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为考生整理了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希望对各位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

  1.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传统,不随时代变迁而消失。这说明教育具有()

  A.继承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长期性

  2.在教育整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3.依据教育的形式化程度,可将教育形态分为()

  A.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

  C.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和正规教育

  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5.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生理现象

  6.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媒介

  D.教育内容

  7.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8.教育能够干什么是指()

  A.教育属性

  B.教育目的

  C.教育功能

  D.教育效应

  9.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是()

  A.四书

  B.五经

  C.七艺

  D.六艺

  10.下列关于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的范畴是永恒不变的

  B.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C.教育产生于劳动并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

  D.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11.布鲁纳、()和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A.乌中斯基

  B.凯洛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科夫

  12.教育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生活经验。这句话反映了()的教育特征。

  A.原始社会

  B.现代社会

  C.封建社会

  D.古代社会

  13.()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A.宗教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4.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5.下列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16.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一书中。

  A.《论语》

  B.《礼记》

  C.《师说》

  D.《学记》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17.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教学原则是()

  A.藏息相辅

  B.启发诱导

  C.教学相长

  D.长善救失

  18.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父母教子女

  B.幼猴学跳跃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课外活动做航模

  19.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20.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的人是()

  A.康德

  B.孔德

  C.培根

  D.洛克

  21.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传

  C.直观教具

  D.黑板加板凳

  22.教育一词最早见于()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论语》

  B.《孟子尽心下》

  C.《孟子尽心上》

  D.《大学》

  23.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社会发展功能

  D.隐性功能

  24.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是()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25.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A.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B.实用主义

  C.人本化

  D.终身教育

  26.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下列关于这段著名言论的提出者的观点正确的是()

  A.提出了白板说

  B.批判绅士教育论

  C.认为人的观念是生来就有的

  D.著有《爱弥儿》一书

  27.樊迟请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日: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反映了古代教育()

  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脱离生产劳动

  D.形式简单

  28.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29.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在特定的时期,教育存在超前或滞后的现象。这说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民族性

  C.相对独立性

  D.历史性

  30.()强调应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A.古代雅典教育

  B.古代斯巴达教育

  C.古代埃及教育

  D.古代印度教育

  31.现代教育的()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经验的束缚。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终身性

  32.西周时期与隋唐时期的教育内容、目的、性质等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教育的()

  A.继承性

  B.生产性

  C.历史性

  D.长期性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33.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的教育是古代()教育。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3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表明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

  A.等级性

  B.专制性

  C.刻板性

  D.象征性

  35.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特征是(),这也是教育的本质特征。

  A.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活动

  B.有专职教师

  C.有专门场所

  D.有特定对象

  36.有一位法国人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面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段话结束了欧洲几百年来把儿童看成小大人的观点,这句话出自()之口。

  A.杜威

  B.卢梭

  C.涂尔干

  D.裴斯泰洛齐

  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B.历史性和阶级性都是教育的永恒属性

  C.相对于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论更能反映教育起源的本质

  D.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

  38.以下不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非独立性

  B.自发性

  C.道统性

  D.今民性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阶级社会里,教育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所以阶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B.学校教育就是文化教育

  C.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的教育家是夸关纽斯

  D.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40.春秋战国时期,()的兴起,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A.书院

  B.私学

  C.寺院

  D.玄学

  4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4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

  A.社会化过程

  B.学习过程

  C.个体化过程

  D.认知过程

  4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是()

  A.文化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

  D.制度教育学

  44.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A.赫尔巴特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杜威

  45.《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体现了()的教育原则。

  A.教学相长

  B.综合课程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46.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政治学》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4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说法错误的是()

  A.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B.墨翟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C.老子主张教循自然原则

  D.荀子提出了性善论

  48.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教育的教育内容是()

  A.神学

  B.骑士七技

  C.三科

  D.七艺

  49.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时,()提出了庶一富一教的思想。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50.()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A.亚里士多德

  B.苏霍姆林斯基

  C.保罗朗格朗

  D.卢梭

  51.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A.《教育漫话》

  B.《论语》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52.近代社会,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学校教育,这反映了近代社会教育的()

  A.国家化

  B.法制化

  C.多样化

  D.世俗化

  5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54.古代西方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伊拉斯谟

  55.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是()

  A.《理想国》

  B.《雄辩术原理》

  C.《政治学》

  D.《学记》

  56.()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57.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

  B.可以减少人口数量

  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

  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5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59.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水平

  B.科学技术水平

  C.文化传统

  D.经济制度

  60.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方法

  C.教育的效益

  D.教育的规模

  61.下列不属于校园精神文化的是()

  A.学风

  B.仪式

  C.学校人际关系

  D.班风

  62.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

  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63.唐朝六学二馆的入学要求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的()的影响。

  A.受教育权

  B.领导权

  C.教育内容

  D.体制

  64.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起加速作用

  65.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对确立教育目的的影响。

  A.文化

  B.政治经济制度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66.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A.自学

  B.训练

  C.培训

  D.教育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67.()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华生

  B.格塞尔

  C.洛克

  D.弗洛伊德

  68.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

  A.实践

  B.主观能动性

  C.教育

  D.训练

  69.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70.我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由高到低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等。其中,圣人是先知先觉者,无需教育;而斗筲之性不可移,教也无用。这种观点属于()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主导论

  C.遗传决定论

  D.外因决定论

  71.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这 说明()

  A.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性作用

  C.教育比遗传素质更能影响人的发展

  D.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72.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73.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材施教中的材是依据个人身心发展规律中的()来确定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7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75.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且不能相互替代的理论是()

  A.内发论

  B.外铄论

  C.辐和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6.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趋势。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倒U型发展

  77.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A.教育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遗传素质

  78.下列不属于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发展功能的主要表现的是()

  A.教育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

  B.个体特征的发展

  C.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D.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79.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A.积极的过程

  B.能动的过程

  C.被动的过程

  D.主动的过程

  80.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观点。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实践主体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81.心理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它是指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下列不属于心理内化形式的是()

  A.道德内化

  B.知识内化

  C.行为内化

  D.智力内化

  82.同流而不合污威武不能屈等典故反映出()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人的主观能动性

  D.教育

  83.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84.否定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无能为力的理论是()

  A.教育论

  B.教育无用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教育个人本位论

  85.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叫作()

  A.个体身心发展

  B.个体身心变化

  C.个体身心素质

  D.个体发展变化

  86.下列人物中持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是()

  A.孟子

  B.华生

  C.洛克

  D.马克思

  87.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88.天赋优异的儿童比较容易成才,而存在智力缺陷的儿童教育起来就比较困难。这说明()

  A.遗传素质可以决定人的发展

  B.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D.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8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体现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B.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外铄论

  C.康德是教育无用论的代表人物

  D.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90.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三层次是个体的()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思考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9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属于哪种儿童发展观()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实践论

  D.辐合论

  92.()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也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93.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94.教育方针是()的政策性表达。

  A.教育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

  D.学校目标

  95.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制度

  C.教育政策 D.教育功能

  96.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是()的观点。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个人本位论

  97.以下不属于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具体内容的是()

  A.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

  B.教育目的

  C.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D.教育功能

  98.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A.培养社会精英

  B.提高人口素质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9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

  A.个人在脑力上的自由发展

  B.德、智、体和谐发展

  C.个人知识和智力充分、自由地发展

  D.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100.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斯宾塞

  C.杜威

  D.孔德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101.我国的教育目的较好地体现了()

  A.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教育论

  102.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10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

  A.文化传统的制约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制约

  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

  104.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检查和规定是()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教学计划

  105.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和完善发展的人。其他目的如传递特定文明区域的文化遗产,为参与社会生活和成为优良的公民做好准备,以及履行整个社会的特定职能,完成家庭责任和谋生所需要的精神准备,乃是一些推论,它们是重要的,但属于第二位的目的。这段话体现了()的观点。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教师中心论

  106.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基本体育知识与技能

  B.提高运动水平

  C.增强学生体质

  D.培养体育人才

  107.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的是()

  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神学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108.()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A.劳动技术教育

  B.体育

  C.社会公益劳动

  D.美育

  109.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110.下列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111.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德育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和性质

  B.智育为人的发展提供动力

  C.体育以改善身体素质为基本任务

  D.美育努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

  112.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是()

  A.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113.下列不属于社会本位目的论的观点的是()

  A.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B.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C.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

  D.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114.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中学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戊辰学制

  115.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16.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117.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教育实体的出现

  C.学制的建立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118.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119.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20.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这是()推崇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121.体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1951年学制

  1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欧洲国家的学制都曾采用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美国

  C.苏联型学制属于欧洲双轨学制

  D.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123.()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A.教育领导体制

  B.教育行政体制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制度

  124.下列选项不属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类型是()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复合型学制

  125.学校教育制度的三个基本要素不包括()

  A.学校的类型

  B.学校的结构

  C.学校的级别

  D.学校的资源

  126.从层次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四个层次。

  A.职业技术教育

  B.成人教育

  C.特殊教育

  D.高等教育

  127.自从法国成人教育家()的《终身教育引论》问世以来,终身教育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A.保罗朗格朗

  B.涂尔干

  C.瓦根舍因

  D.克伯屈

  128.下列文件规定地方承担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是()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2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A.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B.坚持德育为先

  C.坚持能力为重

  D.坚持全面发展

  130.义务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免费性

  D.基础性

  131.学校教育制度又称学制,它决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

  ①性质②任务③入学标准④修业年限⑤课程安排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32.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且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戌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癸卯学制

  133.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B.制度化教育阶段

  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D.学校教育萌芽阶段

  134.贯穿教育研究整个过程的是()

  A.文献检索

  B.收集资料

  C.分析资料

  D.选定课题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135.()不是教育研究的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伦理性原则

  136.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

  A.收集资料

  B.选择课题

  C.提出假设

  D.制订方案

  137.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

  A.选定课题

  B.课题论证

  C.文献检索

  D.历史分析

  138.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

  A.揭示教育规律

  B.撰写研究报告

  C.发现教育问题

  D.改进教育现状,促进教育发展

  139.教育研究的基本性质包括文化性、价值性和()

  A.客观性

  B.科学性

  C.综合性

  D.主体性

  140.关于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B.观点和材料一致

  C.不能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

  D.书写格式符合规范

  141.观察研究法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A.实验室条件

  B.自然状态

  C.人为控制

  D.自然状态或实验室

  142.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分为()

  A.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

  B.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C.自然情景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D.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

  143.资料分析的基本步骤依次为()

  A.阅读资料筛选资料解释资料

  B.筛选资料阅读资料解释资料

  C.阅读资料解释资料筛选资料

  D.筛选资料解释资料阅读资料

  144.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其最后一个环节是()

  A.问题

  B.计划

  C.行动

  D.反思

  145.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A.教育观察研究

  B.教育调查研究

  C.教育测量研究

  D.教育实验研究

  146.文献检索中,按时间范围、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 新的顺序查找的方法是()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147.下列哪项不是构成教育研究的基本要素()

  A.科学理论

  B.客观事实

  C.方法技术

  D.研究成果

  148.调查研究法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依据调查的范围可分为()

  A.常规调查和比较调查

  B.常规调查和原因调查

  C.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

  D.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149.()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A.行动研究法

  B.实验研究法

  C.个案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150.下列对于教育测量法的缺点,说法错误的是()

  A.编制测验难度大,费时费力

  B.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乏系统性

  C.教育测验通常是间接测量,测量的结果往往是相对的

  D.灵活性差,难以揭示变量之阃的因果关系

  二、辨析题

  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2.教育民主化就是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

  3.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4.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成为音乐家,这是遗传决定的。

  5.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6.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7.教育目的不等于培养目标。

  8.教育目的是国家制定的,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没有直接的联系。

  9.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10.中小学教师只要把自己任教的学科教好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进行科研工作。

  三、简答题

  1.简述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2.简述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3.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4.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5.简述学校文化的特征。

  6.简述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7.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8.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9.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0.简述教育目的的意义。

  11.智育的任务有哪些?

  12.简述美育的任务。

  13.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4.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5.观察研究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16.实验研究法的性质是什么?

  四、材料分析题

  1.有部分学校领导认为,只要学生学习好,考分高,就是办学质量高。于是以创建名校为目标,狠抓智育,以考分作为衡量学生优劣和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结果少数尖子生上去了,大多数学生都处于一般化水平。由于学习的压力致使不少学生出现了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试分析这种办学思想和做法是否符合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2.当代有一位教育讲师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

  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育的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教育传统一词就体现了教育的继承性。

  2.C【解析】略。

  3.A【解析】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的分类依据是教育的形式化程度。

  4.C【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二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5.B【解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社会现象。

  6.C【解析】教育媒介是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即中介)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7.A【解析】我国古代朱熹是神话起源说的代表人物。该学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8.C【解析】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即用来描述教育能够干什么。

  9.D【解析】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

  10.A【解析】A项不属于教育劳动起源说的观点。

  11.D【解析】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充实了教育学的内容,提高了教育学的科学化水平,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12.A【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原始社会的教育还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

  13.B【解析】生物起源说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14.B【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15.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要求让所有人接受同样的教育,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习者予以特别照顾,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

  16.A【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17.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原则。

  18.B【解析】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幼猴学跳跃是动物的活动,所以不属于教育现象。

  19.A【解析】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因素。

  20.C【解析】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21.B【解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而改变,从口耳相传,到面对面交流,再到多媒体和互联网支持的教学。

  22.C【解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是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第一人。

  23.B【解析】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题干阐述的是标准化的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体现了教育的负向功能。

  24.A【解析】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5.A【解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6.A【解析】这段著名的言论出自洛克,他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而这种培养只能通过家庭教育,由此提出了绅士教育论他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爱弥儿》是卢梭的代表作。因此,B、C、D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27.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28.D【解析】古代埃及开设有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强调以僧为师和以吏为师。

  29.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0.A【解析】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31.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32.C【解析】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这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

  33.C【解析】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和武士。

  34.A【解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里读书人的地位高,体现了等级性。

  35.A【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6.B【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卢梭。

  37.B【解析】阶级性不是教育的永恒属性,原始社会的教育无阶级性,教育的永恒属性是教育的社会性。

  38.C【解析】道统性是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是指天道、神道、人道往往合而为一,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

  39.C【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与文化教育不能画等号;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40.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使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

  41.D【解析】略。

  42.B【解析】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43.B【解析】实验教育学重视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重视实验,并强调从实验的结果中寻找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4.A【解析】赫尔巴特首次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45.C【解析】《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由此可知,针对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就需要通过长善救失的教育原则进行解决。

  46.B【解析】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代表作;《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

  47.D【解析】孟子持性善论,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孟子相反,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

  48.D【解析】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49.A【解析】孔子在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时,提出了庶一富一教的思想。

  50.B【解析】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其和谐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51.C【解析】《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52.D【解析】教育的世俗化是指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题干的描述反映了教育的世俗化。

  53.A【解析】略。

  54.A【解析】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55.B【解析】《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56.D【解析】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57.B【解析】教育有助于帮助人们树立新的社会价值观和婚育观,有助于提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与意识,从而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58.B【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意思是: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要把教育摆在一个最先发展的位置;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意思是:君子要使民众形成好的习俗,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这两句话都是说明教育对政治的重要作用。

  59.A【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

  60.A【解析】教育的性质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性质也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方法、效益、规模并不能起决定作用。

  61.B【解析】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等。因此,B项不正确。

  62.D【解析】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三部分。其中,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63.A【解析】唐朝的六学二馆在入学方面针对不同阶级的人群有不同的规定,这很鲜明地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受教育权的影响。

  64.B【解析】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65.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文化对确立教育目的的影响。

  66.D【解析】教育可以将人类掌握的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67.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68.B【解析】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

  69.C【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70.C【解析】根据题干的描述可知,董仲舒的观点夸大了遗传的作用,属于遗传决定论。

  71.D【解析】题干的描述说明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的实现是有一定条件的。

  72.B【解析】人才成长中的逆境定律充分说明,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73.C【解析】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要因材施教。

  74.B【解析】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人的本性就有侧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他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75.C【解析】辐和论,也称为二因素论。这种观点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且不能相互替代。

  76.A【解析】遗传因素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总体上是呈递减趋势的,它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77.D【解析】狼孩事件说明遗传素质仅仅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78.D【解析】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育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个体特征的发展以及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D项属于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的主要体现。

  79.B【解析】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80.B【解析】题干的描述强调了个体身心的发展来自于内心,因此,是内发论的观点。

  81.C【解析1常见的心理内化形式包括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智力内化。

  82.C【解析】略。

  83.A【解析】略。

  84.B【解析】教育无用论是一种抹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无能为力。

  85.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86.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等)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文化背景等),即多种因素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87.D【解析】略。

  88.B【解析】遗传素质存在着个别差异,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方面。这些差异是个性形成的生理基础,是人的个性差异的最初原因。

  89.C【解析】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康德、美国的华生、法国的爱尔维修等;教育无用论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学者柏拉图、中世纪的一些学者以及英国的高尔顿等。

  90.D【解析】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91.A【解析】略。

  92.C【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93.C【解析】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94.C【解析】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但是由于教育方针往往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所以它还特别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要素。

  95.A【解析】略。

  96.B【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

  97.D【解析】略。

  98.D【解析】教育目的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99.D【解析】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A、B、C项表述不准确。

  100.C【解析】杜威持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101.A【解析】我国的教育目的就较好地体现了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首先,我们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其次,我们培养的人又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社会对人的要求。

  102.C【解析】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它们处于两个层次,两者并不是等同的关系。

  103.C【解析】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当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后,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也要相应调整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104.B【解析】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105.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个人本位论者马利坦的观点。

  106.C【解析】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学校体育与学校其他活动最根本的区别。

  107.C【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或阶级服务。

  108.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

  109.B【解析】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又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110.D【解析】略。

  111.B【解析】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

  112.D【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基本点主要表现在:(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坚持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113.C【解析】C项是夸美纽斯的观点,是神学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114.C【解析】壬戌学制在高中增加职业科,大中学校课程采用学分制、选科制,考虑到了青少年的不同需要和个性发展,体现了五四以来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它是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

  115.D【解析】壬戌学制是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116.D【解析】1922年,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117.C【解析】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118.B【解析】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学制系统,但没有实施。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系统。

  119.D【解析】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20.A【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它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121.A【解析】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122.C【解析】苏联型学制不属于欧洲双轨学制,因为它一开始并不分轨,而且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有权进入对口的高等学校学习。苏联的学制是分支型学制,又称为中间型学制或Y型学制。

  123.D【解析】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124.D【解析】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

  125.D【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

  126.D【解析】从层次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从类别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可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

  127.A【解析】略。

  128.B【解析】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地方承担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指出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学制形式来普及义务教育。

  129.A【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130.A【解析】略。

  131.B【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32.C【解析】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上的要求,明令废除在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133.A【解析】前制度化教育的教育实体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的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134.A【解析】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文献检索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它贯穿研究的全过程。

  135.C【解析】教育研究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伦理原则。

  136.B【解析】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活动的第一个步骤。

  137.C【解析】进行文献检索,就能吸取前人研究的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研究。

  138.D【解析】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现状,促进教育发展。目前所进行的新课程实验就是试图通过新课程这一因素的干预,达到改进教育教学的目的。

  139.D【解析】教育研究的基本性质:文化性、价值性和主体性。

  140.C【解析】教育研究报告撰写可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141.B【解析】略。

  142.A【解析】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分为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

  143.A【解析】略。

  144.D【解析】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反思是最后一个环节。

  145.A【解析】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146.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顺查法的概念。

  147.D【解析】教育研究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148.C【解析】调查研究法依据调查的范围可分为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

  149.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叙事研究法的内涵。

  150.B【解析】B项的描述是行动研究法的缺点。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二、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产物。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即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这意味着要对社会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其次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等。概言之,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的表现:(1)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4.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这些因素彼此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5.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一般来说,生产力发达地区或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可以加速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进程;相反,不良的社会生活条件,可以阻碍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进程。

  6.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否则就会陷入教育论的错误之中。

  7.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但它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即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对象提出的,两者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8.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制定的,和教师的教学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概念,教学目标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教育目的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日积月累地得以实现,才会实现教育目的。

  9.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部分。

  10.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具有的意义:(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4)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因此,教师进行科研工作是必要的。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1)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2)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3)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4)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5)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6)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3.(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4.(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5.(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6.(1)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2)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3)促进人口迁移。

  7.(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8.(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9.(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0.(1)就受教育者而言,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调控着年青一代的发展,保证受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地成长;

  (2)就教育者而言,教育目的为教育者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指导,使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的方向;

  (3)就教育活动而言,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能保证教育活动的连贯性和科学性。

  11.(1)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2)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个方面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12.(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13.(I)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14.(1)选择研究课题;(2)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3)制订研究计划;(4)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5)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

  15.(1)观察研究法的优点:①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获取教育事实数据;②不干扰观察对象的自然表现,可以获得客观、真实的数据;③可以对同一观察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研究。

  (2)观察研究法的不足:①取样小,教育观察研究法一般限于小样本的研究;②所获材料具有一定的表面性;③观察缺乏控制,不能说明所观察到现象的因果关系。

  16.(1)教育实验必须要有一个理论假说;(2)实验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3)实验必须控制某些条件;(4)真正的科学的实验是可以重复验证实验结果的。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这种办学思想和做法不符合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表述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首先,国家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其次,我们要求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所以,名校不应仅仅依靠少数学生为学校树品牌,而是应该建立在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再次,适应时代要求,我们要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破应试教育背景下低能的现象。

  2.(1)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的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有的天赋,没有自我了。

  (2)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重点][强化训练题][每日一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强化练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2016教资考前模拟报】提前发放中!名额有限,点击立即参与!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