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人文社科> 哲学/历史> 十年来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

十年来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

上传者:段家庆
|
上传时间:2015-04-24
|
次下载

十年来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

十年来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

李红喜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是一直是理论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拟对十年来理论界、学术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进行一些梳理和归纳。

一、研究概况

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方面,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4年8月,中央召开了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同月,中央有关部门还联合召开了全国邓小平理论和生平研讨会,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其科学体系、基本内容、思想精髓等问题,以及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行了深入研讨,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除此之外,全国各地各部门也都围绕邓小平理论和其生平思想召开了范围不一、形式多样的研讨会或座谈会,推出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把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概念,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之后,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成为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目标。习近平高度评价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他深刻指出,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由此,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邓小平的有关著作和年谱的出版,既是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又为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这一时期,出版的邓小平著作有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军事科学院编辑的《邓小平军事文集》、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重

庆市委编辑的《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讲话谈话批示集(1977年5月-12月)》,除此之外,还出版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邓小平年谱(1904-1974)》、《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等。 这一时期,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范围更加广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主要报刊发表的邓小平理论研究的论文有近万篇,其中包括冷溶的《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和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邓小平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的基本结论和新道路的最高范畴--对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的一点认识》,杨胜群的《邓小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刘国光的《关于国富、民富和共同富裕问题的一些思考》,李君如的《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石广生的《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石仲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概括》,龙平平的《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四个重大课题》,张爱茹的《从"小康"到"全面小康"--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形成和发展述论》,徐永军的《邓小平关于改革的论述及其思想探源》,王占阳的《走先富与共富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先富共富思想再研究》,林建公的《邓小平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哲学思考》,曲星的《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现实意义》,姜淑萍的《对邓小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思想的回顾与思考》等。

除了论文,这一时期还出版了有关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著作100余部,其中主要有冷溶、杨耕主编的《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秦宣等撰写的《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赵曜等主编的《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组织委员会编辑的《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邓小平改革与发展思想学术研讨会组委会编辑的《邓小平改革与发展思想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寿晓松主编的《邓小平军事思想新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苏星主编的《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刘金田等撰写的《邓小平与改革开放20年重大决策》(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袁险峰、姜淑萍主编的《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等。值得指出的是,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编写、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丛书,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对改

革开放30多年来包括邓小平理论在内的党的思想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涉及的主要问题及主要观点

十年来,邓小平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笔者就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及其中的主要观点作些简要介绍。

(一)关于改革思想

邓小平改革思想是一个宏大的体系,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其构成和内涵进行了阐释。

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阐述,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改革的问题,同时对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了充分论述;二是提出了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解决了改革的方向问题,并强调要注意改革的风险性,分析论述了产生风险的主客观原因;三是对改革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解决了如何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最后成功的问题。

有学者则认为,邓小平的改革理论可以从这样几个层面理解:它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深刻揭示了改革的必要性,说明改革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深刻揭示了改革的性质,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著名论断,说明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强调改革是一种试验,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用"三个有利于"来检验改革的得失成败;强调改革开放要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改革开放的政策不能变。

也有学者提出,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论是由六大理论构成的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以改革出路论为理论先导,以改革动力论、改革革命论、自我完善论为理论基石,以敢试敢闯论为实践方法,以改革标准论为价值取向的有机整体。 还有学者则将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概括为八个方面,包括改革动力论、改革性质论、改革目的论、改革方向论、改革条件论、改革战略论、改革方法论、改革评价论等。

另有些学者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但这三方面的具体内容是有区别的,例如,有人归纳为"改革动力论"思想、体制改革观、改革成败的检验标准三个方面。也有人概括为坚定改革论、全面改革论和加快改革论。还有人从为什么要改革、怎么改革、如何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三方面进行总结。认为,在邓小平看来中国实行改革有三方面的迫切需要: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二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三是探索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需要。

此外,许多学者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过程、具体内容、特点、理论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有人将邓小平领导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为兴起阶段,这一阶段邓小平积极倡导农村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9年邓小平退休为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邓小平提出和阐发了许多新的思路、思想和决策,以敏锐的思考完成了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1989年邓小平退休后到1994年为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邓小平进行了一系列思考,引导改革开放正确方向。还有人对邓小平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进行了哲学阐释: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要求,中国的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

(二)关于发展思想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研究的侧重点有两个:一是邓小平的发展战略的研究;二是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关于邓小平的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大局"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方面。

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有学者概括了这一战略的提出过程:从1964年底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到经历"文革"中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巨大挫折,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若干论述,终于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明确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有学者指出,"三步走"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突出坚持与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建设目标的战略,是坚持走中国自己建设道路、不照搬外国经验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丰富内容。

关于"两个大局"发展战略。有学者认为,这一战略是邓小平依据我国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普遍规律提出的科学发展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激励竞争,提高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要让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帮助和带动后发展地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关于实施这一战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学者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了我国经济整体上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二是使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结构升级优化、体制创新加快;三是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四是为实现区域协调发

展战略创造了条件;五是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关于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学者指出,这种区域非均衡的、高速度的、市场主导的发展呈现出效果的不平衡性,并且逐渐显示出它与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不相适应性。

关于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邓小平没有直接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概念,但他关于发展科技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却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因此,科教兴国战略应当被视为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方面。 关于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关系。学者们认为,二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第一,二者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和思想路线的历史继承性: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理论发展的哲学基础和思想路线;第二,二者都体现了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主题的历史继承性:始终把发展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主题;第三,二者都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历史继承性: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最终发展目标;第四,二者都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历史继承性:坚持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五,二者都体现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继承性:坚持和完善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三)关于小康社会思想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设计了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而且不遗余力地推进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研究,是十年来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有学者指出,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发端于他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思考,脱胎于"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新说法",根源于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三个阶段:从1979年3月到1982年9月,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初步孕育时期;从1982年9月到1987年10月,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形成体系时期;从1987年10月以后,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丰富发展时期。也有学者指出,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产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时,这一理论又指导实践的发展,并且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实践性研究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还有学者指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初级中学)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高级中学)
2014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密卷及答案(2)
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模拟题(语文)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模拟题练习题(二)
教师资格《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模拟题及答案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高中)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初中)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题
高中生物模拟题《从此再也不怕遗传“病”(二)》
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单选练习题(二)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模拟题试卷四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模拟题练习题(四)
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单选练习题(四)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题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题
初中生物模拟题《常见曲线分析图突破》
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模拟题(语文)
教资初级中学模拟题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模拟题练习题(三)
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简答练习题(四)
教师资格笔试经典考点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高级中学)
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活动设计练习题(一)
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单选练习题(一)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初级中学)
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材料分析练习题(二)
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论述练习题(一)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简答练习题(二)

网友关注视频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