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历史学> 近代史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近代史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上传者:奉国和
|
上传时间:2016-10-09
|
次下载

近代史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清王朝统治的灭亡,并且从此永远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古老的中国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

这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变革,它再不是以往那种循环式的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而是在世界的东方,在中国大地上升起了第一面民主共和国的旗帜。

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国体改变了,政体改变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就要实现了;辫子剪掉了,服饰改换了;龙旗扔掉了,五色旗飘起来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大盗窃国,帝制复辟,中国又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有识之士仍在黑暗中摸索。辛亥革命犹如风驰电掣般地胜利了,又昙花一现似的失败了。人们不禁要问: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辛亥革命有着怎样的功绩?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一、辛亥革命有着怎样的功绩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成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和经济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胜利了。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首先仿照美国的共和制度,确立了总统制,成立了临时参议院,并着手制定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1912年3月11日,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正式宪法制定前的国家根本大法。《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等自由。《临时约法》以美国、法国的“三权分立”、“代议政治”原则为指导,规定了参议院、大总统、国务员、法院等各自的权限,确立了“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它彻底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民主共和体制,为使中国从封建专制政体转轨到近代民主共和政体作了法律上的保障。总统、国会、宪法,这三者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象征。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建立起了近代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毅然决然地将中国纳入到民主共和的轨道上来。

为了将中国逐步引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在其存在的短短三个多月中,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进行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变革。孙中山不愧为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民主共和政体的创建者、经济现代化的强力推进者和社会风俗的积极变革者。

“自由尽是新风尚”,这是对民国初年中国社会习俗改良的最好的概括。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禁止贩卖人口,倡女权,易服饰,倡导自由婚姻,等等,成为一股时代性的社会潮流。1912年3月5日的《时报》上,有人发表了以《新陈代谢》为题的文章,其中写道:“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二是革了辫子的命。

辛亥革命以革命暴力手段推倒了封建帝制,代之以中华民国,为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

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附生于封建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例如世袭制度、太监制度、包衣制度,等等。所以,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实际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政治体制的革故鼎新,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的确使民国初年的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面貌为之一新。

二、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革命给了国人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但却没法像魔棒一样,给中国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

针对有人贬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只不过赶跑了一个皇帝”,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1941年时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为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过去皇帝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无上的,如今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呢?《临时约法》破天荒地第一次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普通老百姓从历来的“子民”、“臣民”、“蚁民”,一下子变成国家的主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它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巨大震动是可想而知的。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中国革命打开了通道。这种不朽的业绩,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辛亥革命以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得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还是政治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和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就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一方面结束了中国的传统社会,另一方面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后一个方面的意义越来越突出。由于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毕竟是前无古人的盛事伟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凭借,于是我们便不难看到一个极其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辛亥革命的客观效果与主观意图每每严重背离,虽然尚不能说它使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丧失了一次重要的机会,但毕竟由于其实践的客观效果不佳而给20世纪的中国投下了许多阴影,从而使人们有理由怀疑,资产阶级的共和革命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在中国是否有其发展前途?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在当时是否必然要推翻帝制? 

自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后,民国政坛上风云不断。客观地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建立的中华民国共和政体,对当上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来说,确实具有很大的制约力,特别是《临时约法》中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及同盟会在责任内阁中掌握实权的格局,多少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这当然是力谋专制统治的袁世凯所不愿接受的。这样,在辛亥以后,封建专制势力与革命民主势力便围绕着独裁与民主、专制与共和、复辟与反复辟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

1913年3月,袁世凯采取卑鄙的手段,派人暗杀了宋教仁,孙中山动员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以维护民主共和政体。然而,由于革命党的涣散,二次革命失败,共和势力遭到重创。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令第一届国会选举自己为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随后,他设立御用机关政治会议和约法会议,废除了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了充满封建独裁专制色彩的《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12月,他颁布了《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为10年,可连选连任终身;总统继承人由现任总统推荐。这样,袁世凯不仅可以做终身的总统,而且还可以传之子孙。至此,辛亥革命所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制度完全被破坏,只剩下“中华民国”这块空招牌。

就是这样一块空招牌,袁世凯也力图将它最后砸碎。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正式发表接受皇帝位电令,次日接受百官朝贺,12月31日将总统府改为新华宫,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当上了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辛亥革命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被袁世凯彻底践踏了。

一、 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挫折呢?

历史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逻辑。辛亥革命毕竟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它包括民主思想的大规模传播和民主主义革命行动的急风暴雨似的推行。民主思想的大规模传播,为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舆论动员作用;而民主主义革命的实现,使全国的老百姓受到了一次极其难得的民主主义的实际教育和洗礼。人们逐渐懂得了以往认为天经地义的皇帝的专制统治,是要不得的,是可以推翻的,是可以用民主的方式来代替的。这种民主的方式,主要是一种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方式,是较之已往的封建专制更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统治方式,对于近代中国所经历的那种深刻的社会危机和国家存在的危机来说,它又是一种救国方式,是一种可能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式。

正因如此,推翻封建专制,推翻皇帝统治,这种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对中国人的民主教育,是比较深刻和直观的。辛亥革命的意义就在于: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通路,斩断了中国社会任何后退的可能。

经受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洗礼的人们,自然不会容忍袁世凯如此背叛共和与复辟帝制。袁氏称帝,激起全国民众愤慨。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孙中山也号召全国人民起来为重建民国而斗争。仅仅做了83天皇帝梦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忧愤而死。

这显然是辛亥革命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普及了民主知识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没有失败。历史发展尽管不是那么笔直坦荡,但历史发展按照一定规律朝着某种不变的方向前进,又是不能改变的。袁世凯的失败,再次证明了这个历史发展的真理!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成功地推倒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愧为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新社会,但它全面推动了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把中国人由皇帝的臣民、奴隶变为国家的公民和主人,即使只是从形式上,也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中华民族正是从辛亥革命开始大步迈向现代化的潮流,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进步。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迈向独立、富强的一个新起点。

二、 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困境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次试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这次运动虽然摧毁了封建帝制,却令全国陷入事实上的解体和分裂状态,这与多数列强通过强化中央集权而实现国家振兴的道路南辕北辙,给现代化进程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其一、“有众多王国的地理区域” 

在世界历史上,传统君主制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过渡,大多经历了一个王权加强的过程,一个王权与人民共组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一个首先以王权体现主权而后再过渡到非人格化的国家主权的过程。但中国的现代国家建国,走的却是一条完全相反的路。

采取民主共和政体的中华民国,是在辛亥革命中诞生的,它可以被理解成人民抛弃王权、打倒君主的产物,是地方各省摆脱对中央的依附、争取地方自治的分离运动的产物,但绝不能被理解为人民与王权组成共同体、共建国家主权的建国运动的产物。

武昌起义之后的一个多月里,全国大部分省份宣布独立,纷纷建立了自成体系的军政府或都督府。有人统计,当时各类地方自治会有5000多个。这明白无误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其实是一个国家大解体、社会大分裂的过程,同现代国家的建构道路相比,显然是南辕北辙。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改变,可归纳为两点:第一,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世袭君主制被摧毁;第二,原来的地方官僚政权,由中央的派出机构转变为独立自治的军政府。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但新政府却只是一个徒有招牌的空架子,窘迫不堪,连办公费用都没有,国家的运转完全依赖各省的地方政府。国家的政治重心在省一级,军事大权在省一级,财政大权在省一级,很多省甚至设有外交司直接跟外国打交道。各地方政府的权力远远超过了联邦制国家的州一级政权。

此时的中华民国,实际上是一个徒有国家虚名的地理名词,一个散落着众多独立王国的地理区域。

其二、中国走了与列强相左的路

这种分崩离析的状态,在所有先发国家中都难寻先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不能与美国相比,美国可以平稳地移植英国的两党制,可以和平地切割各州的部分权力上交给中央政府,全国只有几百万人,却占有世界上最大的无主土地,中国哪一方面与之相同?

即使不以英、法、美这些早期先发国家为据,以日本这个重建君主制的国家为例。    

可见,无论与哪个国家相比较,中国通过辛亥革命所走上的登山之路,都与传统列强的成功之路大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左。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中小学)结构化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初中)》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音乐学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幼儿)结构化
2017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初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初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初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地理(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美术(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初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高中)》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物理学科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地理学科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初中)》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面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英语(高中)》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政治学科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面试体育学科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历史学科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初中)》知识点
两宋山水画家代表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面试数学学科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政治(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音乐(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高中)》知识点
简笔画的相关知识考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面试幼儿学科知识点

网友关注视频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