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教资考试|中学语文学科知识:1.3古诗词鉴赏

教资考试|中学语文学科知识:1.3古诗词鉴赏

上传者:丁崇生
|
上传时间:2018-10-17
|
次下载

教资考试|中学语文学科知识:1.3古诗词鉴赏

  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公益讲座 查字典文档网招聘考试全国巡讲在线预约 古诗词鉴赏

  一、诗词作品的形象鉴赏 ★★★★

  (一)什么是作品的形象

  形象(也叫意象):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所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而,诗歌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泛化意义、讽喻意义,理解时不能用逻辑思维,不能认为诗歌中的形象就是实指某一物、某一景或某一事。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所谓意境,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该诗描写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且清的方塘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包孕着作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这首诗的意境,既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又给读者以启迪。

  【例1】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这首词表面上是写渔父,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咏怀之作。他写渔父的生活与心情,正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情。上片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上片结句说,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

  下片头三句写渔父在潮生时出去打鱼,在潮平时系缆,在潮落时归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像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最后两句承上片钓台两句,说严光还不免有求名之心,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看出来。宋人有一首咏严光的诗说: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也是说严光虽拒绝光武征召,但还有求名心。陆游因此觉得,无名的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这首词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头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深浅不同。上片结尾说自己心情近似严光,下片结尾却把严光也否定了。文人词中写渔父最早、最著名的是张志和的《渔父》,后人仿作的很多,陆游这首词,论思想内容,可以说在张志和等诸人之上。显而易见,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利牵绊的俗人的。我们不可错会他的写作意图,简单地认为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

  (二)鉴赏形象的目标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为了进一步把握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容,理解其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例2】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篇作于永州。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记》,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同样的意味,在他的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此诗首句的西岩即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而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则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主人公独来独往,突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不见人、回看天际等语,又流露出几分孤寂情怀。而在艺术上,此诗尤为后人注目。苏东坡赞叹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全唐诗话续编》卷上引惠洪《冷斋夜话》)奇趣二字,的确抓住了此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首句就题从夜写起,渔翁夜傍西岩宿,还很平常;可第二句写到拂晓时就奇了。本来,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而燃楚竹,造语新奇,为读者所未闻。事实不过是汲湘江之水、以枯竹为薪而已。不说汲水燃薪,而用清湘、楚竹借代,诗句的意蕴也就不一样了。犹如炊金馔玉给人侈靡的感觉一样,汲清湘而燃楚竹则有超凡绝俗的感觉,似乎象征着诗中人孤高的品格。可见,造语反常能表现一种特殊情趣,也就是所谓合道。

  一、二句写夜尽拂晓,读者从汲水的声响与燃竹的火光知道西岩下有一渔翁在。三、四句方写到烟销日出。按理此时人物该与读者见面,可是反而不见人,这也反常。然而随烟销日出之后忽闻橹桨欸乃一声,原来人虽不见,却只在山水之中。这又合道。这里的造语亦甚奇:烟销日出与山水绿互为因果,与不见人则无干;而山水绿与欸乃一声更不相干。诗句偏作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尤为反常。但熟味二句,烟销日出不见人,适能传达一种惊异感;而于青山绿水中闻橹桨欸乃之声尤为悦耳怡情,山水似乎也为之绿得更其可爱了。作者通过这样的奇趣,写出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境。所以又不是为奇趣而奇趣。

  结尾两句是全诗的一段余音,渔翁已乘舟下中流,此时回看天际,只见岩上缭绕舒展的白云仿佛尾随他的渔舟。这里用了陶潜《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句意。只有无心的白云相逐,则其孤独无伴可知。

  (三)鉴赏诗歌形象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传统的诗歌意象

  做好诗歌鉴赏题,应了解传统的诗歌意象,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①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致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③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④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