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人文社科> 文化/宗教> 关于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关于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上传者:刘炳南
|
上传时间:2016-10-09
|
次下载

关于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核心提示:重阳节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重要历史遗产,其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价值值得世人尊重。重阳节在长期的发展中,祈寿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发展出了敬老爱老的重阳节新主题,而这无疑增加了重阳节的节日寓意,影响深远。直至今天,我国壮族仍把为老人祈寿祝寿看作是重阳节最重要的内容,并且称重阳节为祝寿节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这既延续了重阳节尊老敬老的习俗,又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为重阳节注入了许多新的实质内容。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九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九九艳阳天,云淡风轻,秋高气爽,又正值丰收季节,橘红橙黄,金桂飘香。古人在重阳节喜欢结伴郊游、赏菊品糕、遍插茱萸、赋诗饮酒。现代社会,人们又赋予了重阳节新的内涵,那就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两千多年来,重阳节早已不是简单的自然时令,它更多讲述的是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

九九寓意深刻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古人为何选择这一天作为节日?又为什么称为重阳”?从现存的文献看,《易经》中把定为阴数,把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与月皆逢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指出,在古数中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同时,九又与同音,寓意健康长久。而且秋季是收获的黄金季节。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九九重阳,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中就已经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专家认为,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由于年代久远,重阳节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对其起源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先秦之前的丰收祭天。如《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另一种说法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大火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如今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依稀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据学者考证,重阳节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西汉时期长安近郊就有了九九登高观景的风俗。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沿袭至今。

西汉《西京杂记》中贾佩兰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古,莫知其由。相传自此时起,重阳节有了求寿之俗。到三国,魏文帝曹丕给钟繇的信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过重阳节的习俗在文人雅士中已颇为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重阳节已为民间普遍重视。西晋周处所编的《风土记》曰:九月九日……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云辟除恶气,而御初寒。《四民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以泛之,既醉而还。晋代诗人谢灵运为了重阳节登高,制作了一种谢公履,前后有活动屐齿,上下山时可分别取去前后齿,使登高更为方便。而赏菊、饮酒的习俗,也因为当时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更为后世所熟知。

重阳节到了唐代才被官方定为正式节日,成为法定的三令节之一,朝廷还加以赏赐,成为名副其实的带薪官休之日,足见其地位之重要。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重阳节不仅在现实世界中丰富了人们的世俗生活,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世人创造了大量有关重阳节的故事、传说和诗歌,这既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重阳典故和佳话中最有名的是孟嘉落帽滕王阁重阳盛会

孟嘉落帽说的是晋朝永和年间,陶渊明外祖父孟嘉在征西大将军桓温幕下任职。一年重阳节,桓温召集幕僚游览龙山并在山上宴饮,由于孟嘉酒醉并为山中景致所吸引,竟然不知头上的帽子被风吹落。由于古人视帽子为头颅,孟嘉落帽惊动了所有宾客。为了大家高兴,桓温示意大家不要告诉孟嘉,并趁孟嘉去厕所的时候,让人把他的帽子拾起,并让在座的着名文人孙胜写文章嘲讽孟嘉。不过孟嘉人醉心不醉,回来后提笔写了一篇文章回敬孙胜,结果在座的人纷纷叫好。此事经陶渊明记载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后,从此传为美谈,孟嘉落帽遂成为历代文人重阳登高最喜用的典故之一。如李白《九日》诗: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辛弃疾《念奴娇·重九席上》词:龙山何在?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共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滕王阁重阳盛会更是文坛一段佳话,唐上元二年(675)九月九日洪州滕王阁重修落成,洪州阎都督在此大宴宾客,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去交趾(今越南河内)省父的途中,赶上了这场盛会并忝列末席。席间阎都督提议大家为高会和滕王阁题辞,以助酒兴。当地文人墨客知道阎都督的用意是拟由其婿撰写阁序,因此纷纷推托。结果不知内情的王勃欣然受命,这使得阎都督非常不高兴并怒起更衣,同时嘱人及时禀报。当有人报知王勃写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都督按耐不住、脱口而出: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起身把王勃迎为贵宾,王勃也因《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既成就了自己的功名,也成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佳话。

重阳文学和艺术。重阳节还出现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借以抒怀的重要对象。重阳诗词从汉代就有,到了唐宋达到高潮。据统计,在先秦汉魏南北朝中有九日重阳诗25首,唐代节日诗中重阳诗最多,有360多首,排在第一位。陶渊明、王维、杜牧、李白、杜甫、孟浩然、王勃、卢照邻、王安石、苏轼、李清照、关汉卿等都创作了大量的重阳诗(词、曲),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艺术宝库。其中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为人们千古传唱。而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一改自古重阳诗词多凄凉寂寞之慨的传统,以一种与天竞老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创了重阳诗意的新境界。

被赋予尊老敬老新内涵

重阳节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重要历史遗产,其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价值值得世人尊重。重阳节在长期的发展中,祈寿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发展出了敬老爱老的重阳节新主题,而这无疑增加了重阳节的节日寓意,影响深远。直至今天,我国壮族仍把为老人祈寿祝寿看作是重阳节最重要的内容,并且称重阳节为祝寿节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这既延续了重阳节尊老敬老的习俗,又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为重阳节注入了许多新的实质内容。

2006年重阳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重阳节的认识。在洋节盛行的今天,各级政府要积极强化保护措施的实施,让古老的重阳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继续流传下去。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完善(陈洪义)(12.18)
壹、大陸地區憲法歷次變革分析
孟森史学研究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精品】人类历史上的工业(科技)革命55
[军事]韩国敦促日本新内阁解决慰安妇问题 强调其是历史事实.doc
重新认识宋代历史_0
深刻理解课改16067
长短经_所引_宋略_史论的文献价值
北朝隋唐内侍制度研究(可编辑)
夏布传奇 历史篇下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西方音乐简史(可编辑)
宋代史学的两个发展趋势及相互关系
田昌五与新时期新史学
天宝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数字考古解决方案
历史必修一总结
兩岸關係具有相當錯綜複雜的特性,因為它不僅有歷史遺留的問題與情結
【精品】在此下载philpolitics.doc - 第一讲 什么是政治哲学31
当代中国史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和建设——“唯物史观与新中国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海洋立國」歷史觀的形成與推廣—從「由陸看海」
秦鞏固措施及影響 
文化历史论文-从梁启超到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学术系谱
邓小平与中国史学
【精品PPT】历史命题研究的四个视角
儒家终能独盛於后世之原因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精品-ppt】
4-3歷史感與偉大年夜[优质文档]
论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可编辑)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考博真题-复试分数线-邓京力导师-考试科目-育明考博

网友关注视频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小学英语单词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