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点滴渗透,育人无痕
上传者:孙定浩|上传时间:2015-05-11|密次下载
润物无声,点滴渗透,育人无痕
润物无声,点滴渗透,育人无痕
——德育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摘要: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 的“无痕”效果。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语文课上虽然不可能全是德育内容,但是我们可以合理使用教材提供的素材,让德育悄无声息的走进语文课堂,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无声 渗透 无痕 语文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有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因此,我想: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 的“无痕”效果。
一、润物无声——德育巧妙地寄寓教学内容
德育课不是品德课的“专利”,只要我们是老师,就要肩负德育的使命,我们各学科要把德育“无声”地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中。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它本身与德育有着密切地联系,曾经有过语文与思想品德的合订教材,所以说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尽管体裁、题材、风格等不同,但一定都是达到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尤其是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更显示德育的特殊优势,它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着学生的感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
小学语文课文都选取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心灵崇高,刚正不阿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表现语言音乐美,诗句音律美的古今诗歌??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与精神,一方面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1
例如,《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在教这一篇课文之前,笔者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崇敬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钻研教材,笔者被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噙着泪水备下了这篇课文。在讲读这篇课文时,笔者除了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老班长的崇高精神世界外,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进入角色的表情朗读,再现老班长的光辉形象以及壮烈牺牲的场面。有一位学生读老班长奄奄一息时所说出的话:“??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时,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课后,笔者布置写《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时,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选了《金色的鱼钩》,可见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精神牢牢地屹立在学生的心间,深深地感染着孩子们,这是德育寄寓教学之中的结果,而且显得是那么“无痕”,那么自然。 二、点滴渗透——德育巧妙地实现水到渠成
语文德育不是集中学习,而是抓住课堂中的有效文本内容,有效时机进行德育教育,内容分散而又丰富,“渗透”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最有效途径,只有以读为本,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才能水到渠成,真正感悟、欣赏到文本的内在价值,因此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应当贯穿于语文课堂。
首先,教师必须要有这样的“德育渗透”意识,这不是思想道德所强加的,也不是刻意的要求,而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放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显然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德育地位与要求。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目标其实就是落实语文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是语文教学目标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语文学科德育目标的渗透应当是无痕的、水到渠成。
其次,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做好“德育渗透”预设,哪里需要明理,哪里需要渗透,都得心中有数。那么,他的课堂就能做到叙事与明理相协调,知识传授 2
与德育渗透相统一,能力培养与道德品质相一致,德育渗透将是无痕地水到渠成。根据多年的德育渗透实践,我认为可以做好几个环节的预设:
1.在新课导入中渗透德育。
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我们在课前能设计一段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成功导语,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地接受课文中思想教育。简短的导语,非常自然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自然地把握住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深层含义。
因此,笔者在每上一篇课文时,总是要思前想后,为导入新课煞费苦心,其目的就是为了能有一个自然引领课文、灵活机动地驾驭课堂的导入方式,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这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也能为突出作者的人格魅力,为后面的思想教育拉开了一个好的序幕。如讲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时,请学生读课题后说说你觉得我们班里谁最弱小?为什么?有的认为是身体虚弱的同学,有的认为是个子矮小的同学,大多数学生都把“弱小”这个词加在了女孩子头上。然后再问:你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吗?为什么?许多学生都不愿承认自己是弱者。所以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对“弱小”的理解偏差。“那你们会怎样对待比你弱小的生命呢?”孩子们的回答非常一致,都认为要保护他们。由此反应出了孩子们善良、美好的心灵,也为导入新课做好了情感铺垫。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文本如一座矿藏,只要我们充分地去挖掘,一定是可以挖到金子的。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不可能像品德学科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甚至是隐蔽的。但是德育因素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从多方面用心去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语文学科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如,在讲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清澈的湖水》中“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这一句时,我先让学生表演攥着面包纸的动作,理解“攥”的含义,再进一步提问,小洁为什么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如果她把面包纸扔进湖里,湖水会怎么样?通过诱导启发,学生 3
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然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着学生到堵河边捡垃圾,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再如,在讲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理解实验成功的关键原因——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句话时,笔者让学生先联系前文,想一想“先”的意思,接着提问:“从‘先’字,你体会出什么?”学生们分组讨论、交流后回答:“从先字,我体会出小女孩在危险时刻,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那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学生们思考片刻,有位学生发言:“我想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要心里多想着别人。”然后,笔者又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是否“心里想着别人”,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其中有几名学生对自己在生活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为他人着想而感到惭愧,并表示今后要向小女孩学习,做到“心中有他人”。最后,给学生布置以“心中有他人”为内容写一篇小作文。有名学生以《献爱心,让我幸福》为题,写了自己走在路上,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爷爷跪在地上乞讨,连忙把自己准备买月饼的钱捐给他的事。文章最后写道:“是啊,给别人幸福,自己也会感到幸福的。”由此可见,她已经把“心中有他人”这一良好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去了。教学中,把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有机地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正确的思想教育。
3.在拓展、外延中渗透德育
如果教师只把课堂作为德育渗透的阵地,就会失去许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在课堂之外寻找时机,进行德育渗透。
(1)利用名著阅读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学生朗诵古诗《游子吟》《赠汪伦》,可以领略对母爱与友情的歌颂;读高尔基的《童年》,可以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理解生命价值的意义所在??课外阅读是语文渗透德育的途径之一。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 4
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引导学生去读,同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
(2)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而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现实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语文,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例如五年级下册“走进信息世界”综合性学习,带领学生走进网络生活,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笔者想:网络用的好有助于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反之危害人的一生。为此,以此为切入点,将“文明上网”作为此次德育教育的一个点。 通过查找不良上网习惯的危害、制定文明上网公约、发放文明上网倡议书等,让孩子在实践中知道怎样文明上网,使德育进一步延伸,并落到实处,从而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的东西有二:一个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内心的道德规律。”此话说明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品德教育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则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要我们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根据语文学科特殊的德育功能,切切实实把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那么文道统一就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三、落叶无痕——实现德育“无痕”策略
在以往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比较多采用“说教”的形式,老师苦口婆心的说,可学生听进去的不多,能落实到行为的更是少之又少。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笔者时常探索德育怎样无声无息地落实在小学语文课堂内外,最终达到“落叶无痕”的效果。
1.用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
如今学生的思想越来越趋于开放、多元、复杂,我们在课堂上的教学和德育教育是否真正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与他们产生共鸣了呢?我认为,渗透德育时, 5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 SF憎水膨珠保温砂浆施工工艺1
- 酚醛泡沫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征求意见稿)
- 全套保温竣工资料
- 喷涂聚氨酯硬泡体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doc
- 外墙保温细则一标段
- 外墙、屋面保温施工方案
- 西安市能评项目信息公示
- 玻化微珠外墙内保温施工方案[技术书]
- 建筑热工学第建筑保温
- 锅炉本体保温施工方案
- 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粘贴挤塑板外贴瓷砖)
- 加气混凝土单一保温节能墙体体系的再议论
- 环联隔热玻璃涂料
- 汇豪世纪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
- 节能评估暂行办法
- 隔热保温涂料
- [调查/报告]大型农贸市场节能评估报告书
- 粘贴聚苯板外墙外保温施工工艺(瓷砖饰面)
- 保温施工方案.doc
- 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特点及施工工艺
- 保温节能系统分部验收方案.doc
- 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体施工工法
-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外墙保温)
- 1保温被保温被CMA-1
- 无机保温板生产线
- 干挂聚氨酯硬泡复合保温板外墙外保温工程
- 保温节能施工
- 关于露点温度和结露
- 无机保温砂浆施工方案
- 无机面砖饰面外墙保温
网友关注视频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精品推荐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模块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答案)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分类导航
- 互联网
- 电脑基础知识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 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
- .NET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Java
- SEO
- C/C++资料
- linux/Unix相关
- 手机开发
- UML理论/建模
- 并行计算/云计算
- 嵌入式开发
- windows相关
- 软件工程
- 管理信息系统
- 开发文档
- 图形图像
- 网络与通信
- 网络信息安全
- 电子支付
- Labview
- matlab
- 网络资源
- Python
- Delphi/Perl
- 评测
- Flash/Flex
- CSS/Script
- 计算机原理
- PHP资料
- 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
- Web服务
- 数据库
- Visual Basic
- 电子商务
- 服务器
- 搜索引擎优化
- 存储
- 架构
- 行业软件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多媒体
- 软件测试
- 计算机硬件与维护
- 网站策划/UE
- 网页设计/UI
- 网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