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医学> 法理学名词解释

法理学名词解释

上传者:孙学涛
|
上传时间:2017-06-03
|
次下载

法理学名词解释

  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体系,指法学是一个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

  4、社会调整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权威,确定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方式,指明其发挥作用和发展的方向,有目的地将其纳入一定的秩序之中。社会调整是实现社会秩序、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必须手段。

  5、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中逐步形成并把它固定下来的,传统、集体感和恐惧感是维护其有效的重要力量,并对违反习惯者严厉惩罚的原始时期的行为规范。。习惯是原始社会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

  6、个别性调整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社会调整。它是按照针对具体人、具体事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一次性调整。

  7、规范性调整就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

  8、法律规范规定人们的行为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或禁止怎样做,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是指引人们的行为、预测未来行为及其后果的尺度,同时也是制裁违法行为的依据。

  9、法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10、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11、法制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简称。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行法律规则,而且包括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行,法律运行的机制,一个国家的法律文化传统,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意识,发现教育以及法学研究等等,它是一国、地区法律上层建筑诸因素构成的系统。

  12、法系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13、大陆法系是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14、英美法系是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法系。

  15、法律移植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许多“法律集团”中输入的一种现象。

  16、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

  17、法治是指依法治理国家的原则。

  18、一国两制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19、法的原则指体现法的本质和内容的法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20、社会主义法的原则指反映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21、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的原则。

  2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指法作为同一尺度衡量事实上不平等的人,不仅人人权利平等,而且义务平等。

  23、社会调整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国家内存在的、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的社会规范,构成某一种统一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手段,共同保证这对社会生活领域产生全面、深刻影响的统一体。

  24、法律调整指根据一定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一系列法律手段,对社会关系施加的有结果的、规范组织作用。25、法制是以法为核心,包括与法相适应的法律意识以及相应的法律实践(包括立法、执法、司法、护法、守法等活动)在内的某国或某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

  26、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

  27、法律秩序是依法建立的秩序。它是以有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实行法治为前提。

  28、民主与专制相对,原意是人民的权力或多数人的统治,是一种多数人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9、社会主义法治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地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坚决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国家。

  30、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31、法律心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不系统的,自发形成的感受和情绪。

  32、法律思想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点。

  33、法律文化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水平的概念,它是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等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知识的总和。

  34、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35、法律规范的制定,是指国家或国家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36、法律规范的认可,是指国家或国家机关对业已存在的行为规范承认并赋予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37、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则。

  38、调整性规范是通过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以权利并让他们承担义务来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 。

  39、保护性规范是规定法律责任,以及制裁措施的规范。

  40、积极义务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必须做出一定行为,即承担一定积极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

  41、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有权自己做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42、禁止性规范,是指禁止人们做出一定行为,即承担~定消极不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

  43、绝对确定性规范,是指不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怕调整的规范。

  44、相对确定性规范,是指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调整的规范。

  45、任意性规范,这种规范允许双方当事人有自己的意思表示,就一定问题达成协议。如果达不成协议,才适用规范所规定的行为方案。

  46、强行性规范,这种规范不允许当事人自行协议解决问题,只能执行法律规定的方案,否则其协议无效。

  47、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法律规范在逻辑联系上是有哪些因素或部分构成的。

  48、命令性规范,是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形式体现的国家规范性命令,一项命令就是一个规范。

  49、情况性规范,是指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直接进行个别性调整的规范。

  50、必择其一的规范,是指规定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必不使用规范中列举的若干方案中的一种。

  51、任选的规范,是指在规范中除了规定可供采用的基本方案以外,也规定了任选的方案。

  52、法的体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53、立法体系或称为制定法体系,是指一国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整体。

  54、法的部门,是指对一国现行法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55、法的形式渊源,指法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即一个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具有何种外部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并成为国家机关审理案件或处理问题的规范性依据。

  56、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方式,对已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归纳和加工,使其系统化的活动。

  57、法规清理,又称法规整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58、法律汇编,又称法律汇编,是指在不改变法规内容的前提下,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涉及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予以排列,汇编成册。

  59、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 60、法的实现是指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强调法实施的结果,强调把法律规范的要求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是实际状况。

  61、法的实施是指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实现的活动。它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贯彻。

  62、法的适用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和由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按照法律的规定运用国家权力调整和保护具体的社会关系的活动。它是法的实现的重要形式之一。

  63、自由裁量权即在法律对有关事项近规定原则,而没有规定具体幅度和范围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在符合立法目的和原则的前提下,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取适当措施履行其行政职能的权力。

  64、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适用法的活动,特别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符合立法目的,做到客观、适当、公正,符合理性。

  65、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书面协议,将他们之间的争议交给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进行裁决的制度。

  66、调解指中立的第三者在当事人之间进行调停疏导,促使当事人相互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纷争的活动和方式。

  67、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生效范围,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68、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

  69、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其中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人。

  70、权利能力,是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71、行为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72、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因违法而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它是行为能力在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73、法律关系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在法律上的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就是法律关系的内容。

  74、法律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

  75、法律义务,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按照权利人的要求,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必须作出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

  76、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77、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化和消灭的现象。

  78、法律事件,是指法律不把一定后果的产生与当事人的意志相联系的客观事实或现象。

  79、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行为。

  80、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法律 规范或法律原则要求的,对社会有益或至少无害的,从而为法律所保护的行为。

  81、违法行为,亦称违法,是指个人或单位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

  82、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对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责任。

  83、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所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征罚性或保护性强制措施。

  8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指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充分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教育的、文化的、行政的和法律 的各种手段,征罚犯罪,制裁违法,改造违法犯罪者,积极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根源和条件,从多方面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秩序。

  85、狭义的法律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对法的创制和法的实施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

  86、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无监督多通道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毕业论文
农地非农化配置:公平、效率与公共福利——基于江苏省南京市的实证分析
基于rtfa方法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的实证研究
中国体育新闻史研究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船运煤炭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学士论文:公司薪酬管理问题探析与对策探讨(已处理)
论电视情感新闻--以《1860新闻眼》为例
湖南创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薪酬管理体系改进研究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学生应用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研究
HPV16 E7蛋白免疫学特性研究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网络新闻评论研究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现状研究
辽宁富邦塑胶管业有限公司员工薪酬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G公司员工薪酬管理研究-new
插画艺术在新闻媒体中的应用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民生新闻价值观
旅游企业与大众传媒互动关系研究---可复制黏贴 优秀毕业论文
彩票风险回避法(税收论文)
遥感海量数据管理系统研究和实现
RRK药业有限公司地薪酬体系再设计
2011年优秀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浅谈品牌战略
TL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方案设计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优秀论文)基于迭代计算的遥感估算最优值的探究
北京地区体育院校特殊奥林匹克志愿者活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辽宁省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试析战略性薪酬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网友关注视频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