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初中教育> 初中作文> 反思与展望-建筑艺术的过去与未来

反思与展望-建筑艺术的过去与未来

上传者:刘文丽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反思与展望-建筑艺术的过去与未来

反思与展望:建筑艺术的过去与未来

摘 要:文章首先以中国建筑艺术为重点,对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阶段论述;其次,通过当代建筑艺术对“美”的不同表现形式,就建筑艺术的共同特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最后,总结性地探析了建筑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艺术;发展;方向

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7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发表了《蒙提利尔宣言》。《宣言》中提到,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建筑设计、建筑质量、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对大自然,城市景观和我们传统的尊重都是公众所关心的对象。建筑是人们采用天然或人造材料,按照一定的科学原理和艺术法则人为建造起来的空间环境。[1]建筑艺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在建筑物体上的客观反映与艺术体现。建筑艺术是历史的,是民族的,更是不断演进与发展变化的。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这样讲“建筑艺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其他艺术一样,是经济基础的反应”,是通过人的思想意识表达出来的,并且为它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有赋予建筑以民族性,它是社会生活的放映。[2]

1 艺术——建筑“美”的永恒主题

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于自己的建筑物采取简单的美化方式。如通过对墙体的磨光、对屋顶的抚平等一些简单的方式来美化建筑物。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美化方式由简单走向复杂,由单一正走向多样。

当代的建筑物在多个方面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如(1)在建造方式上对称方式、墙面的处理等;(2)在材料上大量的使用彩钢、高强度的玻璃,给人以更大的视角;(3)在建筑物的内部装修上,采用了更加新颖的设计理念;(4)在建筑艺术理念上总结了过去好的经验,同时也结合国内外在建筑艺术上新的科研成果,使建筑更好地反映当代的时尚发展,和反映出国家的文化底蕴等。建筑艺术的参考系是古罗马、古希腊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以及我国的传统民居。其中,木质的梁结构充分反映出中国的古典建筑,框架式卷拱结构则充分反映出哥特式的建筑法风格。不同的建筑风格,本质上体现着不同民族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对美的追求。

1.1 建筑艺术的起源——原始建筑艺术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程中,生存和对美的不懈追求,始终是激励人类不断进取的原始动力。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有了建筑,而建筑艺术作为建筑最为重要的属性之一。建筑艺术是固定的音乐,因此,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建筑艺术,包括建筑造型艺术与建筑中间艺术两个方面。[3]

考古发现,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起就开始了定居的生活。那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只能以大自然中的天然洞穴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有计划地改造自然山洞,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创造,使其不仅更好地满足人类的居住功能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对美的艺术追求。考古学家在法国等地的一些山洞中,发现了原始人创作的壁画,这便是建筑艺术的开始。

1.2 建筑艺术的壮美升华——中国汉代建筑艺术

汉代建筑与秦建筑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对后世建筑以及汉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受儒家思想、阴阳五行宇宙观和齐、楚文化因子的影响,中国汉代建筑艺术,集中体现在重威思想与壮丽之美的追求,体现了皇权、王权的威严、威风和汉人囊括天下和建筑象天法地、天地人互通互感,促使建筑艺术走向壮丽宏大的设计风格并吞八荒的雄心和气度。[4]

1.3 建筑艺术的高峰——中国隋唐建筑艺术

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历经370年动乱与分裂,中国进入的又一个空前大发展时期。中国建筑也随之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就其建筑艺术而言,也正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最高峰。其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城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皇城宫城规模宏硕,相对封闭,偏居一侧;重大建筑的规模大都十分伟大,壮阔,质朴,雄浑;凹曲屋面开始流行;建造园林大规模兴起。隋唐建筑艺术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巅峰。中国建筑在唐以后逐渐程式化。[5]

1.4 建筑艺术的和谐与灵动——中国明清建筑艺术

明清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土、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凡是建造在地面以上的建筑物,无论是宫殿、寺庙、祠坛、园林,或是陵寝建筑,也不管是官式建筑,还是民间祠堂与住宅,几乎都是用木结构建造的。从建筑艺术来审视,明清建筑的大屋顶从屋面、屋脊到屋檐的造型主要以曲线为主,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增添了建筑物的美感与灵动。[6]再配以厚重的正身和宽大的台基,往往使整个建筑体显得安定踏实,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节奏感鲜明的效果。同时,明清时代的宫殿、坛庙、官署、士大夫宅第之类,都受礼教的约束,显得均衡、整肃、对称、协调,有典雅庄重之美。将自然地形和环境的特点来组织空间,进行精巧布局,以最少的人工和最少的改造来达到最大的景效和最高的意境,把自然美和人工美高度结合起来,将艺术境界与现实的生活融为一体。此外,还在形式单调的门窗,简单的梁、杭、柱和石台基上进行巧妙的装饰艺术加工,融绘画、雕刻、工艺美术为一体,使建筑体更具艺术的外观之美。

1.5 建筑艺术的浪漫曲——巴洛克建筑艺术

巴洛克建筑起源于意大利,随着天主教的传播而散发到欧洲各国,在各国

与本民族的传统和现状条件的作用下,又形成了各自的个性特征。巴洛克建筑以一种折中的手法对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建筑的传承, 推动了建筑艺术的向前发展,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先验的范本。巴洛克建筑艺术有七个显著特征:即华丽性、浪漫性、激情性、运动性、空间性、综合性、宗教性。[7]当然,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脱离了现实生活。

2 建筑艺术的共性特征

不同的建筑物体在外观表现形态上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建筑艺术特点,给人以不同的视角冲击和美感效能感受,而建筑艺术正是通过建筑物的实体造型、建筑物的空间组合与环境因素的科学运用,来表达出建筑师对建筑物本身的一种思想。在表达方式上通过传统的点、线、面的的结合,共同来表达建筑所体现出的一种或多种精神内涵,尤其是在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上可以特别地感受到建筑师给予建筑的一种思想。例如,巴黎的凯旋门是1836年为纪念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打败法、奥联军而建造的。其门高49.82米,其外刻有法国著名战役的浮雕,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林肯纪念堂是纪念美国的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造的,在1922年完成。坐落在华盛顿,与东端大厦遥遥相望。在每年的4月16日美国的传统节日复活节,这一天会有大量的美国人来简洁的纪念堂前瞻仰这位伟大的总统,它使人们铭记历史。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则更多特别强调群体组合的美,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孤立的单体建筑大多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讲究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讲究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格调;重视表现建筑的性格和象征涵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建筑艺术表达方式虽有不同,其风格也存在客观差异,但是,就建筑艺术本身而言,仍然存在着艺术的共性特征。

2.1 建筑物艺术的综合性

不管一个什么样的建筑物,它的首要功能是居住,所以要首先要考虑到安全因素,其次是美观实用。其二,由于建筑物是人来进行施工的,所以它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当地可用的原材料,还要充分考虑施工地区的气候、温湿度、降水等多个影响因素。从这些客观因素出发,建筑艺术就自然具有了一定的综合性。

2.2 建筑物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建筑物作为一种艺术,必然受到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这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显得尤为突出。例如,在我国的西藏,由于受到当地藏民族生活习惯、藏传佛教和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等的综合影响,因此,藏区的建筑物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普遍的屋顶皆平;墙体收分显著,墙面普遍为边麻藏窗;色彩以红、白、黄等主色调,对比强烈;砖雕被广泛使用等 [8]。

2.3 建筑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建筑艺术是历史与文化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首要因素。一个特定的时代,就一定会出现与时代相统一的建筑艺术理念,并最终在建筑物体中体现出来。例如,英国在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时修建的“水晶宫”,就大量使用了玻璃和钢材作为墙体,取代了当时广泛使用的水泥墙体结构,从而体现了时代的特色。首都北京的三大标志性建筑:国家体育馆——鸟巢、2008年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国家大剧院,无不体现出时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2.4 建筑艺术具有一定的象征性

建筑物是人的思想的一种体现,所以它不仅仅是供人类居住、活动的的场所,更是人们思想在特定建筑物体上的一种体现。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国家馆,通过使用“中国红”主色调与中国的传统礼器——鼎的有机结合这一别具匠心的创意,集中体现出中国文化和对世界友人的一种态度。

2.5 建筑艺术的个性化特征

建筑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物质性财富,它的造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它的物质性实用功能的制约。同时,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它又必须为满足人的不同的精神需要努力。但建筑作为一门艺术,无论是从物质性功能出发,还是从精神性功能出发,其造型都必须要有个性,有独创性。因为,没有个性,没有独创性的建筑造型是没有活力,缺乏意味的。从审美的角度讲,建筑造型的个性化,是人们对建筑的一个绝对要素。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和法国的卢浮宫等就是对建筑艺术个性特征的最好诠释。

3 建筑艺术的发展方向

建筑艺术是“流动”的艺术,是与时俱进的艺术。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新时代。从世界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与规律来审视,同时结合21世纪建筑艺术已经初现的端倪,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建筑艺术领域,必将会出现建筑艺术的大繁荣和多元化发展性趋势,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3.1 有机建筑——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有机建筑根植于对生活、自然和自然形态的情感之中,从自然世界多种多样的生物形式及生命过程中汲取营养。其代表人是美国景观建筑师F·L·赖特(1867-1959)。赖特的有机建筑论的形成,是他自然观的反映,来源于他对自然界有机生物的观察和对自然界有机生命的深刻理解,他的大多数建筑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他的作品极富个性。赖特曾于1918年访问中国,很推崇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其有机建筑理论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机械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1953年,赖特给“有机”下的定义是“有机的,指的是统一体”。对于“有机建筑”,

他曾做过这样的解释: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种协调的感觉,一种结合的感觉,使它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他给环境增加光彩,而不是损坏它;建筑应当像与自然有机结合的植物一样,从地上长出来,迎着太阳。 “有机建筑空间充满着动态、方位诱导、透视和生动明朗的创造,他的动态是创造性的,因为其目的不在于追求耀眼的视觉效果,而是寻求表现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动本身。”[9]赖特作为“有机建筑”理论学派的领军人物,对于现代建筑学领域以及20世纪在美国大行其道的景观设计学领域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美国建筑大百科全书称他是那个时代或许也是任何时代最有创造力的建筑师之一。

在人类进入现代高科技时代的今天,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和能源危机。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通过反思赖特的有机建筑论,其目的在于使我们加深对大自然的理解,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从而反思我们过去所做的违背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建筑活动,去遵循自然规律,寻求自然生态的保护,使人与自然共生,实现建筑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3.2 绿色建筑——未来建筑艺术的潮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迅速激增。与此同时,因生产、生活所产生一些“三废”也不断增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也因此加剧。当前,人类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进程中严重的资源匮乏、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在这种严峻的环境问题挑战下使我们的建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之路,“绿色建筑”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所谓“绿色建筑”应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10]

“绿色建筑”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11]我们要“要推广绿色建筑,从建材、建筑结构、评估标准、建筑设计到实际管理,都需要整体创新,只有通过这些创新才能务实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才能大幅度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节能。”[12](因此说,“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建筑所必须走的路。

3.3 多元化——未来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阶段,各个学科都在向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和交叉与融合的方向发展,建筑学科学也首当其冲。因此,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建筑艺术也必将走向多元化发展趋势,并因此产生出更多的艺术流派,在建筑体中展现出更多多元化的建筑风格,使我们的建筑在遵循有机、绿色、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更显多姿多彩的时代魅力。

4 结语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小学英语单词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