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农林牧渔> 林学> 6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上传者:纪杨建
|
上传时间:2015-05-04
|
次下载

6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第8卷 第4期

2009年12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8 No.4Dec. 2009

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谢 屹,温亚利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农户通过“确权到户”获取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也获得将林地林木资源作为资产性资源予以转出获取收益的权利。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不仅关系到其林业收益能否完好实现,还关系到林业生产能否实现规模经营。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对2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的12个行政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农户对现行流转及生产制度安排的认知程度、农户非农收入比重、农户林业生产时间、农户上学子女数目均对其转出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文章最后提出加强宣传,认知程度;加强引导,提高农户自主经营能力;完善制度,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户;转出行为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22009)20420048207

IFactorsofFarmers’

andStumpagesTransfer

XIEYi,WENYa2li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100083,P.R.China)

Abstract: ThefarmersacquiretheuserightofforestlandandownershipofstumpagesthroughspecificactivitynamedastheEndowmentofPropertyRighttoFarmersinthenewreformofcollectiveforestpropertyright.Meanwhile,thefarmershaverightstogetprofitsthroughforestlandandstumpagestransferasassetresourcesTheforestlandandstumpagestransferisrelatedtoachievingforestprofitsandthescalemanagementofforestproduction.Inthispaper,basingonthesurveyof189householdsin12villagesof2countiesinJiangxiProvince,theLogisticregressivemodelwassetuptoanalyzeinfluencefactorsandinfluencedegreeofthefarmers’transferbehaviousonforestlandsandstumpages.Theresultshowedthatinfluencefactorsincludedthefarmers’cognitiveontheinstitution,non2agriculturalincomeproportion,forestproductiontimeandthenumberofchildrenwhoneedtogotoschool.Butinfluencedegreeexistedindifferentfactors.Finally,threesuggestionsareputforwardinthepaper,suchasenhancingpropagandaforimprovingcognitiveandunderstandingoffarmersoncurrentinstitution,promotingfarmers’independentmanagementability,andperfectingtheinstitutiontoassurefarmers’forestprofits.

Keywords: collectiveforestpropertyright;institutionalreform;farmer;behavioroftransferout

  林地林木流转是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

出现在集体林区的一种农户新型经济活动,一方面

使林农可将林地林木资源作为资产性资源予以流

转,获取流转收益;另一方面,有助于因“确权到户”而变零散的林业生产要素得以汇集,实现林业的规模效益。通过了解林农的林地林木流转行为,并深入分析影响流转行为的因素,可为激励林业生产要素的汇集、保障农户正当流转权益的实现提供①收稿日期:2009205210

(2005217)。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集体林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制度条件研究”

第一作者:谢屹,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经济与政策。电话:010262338464 Email:xybjfu@http://wendang.chazidian.com 地址: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① 新一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始于2004年,江西、福建、云南、辽宁为首批4个试点省份“,确权到户、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是此次改

革的4项核心内容。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第4期谢 屹等: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49

科学决策依据。

就林地林木流转行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可拓展到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及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等研究领域。诸多研究表明,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受农户资源禀赋、户主文化水平、年龄、兼业化程度、收入水平、生产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到耕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也较为活跃。对浙江省海宁、奉化两市农户行为的实证研究表明,职业、家庭人均收入、人均土地、家庭主业对农地流转构成影响,其中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最大,人均土地影响较大;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出现先提

[7]

高后下降的趋势。对上海、南京、泰州、扬州的农户流转驱动力的实证研究表明,非农就业率、家庭成员最高受教育水平、单位农地面积纯收益、家庭与等级公路的距离、家庭恩格尔系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户口等因子对流转参与意愿起着决定性的

[8]

作用。究表明,家庭特征、3]

,[10]

,但只有较少研究关注了农

[11]

户行为对林地林木流转的影响。

比较而言,在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研究领域,耕地流转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研究方法运用多样,而林地林木流转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农户林地林木流转行为的理论分析,选择量化分析模型,结合实证调研所获数据,对农户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大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6]

[1~5]

地林木获取经营收益,还是转让林地林木获取流转收益。

有关农户经济行为是否理性在学术界存在一些争议,即在理论上农户能否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行为动机的学术观点存在差异。西奥多?W?舒尔茨论证了传统社会的农民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一样,有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为

[12]

。史清华认为,农户的经济行为一般认为是理。钟涨宝等认为,在农地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的

性的,在市场建设不规范时,也可能会出现“反常”行

[13]

条件下,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行为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即使处于成熟和发达的农地市场中,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行为也不可能做到理性化

[14]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林地林木资源与耕地资源的自然属性不尽相同,。在农户没、,,现实收益与未来收益存在替代,如果农户将林地林木转出获取现实收益,则不能保留林地林木获取未来收益;在空间维度上,农户与生活在城镇中的居民在文化水平结构、生活习惯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仅从经济收益角度思考农户林地林木处置行为存在局限性。诸如,相当一部分农户利用薪材作为能源、以土葬作为安葬方式,对林地具有特殊的偏好。综上,若以综合收益最大化作为农户行为是否理性的评价依据,农户是否转出林地林木的选择行为可被认为具有理性。

基于对农户转出行为的理性分析,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可界定为以下两类。第一,农户转出意愿,即农户对现实收益与未来收益的选择。在对现金需求程度较高的前提下,农户更有意愿将林地林木转出去获取现实收益。若农户认为未来收益低于现实收益,农户也有意愿转出林地林木。第二,流转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农户获得市场交易信息的能力。若愿意流转的农户难以寻找到合适的买者,那么转出的成功率则低。在流转实践中,农户行为的理性容易被其能力的缺失误认为行为不具有理性。

(二)研究假设

一、农户转出行为的理论分析

及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

在此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林地林木流转包括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共同转移、林地使用权的单独转移、林木所有权的单独转移等多种类型①。林业生产经营的周期性较长,诸如江西省马尾松的轮伐期为25年左右,经营收益多为未来收益。但对成熟林而言,农户的经营收益也可能为现实收益。比较而言,流转收益则为一次性获取的现实收益。总之,农户是否转出林地林木可被视为对经营收益与流转收益的选择,即农户是选择保留林

基于对农户林木转出行为的理论分析,通过借鉴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并结合林地林木资源、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性,作者从农

①据对江西、福建两省的调研表明,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共同转移指有林地的流转,流转期限多在30年左右;林地使用权的单独转移

指无林地的流转,流转期限多在20~30年;林木所有权的单独转移指活立木采伐和收益权的让渡,不涉及林地的使用权,流转期限主要为

1年,也有少数为2~5年。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50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 

户对制度的认知程度、非农收入比重、林业生产状况、家庭情况4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

11农户对制度认知程度与转出行为的关系长期以来,农户转出林地林木多数只能依靠私下流转①。随着“规范流转”等新流转制度的实施,私下流转的生存空间遭到压缩。选择进入林权交易市场进行流转,正在成为农户转出行为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林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既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内容,也是新流转制度安排的一项举措。若农户不知道林权交易市场,尽管具有转出意愿,也将陷入难以寻找到受让方的困境,导致转出发生的可能性小。若农户知道林权交易市场,但从未去过该市场,也不知道该市场对流转的作用,即使具有转出意愿,仍将陷入转出发生可能性较低的窘境。此外,限额采伐制度直接关系到农户现实收益和未来收益的实现情况,从而对农户转出行为产生影响。若农户认为采伐指标难以获得,那么将其林地林木转出的意愿会较高。综上,第1个研究假设为:可能性,,而认为采伐。

21农户非农收入与转出行为的关系

众多有关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非农收入的取得使得农户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性较低,存在较大的可能将农地流转出去。林业生产活动与由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组成的农业生产活动相比,在时间上具有互补性,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农户通过合理分配劳动时间,可以在完成种植、养殖等活动后,开展林业生产活动,以充分利用劳动时间。就此,非农收入的获取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与对林地林木流转行为的影响应具有相似性。然而,林地可以自行实现价值增值,拥有山林也被称作拥有“绿色银行”。农户获取非农收入,则对林地林木资源变现的需求度较低,也有可能选择不转出林地林木。综上,第2个研究假设为:农户非农收入的取得对于其转出林地林木行为既有可能存在促进作用,也有可能存在阻碍作用,这取决于农户对林地林木资源变现的需求程度。

31林业资源禀赋及生产投入与转出行为的关系

林业生产活动具有规模效益,若农户拥有的林

[15]

地林木资源数量较少,所获经营收益相对较小,保留林地林木进行自行经营的可能性也较小。此外,林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力影响较大,生产规模较小的生产单位多沿用粗放式经营,较少农户会像从事粮食生产那样,使用精耕细作模式。作为一项生产活动,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多少,也将影响生产活动效率和收益。较高的林业生产投入表明,农户对林业生产活动的重视程度和依赖程度较高,并能获得较高的经营收益,选择不转出林地林木的可能性也相应较高。综上,第3个研究假设为:农户拥有的林地林木数量对于转出行为具有双重影响;农户林业生产投入较高,转出林地林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小。

41家庭状况与转出行为的关系

,,[16,17]

,外出务工,倾向于多拥有土地,进行自行经营。家长的行为能力取决于其受教育时间的长短。若受教育时间较长,经营能力则相对相高,获得非农收入的概率较大。此外,家里若有村干部,可提高其转出林地林木的能力,或是获取采伐指标的能力。农户收入具有刚性,其经济行为与支出变化的关系较大。若家里需大额资金支出,用于盖房、看病、子女上学等方面,使农户“收不敷出”或经济紧张,从而倾向于改变原来的经济行为,诸如选择比较收益更高的经济活动、举债、资源变现

[18]

。综上,第4个研究假设

为:农户家庭状况决定了其是否转出林地林木,若户主年龄较大、受教育时间短、家庭需要大额支出,则该户转出林地林木的概率较大;但家里有人当村干部对农户转出行为存在双重影响。

二、数据和变量及分析模型

(一)数据样本与来源

作为全国4个试点省份之一,江西省在遂川、铜鼓等7个林业重点县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试点改革工作②。自2004年启动至2006年,试点县首先开展了“明确产权”工作。由于担心流转导致新林权纠纷问题,该期间严格限制了林地林木流转活动。自2007年起,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林地林木流

①私下流转是指买方、卖方进行协商议价,签订口头或书面交易协议,未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容易导致林权纠纷的产生。在此次集体林权制

度改革中,江西、福建等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林权交易市场,要求农户进入林权交易市场进行林地林木产权交易,并办理林地林木

产权变更登记,以防范新林权纠纷的产生。这也是“规范流转”的具体表现。

②江西省将森林覆盖率在75%以上的县(市)称作林业重点县。7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分别为:崇义县、铜鼓县、遂川县、德兴市、

浮梁县、武宁县、黎川县。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第4期谢 屹等: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51

转渐趋活跃,本研究以2007年流转发生情况作为主

要调查内容。鉴于遂川、铜鼓两县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林权交易市场,本研究以遂川县7个样本村、铜鼓县5个样本村为调查区域,按户数的5%,随机选择200户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在2008年2月开展了农户流转及其行为影响因素问卷调查。12个样本村均处于两个试点县的主要林区,其森林资源以乔木为主,与两县主要发生流转的林种特征具有一致性。样本村将绝大多数集体林地林木分配给农户,诸如,隶属铜鼓县的战坑、大槽、华联、新开4个村将全部集体林都分配给了农户,使农户成为林地林木转出的唯一主体。所有样本村中,石坑村“确权到户”比

重最低,仅为25%。经调查发现,自1984年起,即在

“三定”末期,石坑村将75%的集体林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此次改革期间,经村民大会同意,村集体统一经营的模式得以保留。在铜鼓县中,除大槽村外,其余4个村都有部分农户转出林地林木;其中,新开村最为活跃,农户以林地林木入股,外来公司以现金入股,共同成立股份合作林场。样本村的基本情况见表1。调查问卷由农户家庭基本情况、资源禀赋、对林权制度改革的认知、林地林木流转情况4部分组成。在完成的200户问卷中,剔除数据不全及前后存在严重误差的11份问卷后,共获得189个有效农户样本数据①。

表1 2007年样本村林地资源及其流转情况

名称

单位双溪石坑潭溪衙前上芫士高椴尾战坑大槽华联光明新开

农户数量Π

272116372786276269230177315450216

林地面积Π

hm

2

确权到户林地面积Π

hm

2确权到户林地农户转出林地转出林地农户比重Π%面积Πhm2

659594949510010010067100

13133386167037133800202661673240

2015690036180650200

行政

隶属遂川遂川遂川遂川遂川遂川遂川铜鼓铜鼓铜鼓铜鼓铜鼓

6861671066167166616721167180010024001001984145115313310001003800100

4461672661671121126616781313317021202400100198414511531336661673800100

  (二)变量选择

基于研究假设,本研究将“农户是否选择转出林地林木”作为农户转出林地林木行为变量,将影响因素归纳为对制度的认知程度、非农生产活动、林业资源禀赋和林业生产投入、家庭状况4类10个变量。其一,制度认知程度类变量,包括申请采伐指标是否容易(x1)、是否知道林权交易市场(x2)、是否去过林权交易市场(x3)。其二,非农生产活动变量类,主要选择家庭非农收入比重(x4)。家庭非农收入比重与家庭非农劳动时间关系紧密,代表了农户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以及对林业资源的依赖性。在此,之所以不选择非林收入比重作为变量,在于农户对于林业收入与农业收入界定不甚清晰。其三,林业资源禀赋和林业生产投入类变量,包括林地面积(x5)、林业劳动时间(x6)。就林业资源禀赋而言,林木蓄积量也应为一个重要指标,但由于数据的缺失,选择

以林地面积为代表。其四,家庭变量类指标,包括户主年龄(x7)、户主受教育水平(x8)、家里是否有村干部(x9)、上学子女数(x10)。上述变量值均来自于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具体如表2所示。

(三)林地林木转出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鉴于被解释变量———农户转出林地林木行为为二分类变量,且Logistic回归模型被农业经济学家广泛运用于研究农户行为

[19,20]

,本研究也采用该模型

来分析农户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二分类Logistic模型采用的是逻辑概率分布函数,其一般表达式为:βpi=Fa+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j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jXij

=1

m

=

1+exp-

βa+∑jXij

j=1

m

。其

中,pi表示一个选择概率;Xij为影响因素变量;F服从一个标准的Logistic分布。Logistic模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回归参数的检

①遂川县样本数量为120户,铜鼓县样本数量为80户。在189个有效样本中,共有67户农户转出过林地林木,比重约为35%。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5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表2 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影响因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影响因素变量

被解释变量

是否选择转出林地林木(是=1;否=0)

解释变量

申请采伐指标容易(是=1;否=0)是否知道交易市场(是=1;否=0)是否去过交易市场(是=1;否=0)

家庭非农劳动收入比值(家庭非农收入Π总收入)Π%林业生产时间比值(林业劳动天数Π总劳动天数)Π%林地面积Πhm

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水平

(1=小学以下;2=小学;3=初中;4=高中及以上)

家里是否有村干部(1=有;0=无)

上学子女数

2

第8卷 

   

最小值

00000001233100

α+βX

+βX

最大值

11121019611681412

+…+βX

均值

013501140157012901546201154611550177214701100166

标准差

01479013500149701467013023101171961553111739019260140201739

验采用Wald统计量检验,Wald检验值越大表明该自变量的作用越显著。

基于一般表达式,以农户林地转出行为作为被解释变量(RTFi),有林地林木转出行为的定义为1,没有转出行为的定义为0;以“变量选择”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i而言的第j关系,构归模型:RTFi=

10i10

1i12i2

。α+βX+βX+…+βX

10i101+e1i12i2

SPSS1115软件中的Logitic回归分析,可得如表3所示的分析结果。

表3 影响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的各因素作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

解释变量   常数项

制度认知程度类

采伐指标容易(是=1;否=0)是否知道交易市场(是=1;否=0)是否去过交易市场(是=1;否=0)

非农生产活动类

林业资源禀赋及林业生产投入类

家庭非农劳动收入比值(家庭非农收入Π总收入)Π%林业生产时间比值(林业劳动天数Π总劳动天数)Π%

林地面积Π亩

家庭状况类

户主年龄

户主受教育水平(1=小学以下;2=小学;3=初中;4=高中及以上)

家里是否有村干部(1=有;0=无)

上学子女数预测准确率

NagelkerkeRChi2Square

N

2

被解释变量

是否选择转出林地林木(是=1;否=0)

11428(01952)-111193(31350)01115(01056)0189733(51387)-41945333(261466)-51976333(121126)01002(01528)-01018(01833)01418(21621)-01057(01013)11291333(191288)7818%014891621758333

189

2

注:回归参数采用χ检验,3表示10%的显著水平,33表示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333表示1%的显著水平,括号内为Wald值。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4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答案二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4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答案七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三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五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6)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答案四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四
2014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答案五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2014年中小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作文模拟试题二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5)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四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二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8)
2014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考前冲刺试题三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考前冲刺试题二
2014年中小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作文模拟试题一

网友关注视频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