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初中教育> 科学> 法制教育渗透初中数学教学教案.doc

法制教育渗透初中数学教学教案.doc

上传者:董丽娜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法制教育渗透初中数学教学教案.doc

初中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八年级第十二章轴对称

辽源市第三中学:王大伟

学习目标:

1、在丰富的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认识轴对称知识,会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经历探索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的过程,探讨轴对称现象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认识轴对称的实际应用价值。

法制教育渗透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

重点:

了解轴对称图形。

难点:

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

关键:

从观察、操作入手,直观地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直观的多媒体景象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互动交流

课件展播: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教师讲述:展播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课件定格,如下图所示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评析: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等,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事例。

再比如下面的图案,同学们认识吗?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图案的特征。 学生观察,再由教师介绍,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就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一、 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1、课本30页,练习

2、学生动手将一个角、一条线段折叠,看能否找到它们的对称轴。

得到结论:1、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2、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线段中点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直线,以及线段本身所在的直线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三、观察思考,继续延伸

课件显示:课本30页图12.1—3,如下图,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讨论,得到:“上图中的每一对图形,如果沿着虚线折叠,左边的图形能与右边的图形重合。”

形成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思考: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

二、 随堂练习

课本31页练习

三、 课堂小结,发展潜能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前者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后者是指一个特殊形状的图形,前者涉及两个图形,后者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

四、 布置作业

课本36-37页习题12.1第2、3、4题

教学反思:

教学时,除了观察以外,还可以结合动手操作,通过把它们沿虚线折叠,观察这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引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doc】“2006年中国学术期刊引证报告”中《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年统计指标
林宏明20121005《甲骨新綴第370-372例》. - 先秦史研究室
考古发掘现场保护中的环境因素及影响
2009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深度研究报告
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
考古资料介绍+要再修改[优质文档、需补充]
公开命理珍宝与命理瑰宝的原身50期资料
科技与考古在报道中的辩证统一
西夏王陵考古
蒙古国首次考古
“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第一阶段结束 发现国宝级漆器
考古学家首次考古发掘“毁佛皇帝”唐武宗陵园部分遗址_3
吉林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正)
【doc】三峡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兼论楚国对巴蜀地区冶铁业的影响
60年藏区文物考古研究成就及其走向(下)?
【doc】青铜器锈蚀处理刍议
田野考古培训班计划书~[doc下载]
东方考古研究通讯编辑委员会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硕)考研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考研辅导
德国戏剧技术协会概况
中国加强遏制西沙水下文物盗采
[宝典]考古资料介绍+要再修改
新疆和田追剿3600余件西域文物
欲与理念试比高,科技领跑新考古——王昌燧访谈
有关恐龙的资料及图片
文物与岭南汉代生计模式以广州汉墓为中心的考察
张骞墓考古记述_卜琳
【doc】200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7、精美的盘龙城遗址及文物
多维视野中的巴蜀考古 - 中国考古

网友关注视频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