站处于盘山铁路的最高处,站房正对

着的那一段铁路恰好是一顶点--往两边都是下坡。秋冬季节,一场初雪后,我来到了这里。生着火炉的站房里温暖可人,车站值班的工作人员正在吃午饭,据他们讲,整个车站共有十几名工作人员,有人专门负责大家的伙食,每月按实际吃饭的开销大家分摊。

坐在调度台前的是一位正在当班的副站长,叫杨志峰,今年26岁,已在山上工作了六年,同车站上其他工作人员一样,他的家也在西距此100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多公里的武威市。

杨志峰告诉我,车站的工作人员一般在山上工作十多天,然后回武威轮休三天,终年如此循环。杨志峰是当兵复员后分配到铁路部门工作的,这位身材高大,显得有点腼腆的小伙子还未结婚,问他是否有女朋友,准备何时结婚等问题时,他愈显得不好意思了。后来才告诉我女朋友是武威市的“个体户”,有可能于年内完婚。应该说在这远离城市气候恶劣的环境里工作,给大家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的婚姻、家庭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车站地处山顶,站房外寒风呼啸,每当有过往列车,值班人员都得按规定去站台接送列车 ,望着他们笔直地站在雪峰下的站台上和被寒风不时掀起的衣角,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04年广东下半年公考行测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广西公务员申论模拟题:“老漂族”的烦恼
2005年下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含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7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含解析
2008年广东省上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9广西公务员申论模拟题:科研评价体系改革
2019广西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模拟题07.12
2004年下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
2019广西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模拟题答案07.06
2008年广东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4
广东省2003年上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07年广东省上半年公考《行测》真题
2008年广东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1
2008年5月15日广东省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
2008年广东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2
2004年广东省下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08年2月27日广州市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
2000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
2008年2月28日广州市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
2007年广东省上半年公考《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07年广州市下半年公考《行测》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05年广东省上半年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含参考答案
2005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含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4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含答案
2019广西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模拟题答案07.12
2008年广东省上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02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广东省上半年公考《申论》真题
2019广西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模拟题07.19
2008年广东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5

网友关注视频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小学英语单词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