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中教育> 其它课程>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上传者:平雪良
|
上传时间:2016-08-31
|
次下载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隋唐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注意。核心是盛与衰。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明清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11、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教育。(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说明:此阶段应注意:统一,资芽,没落,巩固。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1、历史条件: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作用

2、时间地点成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官僚、地主、商人。

3、早期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后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1881年停业1920年闭歇。);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4、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2)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微乎其微,轻重比例不适调。(3)企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4)布局不合理,这些企业集中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5)、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既有其社会历史的进步性,又有其先天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5、意义:这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就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它是当时新的生产力,代表中国向近代化迈出了新的步伐。

6、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根本原因: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1)革命性: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革命要求。(2)妥协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

二、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2)过程:外商企业—洋务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来源: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4)分布:沿海、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5)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最强;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联盟;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组织工人进行斗争。中国无产阶级这些特点和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6)中国无产阶级早期斗争:早期的中国无产阶级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但是深重的民族灾难和悲惨的生活境遇,已经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如香港工人罢工、江南制造总局工人罢工等。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一,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第二,使中国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变化,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队伍随之壮大。第三,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同时,无产阶级也随之壮大,这又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鸦片战争

一、背景: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中国(落后):经济上:资本主义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上:官场腐败,阶级矛盾缴化。军事上:装备陈旧,营务废驰,纪律败坏。外交上: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

2、世界(欧洲先进):政治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了“世界工厂”,法美等西方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外交上:加紧扩张,掠夺更多销售市场原料产地,英国炮舰和走私船出没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

二、英国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

1、英国走私鸦片:(1)原因: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2)危害:大量白银被掠夺,危害人民健康,士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危害清政府统治

2、中国禁烟运动:(1)代表人物:林则徐、邓廷桢。(2)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3)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三、鸦片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舰驶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1841年,英扩大战争,侵占香港岛。1842年8月,英闯入长江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

四、中国人民抗英斗争:①三元里人民抗英;②清爱国将领抗英

五、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将中国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直接原因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成为导火线。 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政治腐败,经济技术落后、这是中国战败的内因,在战争中的军事指挥不当,策略上的左右摇摆,是中国战败的直接原因。英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这是中国战败的外因。衰败的封建主义无法抗衡新兴的资本主义,这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落后就会挨打。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一、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②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准备:(1)组织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借此发动组织群众。(2)理论准备: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撰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号召群众起来推翻清朝统治。(3)实践活动: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组织拜上帝会,发展会员,并逐步形成了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六人的领导核心。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2)东乡称王: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3)永安建制:1851年秋,太平军攻占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初步建立政权。(4)定都天京:1853年初,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三、《天朝田亩制度》:(1)颁布: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2)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②规定土地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与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③规定产品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加之当时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作保证,因此,根本无法实施。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北伐:目的:推翻清政府统治。时间:1853年。将领:林凤祥、李开芳。战果,北伐军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兵力,为太平天国东征、西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失败主要原因:太平天国战略失误,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

2、西征:目的: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时间:1853—1855年。将领:赖汉英、石达开。战果:1853年,西征军夺取安徽、湖北重镇,然后进入湖南。1855年,石达开率西征军在鄱阳湖口大败湘军,然后进入江西,攻占了大片土地。

3、东征:目的: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时间:1856年。将领:秦日纲。战果:1856年秦日纲率东征军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又同石达开会师再破江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五、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1、天京变乱:⑴、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领导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革命的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⑵、经过:1856年秋,先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接着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出走,后来在四川大渡河全军覆没。⑶、影响: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洪秀全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军事指挥,先后封他们为英王、忠王;又封洪仁王干为干王,总理朝政。

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破江北大营: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跨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同年,他们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再破江南大营:1860年,他们又再次合力打破江南大营,李秀成率军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安庆保卫战失败:1861年,安庆陷落,次年陈玉成被俘,英勇就义。

4、太平天国的失败:(1)时间:1864年。(2)标志:天京陷落。(3)失败的原因:从主观方面说,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从客观方面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对太平天国进行联合绞杀。(4)教训:太平天国的失败充分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5、太平天国运动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的功绩有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②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外来侵略的任务。③同中国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在思想上、组织上都高出一筹,是中国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④太平天国后期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⑤太平天国运动同波斯、印尼、印度等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者。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答案05.05(结构化面试)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05.13(结构化面试)
2014年四川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12月14日)
2014四川下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
四川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练习题一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答案05.04(结构化面试)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05.06(结构化面试)
2014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答案05.17(结构化面试)
2014年四川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12月11日)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答案05.09(结构化面试)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答案05.06(结构化面试)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答案05.10(结构化面试)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答案05.13(结构化面试)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05.18(结构化面试)
2014四川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7月6日)
2014年四川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7月12日)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常识判断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05.16(结构化面试)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05.05(结构化面试)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答案05.18(结构化面试)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言语理解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答案05.16(结构化面试)
2015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答案要点
四川省考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05.12(结构化面试)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7月15日)
2014公务员面试冲刺模拟练习(2)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7月4日)

网友关注视频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小学英语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