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主学习作业
第一次自主学习作业
第一部分 通读教材,整理以下重点内容:(60分)
绪论部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思想来源(三种直接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物质概念的经典定义及其意义;
经典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3、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总特征:联系的普遍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
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普遍联系: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优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的方法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永恒发展:发展的普遍性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又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坚持适度原则。
5、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即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与斗争的焦点之所在。
6、意识、意识的能动性、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客观规律: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运行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是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实质及两条认识路线;
实质:认识的实质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过程。
两条路线:认识论中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这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和斗争,是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和斗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
3、认识的基本规律和过程;
基本规律: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人的认识的人
物,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他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4、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
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
会实践。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
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真理与谬论: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
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真理
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又是相联系。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
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取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换。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若超出了范围,真理就会变成了谬误
5、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从真理的
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
它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 成部
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
反作用于社会存 在;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 会基本矛盾是一切
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 的最初源泉;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
动 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2、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及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基本要素有: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矛盾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
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
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
有能动的反作用。
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规律;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
础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
据
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强大杠杆);
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
的根本动力。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重要动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强大杠杆:革命是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
一重要动力。
5、人民群众与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表现: 人民群众对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 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
7、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8、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法
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评价法: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产品,具有价值和价格两种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劳动二重性: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两重性。正是劳动的两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价值量: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时,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成反比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前提条件:劳动力和劳动商品
实质: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剩余价值的本质;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4、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
阶级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管理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分别由各自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私人分配,成为他们的财产,这就形成了资本所持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
经济危机: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成相对的绝对过程。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发展阶段及实质;
历史必然性: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的结果。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的初期,处于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除了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外,还必须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通过使商品更便宜形成竞争,并在竞争中总是大企业战胜小企业,使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信用的发展,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便自然而然形成垄断。
发展阶段: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的提高。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变化,以致严重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在客观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应运而生。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外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必然逻辑,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第一是借贷资本输出,即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和企业。第二是生产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与外国资本合营,或者收购外国已有的企业等。第三种是商品资本的输出。
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双重性;
表现: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双重性:利: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由于发达资本追国家在经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 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体育教学模式探讨
- 特别有意思
- 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的研究
- 浅析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 浅析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 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 浅析影响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因素分析
-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 浅谈社区音乐教育中歌唱艺术的教学
- 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手册
- 词典编撰的研究现状概述
- 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
- 对外 汉语口语课生词教学对策
- 基于专项客户新闻自动检索方法研究与应用
- 试论如何做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 对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分析研究.doc
- 水产养殖专业毕业论文答辩演示ppt模板
- 2007级毕业论文模板格式
- [精品]T台时装秀在校外少儿美术活动中的意义
- 浅析企业薪酬管理
- 试论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
- 道德法律化——新时期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防盗门报警器)
- 对XX公司薪酬管理的研究-终稿
- 开题报告
- 某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Savings Innovations for Low and Moderate Income Workers
- 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
- 草业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演示ppt模板
网友关注视频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精品推荐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模块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答案)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分类导航
- 互联网
- 电脑基础知识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 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
- .NET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Java
- SEO
- C/C++资料
- linux/Unix相关
- 手机开发
- UML理论/建模
- 并行计算/云计算
- 嵌入式开发
- windows相关
- 软件工程
- 管理信息系统
- 开发文档
- 图形图像
- 网络与通信
- 网络信息安全
- 电子支付
- Labview
- matlab
- 网络资源
- Python
- Delphi/Perl
- 评测
- Flash/Flex
- CSS/Script
- 计算机原理
- PHP资料
- 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
- Web服务
- 数据库
- Visual Basic
- 电子商务
- 服务器
- 搜索引擎优化
- 存储
- 架构
- 行业软件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多媒体
- 软件测试
- 计算机硬件与维护
- 网站策划/UE
- 网页设计/UI
- 网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