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中教育> 其它课程> 湖北省沙洋县沙洋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湖北省沙洋县沙洋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沙洋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50分)

1、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 B.商品流通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C.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 D.海禁政策松动海外贸易发达

2、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革命的时代,因为北宋时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 7%,中国人均C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人均CDP427美元。根据所学,可以推断宋代时中国

A.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出现了国强民富的繁盛局面

C.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 D.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

3、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主要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4、《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5、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 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 的新道路。”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

A.街市 B.坊市 C.夜市 D.草市

6、统计资料表明: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造成这种局面的经济根济根源在于

A.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界完全隔绝 B.中国的农业文明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C.中国没有出现过类似西方的工业革命 D.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7、明朝诗人周灿在《盛泽》一诗中写道:“吴越分歧处 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这反映出当时农村( )

A.农业商品生产已相当发达 B.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C.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 D.耕织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

8、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

9、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苏杭地区丝织业 ( )

A.民营作坊兴盛 B.已采用大机器生产

C.实行工官制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10、《吕氏春秋 上农》记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

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状况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11、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12、据《宋史 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13、《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

C.经商的人很多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

14、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

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 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

15、据统计,中国在1912—1919年的八年间,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

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上述现象出现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的爱国运动高涨

C、美、日加强对华侵略 D、一战欧洲列强放松对华控制

16、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 譬之树然,教育犹花,

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A、教育兴国 B、实业救国 C、军事强国 D、农业立国

17、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

对其解释正确的是:①所示的经济随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 ②

所示的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所

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

用 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8、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周村人陈寿亭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到一个资产雄厚企业家的创业历程。该剧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 )

A.陈寿亭出身低贱地位低下

B.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

C.尔虞我诈的商场游戏规则 D.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19、假如你生活在新航路开辟时代,你能看到的现象有( )

①亚洲开始种植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烟草 ②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③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茶叶 ④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的殖民据点遍布世界各地 ⑤欧洲封建主的财富与日俱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0、.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 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商业危机” B.“价格革命” C.“商业革命” D.“工业革命”

21、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欧洲的商业革命,经营方式的变化是其表现之一,与此同时中国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亦呈现繁荣景象,有人甚至称其为不成功的商业革命,就经营方式而言,明清时期的“商业革命”与欧洲商业革命的相似之处是

A.贸易范围的扩大 B.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

C.农副产品大量商品化 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22、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就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

23、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 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24、(2014·湖南省衡阳市模拟题)1848 年,英国第一个公共卫生条例诞生,第一个中央卫生委员会建立。从此,“国家就以一套杂乱无章的条例对疾病展开了毫无组织的战争”。卫生法散见于地方条例、工厂条例、埋葬条例以及种痘、煤烟、食品掺假等条例之中。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

A.工业革命带来巨大环境问题

B.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带来新问题

C.新航路开辟带来航运中心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改善了英国形象

25、18、下表为1750—1850年间,英国被调查的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前所属的社会阶层分布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A.工业化带来了英国社会流动的开放性特点

B.向下的社会流动是工业化社会的一般趋势

C.英国代议制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D.中等阶级成为了大型工业企业创办的主体

26、有人说工业革命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27、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28、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D.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29、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上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挤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D.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30、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1、1916年1月《农商公报》记载,“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大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致电大阪询问行情者。”这反映出( )

A.中国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

B.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

C.中国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门化趋势日益明显

D.中国政权和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

32、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

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33、美国学者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 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 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洲成为引领世界近代精神文明的中心

B.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展

C.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第一动力

D.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34、《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 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 )

A.1588年英国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B.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二、材料题(第26题19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 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 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3分)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的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主。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发展中所孕育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特点,(2分)并分析其原因。(2分)

材料三 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 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为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上)》暑假练习题及答案(六)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五)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七)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材料分析强化训练题(六)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十一)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写作强化训练题(三)
【8.12】2015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下)》暑假练习题及答案(二)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十四)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六)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材料分析强化训练题(十六)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材料分析强化训练题(十五)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上)》暑假练习题及答案(一)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材料分析强化训练题(十一)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八)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十二)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十六)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上)》暑假练习题及答案(三)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十五)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材料分析强化训练题(十)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十)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九)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二十)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上)》暑假练习题及答案(九)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材料分析强化训练题(十二)
【8.11】2015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下)》暑假练习题及答案(一)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二十一)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上)》暑假练习题及答案(十)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上)》暑假练习题及答案(二)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材料分析强化训练题(八)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师心理

网友关注视频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