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人文社科> 哲学/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演进_朱险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演进_朱险峰

上传者:胡元海
|
上传时间:2017-06-03
|
次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演进_朱险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演进_朱险峰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演进_朱险峰2

  学术论坛

  中

  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1927年曾专门发文纪念,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吴玉章等人还就此发表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纪

  纪念活动。但是这一时期,共举行过6次纪念孙中山诞辰和忌辰的活动,分别是:1955年3月孙中山逝世

  30周年、1956年11月孙中山诞辰90周年、1965年3月孙中山逝世40周年、1966年11月孙中山诞辰100周年、1975年3月孙中山逝世50周年、1976年11月孙中山诞辰110周年。纪念孙中山当然要谈到

  辛亥革命,不过,辛亥革命是作为孙中山先生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功绩来谈的。例如,1956年11月,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是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大的一次,毛泽东发表《纪念孙中山先生》,提出了纪念孙中山的理由:“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毛泽东的这篇文章为以后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评价定下了基调,对学术界的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一时期,中共纪念辛亥革命的突出特点是:言语中流露出比较强烈的党派意识,强调中共革命与辛亥革命的继承性,孙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以此来显示中共政权的正统性。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对辛亥革命的纪念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期间,中共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共举行了三次,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大,纪念活动的侧重点也有了一些变化。

  念辛亥革命是一件大事,往往和纪念孙中山结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孙中山先生的诞辰、忌辰和辛亥革命爆发日,每逢十周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本文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举行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作简要梳理和总结。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对辛亥革命的纪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正式举行的大规模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是在1961年10月,这年是辛亥革命50周年。1961年9月15日,全国政协常委会第21次会议决定成立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由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董必武任主任委员,宋庆龄、吴玉章、何香凝、沈钧儒等人任副主任委员,邵力子任秘书长。10月9日,来自首都各界人士、海外华侨、各地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以及在北京访问的各国外宾和驻华使节1万多人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大会。会议由政协主席周恩来主持并致词。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肯定了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失败后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所作的努力。董必武、何香凝发表了长篇讲话。

  这一时期还有两次辛亥革命逢十的周年纪念机会。一次是1951年辛亥革命40周年,因为新中国刚建立,面临非常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经济恢复、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许多重大问题考验新生的共和国;另一次是1971年辛亥革命60周年,正值林彪事件的发生,政局紧张。这两次都没有举行

  1981年10月9日,首都各界1万多人在人民大

  4

  北京党史(20.6)

  BEIJINGDANGSHI

  会堂集会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剑英主持会议。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华国锋、彭真、王震等出席会议。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发表讲话,高度评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并以共产党负责人的身分邀请蒋经国和台湾党政军其他人士及各界人士来大陆和故乡看看。这是新时期以来对辛亥革命的第一次大规模纪念活动。

  学术论坛

  础上,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岸同胞的福祉为重,真诚相待、坦诚相商,精诚团结、热诚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共同创造所有中国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③

  这一时期,中共纪念辛亥革命的最显著变化就是:强调通过“和平”达到“统一”,淡化党派色彩,淡化正统意识,以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有力武器,这也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最具号召力的一面旗帜。突出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实现和平统一成为常谈常新的话题。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对辛亥革命的基本评价

  1991年10月9日,首都各界5000人在奥林匹

  克中心体育场举行集会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主持大会。国家主席杨尚昆发表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整个中国革命,都是一场民族复兴运动。摆在眼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特别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①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国务院总理李鹏,政治局常委乔石、宋平、李瑞环,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顾问委员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辛亥革命老人、华侨和台港澳同胞、孙中山和黄兴亲属等出席会议。

  1.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1939年,毛泽东称“中

  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④1961年,周恩来称,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旧式民主革命。1991年,杨尚昆在讲话中认为,辛亥革命是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称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2001年江泽民和2006年胡锦涛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表述沿用了这一说法。比较中共高层在不同时期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表述,从文字上看,修饰词有所不同:“正规地”、“完全意义”、“旧式的”等。“正规地”、“完全意义”也只是程度不同,“旧式”是与“新式”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相较而言的。“辛亥革命的反帝反封建性”、“资产阶级领导的”、“是民族民主革命”,这些有关辛亥革命性质的关键词一直没有变化。

  2001年10月9日,首都各界在人民大会堂集会

  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李瑞环主持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认为: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承和发展。②

  此外,2006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的活动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大。2006年11月12日,首都各界在人民大会堂集会,贾庆林主持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长篇讲话,高度评价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也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自己的亲密朋友。我们要铭记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振兴中华的夙愿,继续把几代中国人为之呐喊、为之奋斗、为之流血牺牲的民族复兴伟业推向前进。胡锦涛强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两岸中国人完全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

  2.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961年,周

  恩来在讲话中说,辛亥革命是不彻底的,它没有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的革命任务,我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说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不能取得彻底胜利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⑤周恩来的这段对辛亥革命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概括是比较全面的,作为一个基本评价被继承下来。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称,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一个新概括。2001年沿用了这一评价,并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总的说来,中共高层对辛亥革命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是一以贯之的: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是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

  北京党史(11.6)

  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演进_朱险峰3

  学术论坛

  作用,其历史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对辛亥革命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有历久弥新、愈来愈高的的趋势,特别是世纪之交的几次纪念活动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把辛亥革命放在20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和理解,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与地位。这与社会上出现的一股否定革命、告别革命的思潮形成强烈对比。或许可以说,中共高层对辛亥革命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否定革命、告别革命思潮的回应。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纪念辛亥革命的特点

  1.高规格纪念辛亥革命

  中共高层对纪念辛亥革命高度重视,规格比较高,一般由全国政协主席主持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或总书记发表讲话,中共主要负责人都参加会议,规格之高堪比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如辛亥革命50周年,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主持会议并致词,全国各省会城市都举行纪念会。辛亥革命70周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主持会议,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作主题报告。辛亥革命

  3.中国共产党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名篇中,提出了“两个过程”论。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至现在的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在两个过程”论中,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和中共领导的革命都是中国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活动链条中具有承接关系的两个重要环节,孙中山是革命先驱,中共是孙中山未竟事业的继承者,中共领导的革命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我们共产党人“承认‘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承认共产主义的最低纲领和三民主义的政治原则基本上相同”⑥。“两个过程”论长期成为学术界解读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范式,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界定自身的政治活动与辛亥革命之间关系的重要依据。

  新中国成立后,在纪念辛亥革命时,中共高层按照毛泽东的思路把中共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作了延伸。辛亥革命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世界民族之林。中共在纪念活动中强调已经完成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任务,正在为完成民族复兴的长远目标而努力奋斗。正如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中阐述的:“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令他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正逐步实现”⑦。这些言论正是按照以上思路展开的。

  80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主持会议,国家主

  席杨尚昆发表主题讲话。辛亥革命90周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同时,《人民日报》也发表纪念辛亥革命的社论。

  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规模大,影响广泛。北京纪念辛亥革命大会一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近万人参加集会,邀请辛亥革命的亲历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驻华使节。在北京举行纪念大会的同时,各省会特别是辛亥革命影响比较大的城市也都采取图片展览、集会、座谈会、学术讨论会等方式举行纪念活动。规格高、规模大、高调宣传,都显示了中共对纪念辛亥革命的重视。

  2.纪念活动与政治形势紧密联系,并充分体现

  谋求国家和平统一的诚意

  纪念辛亥革命不单是回顾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对历史的贡献,强调他们的历史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历史中吸取有益的东西。由于政治形势不同,纪念活动所强调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1961年,周恩来在讲话中提及“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先生,叛变了革命”。1966年11月,在纪念孙中山诞辰

  100周年时,周恩来在讲话谈到:孙中山曾经对帝国

  主义抱有幻想,结果落空,反遭到无情打击。孙中山的一生表明,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一个真正的民主派,必须坚决地、毫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我们今天纪念孙中山先生,就要进一步发扬孙中山先生的反帝斗争精神,为解放台湾、实现领土的完全统一而奋斗。孙中山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中看到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希望,纪念孙中山,就要同全世界革命人民一道,坚决反对背叛列宁、联合美帝国主义的苏共修正主义集团,把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这些内容与中国大陆同苏联、美国、台湾的紧张关系相吻合。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

  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此后,纪念辛亥革命始终突出“和平统一”这一主题,强调求同

  6

  北京党史(20.6)

  BEIJINGDANGSHI

  存异,语言比较温和平实,但是旗帜鲜明地反对有不利于国家统一的言行。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了举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等九条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这几次有关于台湾问题的主要观点奠定了新时期纪念辛亥革命活动的思想基础。1981年胡耀邦在纪念讲话中重申了《告台湾同胞书》和叶剑英提出的主要观点,并强调了为建设统一的国家而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的主张。1991年,杨尚昆的讲话强调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强调了政治稳定对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违背了两岸人民的意愿,必定遭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2001年,针对当时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活动猖獗的现实,江泽民的纪念讲话强调,我们有争取和平的最大诚意,也有制止任何“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决心。呼吁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为重,顺应历史潮流,明确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话和谈判,开放两岸直接“三通”,改善两岸关系。“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在全国人民中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扬革命先驱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⑧2006年胡锦涛讲话则强调孙中山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注重学习世界上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来改造中国。这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的大背景有直接关系。

  学术论坛

  中山的民族英雄地位,都贯穿着爱国主义精神。中共极力倡导通过和平手段实现祖国统一,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体现。

  1981年,胡耀邦在纪念活动中说,对于孙中山

  的崇敬和怀念,至今仍然是把中国大陆和台湾联系在一起的强大的精神纽带。1991年,杨尚昆在讲话中说,每一个中国人,不论什么阶层,不论什么党派,不论什么信仰,只要真心支持和从事国家现代化建设,都可以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殚精竭虑,奋斗不息。只有把中华民族的所有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现代化事业才有希望。2001年,江泽民在讲话中说,只要在热爱祖国、振兴中华这个大目标上一致,不论属于哪一个党派团体,不论属于哪一个民族,不论抱有哪一种信仰,不论居住在何地,全体中华儿女都应携起手来,共同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2006年,胡锦涛在讲话中说,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

  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勇敢担当历史赋予的责任,共同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胡锦涛的讲话充分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纪念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目的。

  可以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仍然是未来纪念辛亥革命和纪念孙中山的主旋律。

  ①杨尚昆:《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1991年10月10日。

  3.纪念辛亥革命与纪念孙中山紧密结合,弘扬

  爱国主义主旋律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活动,纪念辛亥革命必然要谈孙中山,纪念孙中山也不可能不提及辛亥革命。1961年,周恩来在讲话一开始就谈到“辛亥革命是在孙中山先生的号召下发生的”。1986年,彭真在讲话中谈到,“纪念孙中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件大事,这就是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

  ②⑧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国务院公报》2001年第31期。

  ③⑦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两岸关系》2006年第12期。

  ④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

  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3页。

  ⑤周恩来:《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1961年10月10日。

  2001年,江泽民在纪念讲话的开篇谈到“孙中山先

  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一九一一年发动的辛亥革命”。总之,在共产党人的眼中,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名字是紧密联系、无法分割的,这也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识。

  与提倡发表各自见解的学术讨论不同,中共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活动始终贯穿爱国主义主旋律,这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不论是通过“武力”达到统一,还是通过“和平”达到统一,不论是强调辛亥革命的反帝反封建性质,还是突出孙

  ⑥毛泽东:《新民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

  版社1991年版,第689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学院基础部

  宿迁

  223800)

  【责任编辑

  徐香花】

  北京党史(11.6)

  7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7年教资考试 数学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高级中学)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中学)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7年教资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初级中学)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前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中学)答案及解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7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高级中学)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易错题搜集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前冲刺模拟试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前冲刺模拟卷
2017年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模拟试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7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初级中学)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模拟卷

网友关注视频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