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教育学> 古人论教育

古人论教育

上传者:邱鑫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古人论教育

古人论教育的名言集

1 ▇ 中国教育 ▇

师道·学友

●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序》育:培育。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能够发现人才并加以教育,这是人生乐事之一。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荀子·修身》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亦指制度品节。意为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是用来端正人人们的品德修养的。而教师的作用是端正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 ●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礼论》国君和教师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

《荀子·儒效》人通过教师的教授与指点,可以大大缩短学习过程。

●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

《荀子·儒效》有老师和法度,这是人的最宝贵东西;没有老师没有法度,这是人的最大不幸。 ●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

《荀子·修身》不去从师而刚愎自用,好比盲子去辨色、聋子去辨声一样。

●凡探险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譬也。

晋·葛洪《抱朴子·祛惑》在得到稀世的夜光明珠,非到“合浦之渊”不可;要采到价值连城的璧玉,非到“荆山之岫”不可。喻弟子不跟高明 的老师学习,就无法得到珍贵的知识。

●猎者,必之山林;渔者,必之江湖;而学者,必游于贤人君子之域。

明·高启《审游赠陆彦远》打猎的人,必须到深山野林去;捕鱼的人,必须到江河湖海去;求学的人,必须到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那里。

●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吕氏春秋·尊师》教乃是义理最重大的;学乃是知识中最重要的。

●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

《吕氏春秋·尊师》

●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要很快学到知识,重要的是尊重老师。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卢诞传》能讲解经书的教师易找,能教会怎样做人的老师难求。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一天当过我的老师,一生是我的父亲。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

《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桃李:比喻人才。国家许多人才都在你的门下。后人称教师培养的学生遍布各地为“桃李满天下”。

●今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桃李:比喻学生。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荀子·大略》傅:教导人的人。

●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后汉书·孔僖传》开明的帝王、君主没有不尊师重道的。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人不可以不求教于老师。

●简练于学,成熟于师。

汉·王充《论衡·量知》简练:在学术技艺上下工夫磨练。

古人论教育的名言集

●一哄之市,必立之平;一卷之书,必立之师。

汉·扬雄《法言·学行》哄:形容人声嘈杂。市:集中做买卖的场所。平:公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老师担负的任务是传道理,讲学业、解疑难。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者:58.40.239.* 2009-6-16 18:18 回复此发言

--------------------------------------------------------------------------------

2 ▇ 中国教育 ▇

唐·韩愈《师说》巫婆、乐师和各种工匠,都有不把互相学习当作耻辱。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基皆出乎此乎?

唐·韩愈《师说》出人:超过一般的人。下圣人:低于圣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蠢。

●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唐·柳宗元《师友箴》当今世上,有人当老师的就遭众人耻笑。全社会都不尊重老师,因而人们离开道义更远。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也,终不解矣。

唐·韩愈《师说》人并非生下来就懂得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疑惑而又不去请教老师,疑惑始终不能解开。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唐·韩愈《师说》学生不必不如老师,老师也不必样样者胜过学生。通晓道有先有后,技术业务各有专攻,就是这样罢了。

●君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君,臣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臣。

宋·王安石《请杜醇先生入县学书》师:老师。所以为:如何去做。

●好之而欲学者无其师,知之而欲传者无其徒,可不悲哉!

宋·苏轼《书鲜于子骏楚词后》爱好而又希望学习的又没有老师,知晓而又希望传授的又没有学生,难道不是可悲的吗?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

宋·胡瑗《松滋县学记》使国家能治理好在于人材,使国家的人材能培养好在于教化,掌管教化的在于教师和有学问的人。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宋·李觏 《广潜论》为善的根本在于教育,教育的根本上在于老师。

●积德求师何患少,由来天地不私亲。

唐·吕岩《答僧见》虚心求师、努力积德的人,就不怕成就不大,天地从来就不会偏。

●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也。 近代·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人们只有经过学习才能通晓事理,只有经过教育才能勤奋好学,所以充当君王的和充当教师的,就是教养人们的。

●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

宋·陆九渊《象山全集·语录》求学的人必须首先立大志。大志已立,还要遇到贤明的好老师。 ●善师者,学逸而功倍;不善师者,学劳而功半。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善于教人的,学生费力少而收获多;不善于教的,学生劳苦而收获少。

古人论教育的名言集

●纵然有志也蹉跎,欠明师指点。

明·冯梦龙《海浮山堂词稿·醉太平》即使是有志于学习,如果没有高明的老师指点,也是白费功夫。

●为学莫重于尊师。

清·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求学的人最重要的莫过于尊敬老师。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事关仁德,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子张》孔夫子哪有不学的情理,而且他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老子》第27章好人是恶人的老师,恶人是好人的鉴戒。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老子》第27章不尊重他的教师不喜欢借鉴的作用,虽然聪明也会变成糊涂。

作者:58.40.239.* 2009-6-16 18:18 回复此发言

--------------------------------------------------------------------------------

3 ▇ 中国教育 ▇

●虽天子必有师。然亦何常师之有?唯道所在。

隋·王通《中论·问易》即使是皇帝也一定要有老师。然而,哪里有“常师”呢?谁掌握道就向谁学习。

●学无常师,惟德所在。

三国·魏·卞兰《赞述太子赋》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只要有道德就向他学。

●教无常师,道在则是。

晋·潘岳《归田赋》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没有固定的老师,有道的人就是老师。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尚书》道德修养没有固定的老师,凡是学有专长的,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

●圣人无常师。

唐·韩愈《师说》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

●无贵无贱,年无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唐·韩愈《师说》不论地位高低,年岁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神不在乎大小,灵者为尊;人不在乎大小,达者为尊。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灵者为尊:有效验的地位高。达:通达事理。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清·李汝珍《镜花缘》学问是不分年长年少的,有才能就可以当老师。

●择师不可以不慎。

《礼记·学记》选择教师不能不审慎。

●欲正天下之人心,须慎天下之师爱。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卷三十二师受:对老师的选择。

●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点,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

清·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择:选择。要:重要。审:审慎。寻:挑剔。短:短处。 ●圣人 ...行不言之教。

《老子》第二章圣人用不言而学生自明的教育方法。意指以身示范。

古人论教育的名言集

●教者必以正。

《孟子·离娄上》教育一定要用正理正道。

●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

《吕氏春秋·劝学》作为教师的任务 ,在于遵循准则,在于施行仁义。

●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吕氏春秋·劝学》当教师的一定要按照道义行事,然后才会得到人们的尊敬。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案 智慧像泉源,行为可以成为表率者,就可以为人师了。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唐·李贽《奉天论奏当今所切务状》用言语去打动人的,其感染力不深;用行动去打动人的,其效应一定很快。说明言教不如身教。

●恭德慎行,为世师范。

《北史·杨播传论》看重品德,谨慎言行,就能为人师表。

●风标才器,实足师范。

《魏书·彭城王传》风格高标而又才气不凡,实在可以成为人师模范。

●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

清·魏源《默觚·治篇》教育要用言谈讲论来感染对方,感化则要精神情感来感染对方。 ●身教亲于言教。

清·魏源《默觚·治篇》身教比言教更亲切。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

《吕氏春秋·诬徒》精通教学的老师教育学生,使学生学得安详,有兴味,尽善美,舒畅自如,又能尊敬师长,严格要求自己。

●凡学校之师,不论乡学、国学、太学,决定以德行学问为主。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二十凡学校的老师,不论乡学、国学、太学哪能一级的学校都决定以德才兼备为最主要。

作者:58.40.239.* 2009-6-16 18:18 回复此发言

--------------------------------------------------------------------------------

4 ▇ 中国教育 ▇

●必以修身为本,然后师道立。

明·王艮《心斋语录》一定要以修身为根本,这样才能使师道树立起来。

●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孟子》立教有一定的原则,教师躬行示范是化育学生的本原。 ●不论男女皆得为师,惟才德是视。

清·康有为《大同书》不论男女都可以成为教师其标准只能看他们的才能和品德。

●温故而知新生,可以为人师矣。

《论语·为政》复习旧知识,领悟新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的老师。

●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礼记·学记》既要知道教化为什么会兴盛,又要懂得教化为什么会荒废,这样才有资格当老师。(一说兴是成功,废是失败。)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育说而不陵不犯,要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古人论教育的名言集

《荀子·致士》师术有四信方面军,而博习不包括在内。尊严而使人敬畏的,可以当老师;六十岁五十岁而有信誉的,可以当老师;讲学不逾越、不违反师说的,可以当老师;知识精微而合乎论理的,可以当老师。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礼记·学记》至:至善。博喻:知识很多又能讲得明白,使人理解。

●惟必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

近代·孙中山《提倡女子教育》惟:只。

●惟无不师者,乃复能为天下师。

明·庄元臣《步苴子·内篇》卷一只有拜所有的人为师,才能成为众人的老师。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礼记·学记》敬学:重视学习。教师受到尊敬,然后学问才能受尊敬,学问受尊敬,才能使人重视学习。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诗经·大雅·抑》匪:不但。不但当面指教,而且提着耳朵叮嘱,希望他永不忘记。成语“耳提面命”源出于此,形容教诲殷切。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

宋·欧阳修《答祖择之书》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要有严格要求的老师,老师严格了才能道尊。 ●宽而不畏,严而见爱。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宽容而不使人畏惧,严厉而让人爱戴。

●古之教者,莫难严师,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明·王守仁《严师箴》古代的教育,最难的是严师,教师严格而所讲的道理又具权威性,教育才能施行。

●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清·王夫之《周易内传·蒙》

●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礼记·学记》反:与“返”通。

●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

唐·柳宗元《师之箴》成:成材。增:增益。

●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

宋·程颢《论十事札子》古时候,从皇帝到老百姓,都必须凭老师同学来完成自己的品德学业。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

宋·陆佃《省试策问》请教和学习一定要有老师,讲解和温习也一定要有同学。

●人资质有美恶,得师友琢磨,知已不美而改之。

宋·陆九渊《学说》资质:天资品质。师友:此指老师、学友。

●自古圣人亦因往哲之言,师友之言,乃能有进。

宋·陆九渊《学说》往哲:过去的哲人。进:进步。

作者:58.40.239.* 2009-6-16 18:18 回复此发言

--------------------------------------------------------------------------------

5 ▇ 中国教育 ▇

●学非师而功益劳,友非人而过益滋。

宋·黄 晞 《 聱 隅子·生学篇》求学而没有好的教师会疲于用功;交友没有好的朋友,只能增过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