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初中教育> 初中生物>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新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新精品教案

上传者:明月楼
|
上传时间:2016-12-23
|
次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新精品教案

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

       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1   生命的起源

一.教学目标:  

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的大体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1.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

2.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

3.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地球上现在存在的生物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每一个生物的新个体都是由上一代个体经过生殖过程产生的。那么最早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生物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些问题是这一章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讨论最早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活动】:曾有一个学说,称为“神创论”,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最初创造了多少种生物,地球上现在就有多少种生物;而且生物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教师设问】:我们是否能接受这一观点。如果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如果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地球上的生物又是从哪里来的?——古代的人们认为:生物可以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转变而来。如腐肉生蛆、腐草化萤、白石生羊等。

【导出】:“自然发生论”。

【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怎样推翻这一观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第一次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形成的。雷地的实验严谨而且有说服力,说明较大的动物不能自然发生。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做了一个最令人信服却十分简单的“鹅颈瓶实验”。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以无阻挡地进入。巴斯德将瓶中的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没有出现微生物。若打断曲颈管,一段时间后,瓶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巴斯德的实验彻底推翻了生物可以由非生物直接转变形成。

【导出】: “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如果生物不能由非生物直接转变形成,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如何产生的?天外来客?经过人类不断的研究探索,现代科学家认为:在今天的地球条件下,生命不可能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转变形成,但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的自然条件与现在不同,那时的地球具备形成最简单生命的条件。根据研究认为原始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这时的地球温度极高,原始大气中无氧气,也无臭氧层。

【提问】:在这种环境下,会不会有生命存在?

在这种条件下,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可以直接作用于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经过长期的作用,原始大气中的一些气体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以后,地球表面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集成雨降落到地面上,汇集在地球表面的低洼处形成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的有机物也随着降雨汇集到原始海洋中。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原始海洋状况:含有有机物,营养丰富;有一定温度;没有多少盐分、矿物质(矿物质是长期冲刷岩石由江河带来的),所以有人称原始海洋是一锅营养丰富的热汤。

在原始海洋中,有机物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其中的一些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所以现代科学认为,原始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年代,由无机物变成有机物,有机物演变为原始生命。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以上认识,有些已经在实验室中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实验获得了一定的证据(比如米勒设计的实验),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假说阶段,需要进一步验证。

【总结】: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的化学进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来实现的。

五.课堂练习:

     1、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由什么区别?

     2、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生命起源的观点

地球生命来源于

生命发生的条件

自然发生论

非生命物质(非生物体)

随时自发地发生,可以在短期内完成

生生论

 

最原始生命来源于未知的

宇宙生命论

生物(外星上)

在宇宙中长期演变形成的

化学进化论

 

 

 

 

 

 

 

 

 

 

 

 

 

2节 生物的进化

一.教学目标:

1. 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2. 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4. 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5. 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6. 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导入】:原始生命是简单的。原始生命又是怎样发展为复杂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

――通过生物进化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化石的概念贺形成过程

【教师活动】:知道学生看书并提问

1) 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

或遗迹。

2)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化石的形成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

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

、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学生活动】:观察化石图片并讨论

1)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得知原始地球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2)根据对化石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教师活动】:展示始祖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概述

【学生总结】:始祖鸟的特征既像古代的爬行动物,又像现代的鸟类,说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对现存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事实上,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如地质学、遗传学、胚胎学等的研究基础上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比较法。

    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的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那些进化的环节呢?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请同学们仔细的阅读教材中的内容,注意每段文字当中描述的动、植物贺当时所处的环境年代有什么相适应的地方。

【学生活动】:贴纸图

根据“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历程表”把画的简笔画贴在相适应的地质年代当中。

、简介地球上的生命史——生物进化的历程

1)前寒武纪时期(始于约35亿年前):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

2)古生代时期(约始于5.44亿年前):

         植物:(真核)藻类→裸厥类→厥类     

         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有翅的昆虫

3)中生代时期(始于2.45亿年前):

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4)新生代时期(始于6640万年前):被子植物和哺乳类、鸟类占优势

说明:约400~6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即地球上的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所生活的环境等内容。总结一句话:生物进化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地球演化史和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史。

第三课时

、引入新课

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灭绝?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形成的?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提出了多种有关生物进化的理论,其中,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有说服力。最先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的也就是达尔文。首先我们来看看达尔文的一些简介(阅读教材)

【讨论】:达尔文是怎样提出科学的进化理论的?(根据学生读过的阅读材料进行讨论)(1)从小热爱自然,喜欢观察并不断地提出问题。

2)科学考察,发现许多与“上帝造物论”不一致的问题。

、提出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根据自己在环球日记中的材料、动植物标本和化石标本,先后写出了几卷地质学著作和一些有关生物进化的论文,并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教师活动】:设问

1)繁殖和变异在生物物种的进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讨论

【导出】:自然选择理论

【教师总结】:达尔文看到,生物具有巨大的繁殖能力,而能提供给它们的食物和生存空间却有一定的限度,每种生物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后代,就必须与周围的生存条件作斗争,这就是达尔文所说的生存竞争。达尔文还看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从生物的变异和生存竞争的关系中发现:生物的变异有的对生存有利,这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在生存竞争中获胜,那些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便会在生存竞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四点——过渡繁殖、生存斗争(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总结本节的所有内容。

五.课堂练习:

   1)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下列表述中,不合理的是(      )

A、单细胞→多细胞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结构由简单→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2)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化石大部分是由生物体坚硬部分所形成的

B、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或生活痕迹

C、生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D、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3)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

A、两栖类、厥类         B、爬行类、裸子植物

C、哺乳类、被子植物              D、鱼类、藻类

 

 

 

 

 

 

 

3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

【学生活动】:对于影视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发言。

【引入新课】:刚才请同学们看的影视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回答

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二、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二者有共同的祖先。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1)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活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总结】: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

早在1871年,达尔文就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在非洲”的观点,1925年—1960年,科学家们先后在非洲发现了大量的原始人类化石,通过研究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有那四个阶段呢?

二、人类的进化阶段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24页。找出四个阶段人种距今的年代、主要代表、体质特征、文化遗物等。

1)南方古猿的特征是什么?

2)能人或早期猿人的特征是什么?

3)直立人的特征是什么?

4)智人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找答案

1)南方古猿:脑容量与现代人类猿相当

2)能人:脑容量700ml,能制造使用工具

3)直立人:脑容量1088ml,能用火和工具

4)智人:脑容量和现代人相当,能从事农业和艺术活动

三、现代人种

【教师活动】:人种或种族,是指在体质特征,如肤色、眼色、发型、发色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在生物学上,现代人类都属于智人。不同的人种或种族实际上是智人的各地方性亚种,现代人根据肤色和鼻形可以分为4种:

1)蒙古利亚人:中国人、日本人 

2)高加索人:俄罗斯人、德国人、法国人

3)尼格罗人:古巴人、印度人

4)澳大利亚人:美国人

【总结】:总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类的出现是最晚的,人类的祖先使用和制造工具,既是人类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

五.课堂练习:

   1)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A、黑猩猩        B、大猩猩        C、长臂猿        D、长臂猴

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   )

A、使用工具      B、两足行走      C、大脑发达      D、制造工具

3)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      )

A、南方古猿和能人    B、直立人和智人    C、能人和直立人    D、智人和能人

 

 

 

 

 

 

 

 

 

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1  生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生物分类原则、等级和基本单位

3.练习编写检索表

4.说明对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命名的方法

2.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3.活动“编制检索表”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地球上约有35万中植物和150多万种动物,它们有的形态结构相似,有的彼此千差万别,我们怎样识别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呢?当我们到商品繁多的超市购买东西,会很容易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为什么?——因为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分类排列的。认识生物也要采用类似商品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分类。

二、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活动过程】:展示图片

观察图片上这些你们所熟悉的各种生物,各小组讨论分析,尝试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生物类群。

检查结果

问:你们组是根据什么将这些生物分类的?  (性状差异和亲缘关系)

【导出】:根据这个原则,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7个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基本单位是——种,即为最小的单位;最大的单位是界。);把各个分类等级按其高低和从属关系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如教材31—32页在分类阶层系统中,我们都可以在不同的分类单位中找到各种生物的位置。    

刚才看了同学们的分类情况,各有不同,这样是否有利于我们识别生物?如果各执一词是不是就乱套了?那么我们是否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呢?

(需要)

所以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特征的差异,编制出生物检索表。

讲解编制方法

活动“编写检索表”

2课时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提问】:(1)生物学家们为了弄清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怎样将生物进行分类的?(界、门、纲、目、科、属、种)

(2)为了便于人们按照统一的标准识别生物,生物学家们依据什么编制了什

么来进行生物的分类?(生物特征差异      检索表)

【引入】:很好!我们要认识一件事物,首先要给它命名,认识生物也是

如此,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物的命名。

二、生物的命名

【师生活动】:在我们认识生物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不同的地区,同一种生物往往有多个名称。

请再看看图中的这两株植物是什么?——(土豆   山药)

不同的两种植物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山药,像上面这样两中情况再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那么这样是否方便呢?(容易引起歧义)

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双名法。

【补充】:林奈的双命名法至今仍被生物分类学家所使用。当然,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分类方法又逐渐被引入生物分类领域中,从而使生物分类方法更为科学合理、准确可靠,以便人们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

【小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资料,说明双名法。

五.课堂练习:

思考与练习:小明在植物上找到8“甲虫”,为了便于辨识,请你依据“甲虫”的足、触角、背部形状、色斑的不同,编制一个生物检索表。  

 

 

 

 

第二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在教科书第37——46页。内容包括:植物系统进化树,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植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以及对植物类群的各种学习活动,认识不同的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比较,进一步理解植物进化树。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和讲述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生物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绿色植物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类群(藻类、苔藓、蕨类),以及这些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

2、各个植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

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组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认识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认识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植物系统进化树图片,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实物、标本、挂图、投影片、模型、实物投影仪。

2、实物材料及用具:新鲜的水绵、海带、紫菜(带根状物)、葫芦藓或墙藓、肾蕨、铁钱蕨、带球果的松枝、蚕豆花及果实、放大镜、镊子。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在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物恐

怕要算绿色植物了,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他们为生物圈中的消费者提供了食物等。绿色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你知道生物圈中绿色植物大约有多少种?他们都有那些类群?你能说出他们的生活环境吗?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一起认识

生物圈中有那些绿色植物,他们都那些特点。首先我们来讨论植物的主要类群,关于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这四类植物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1、聆听老师谈话,进入情景,回答问

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3万种,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的不同可将他们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一般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暗且比较湿润的陆地上;种子植物分布非常广泛,陆地、水中都有其分布。

2、思考、回答问题。

二、           植物系统进化树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由原始生命进化来的,动植物的进化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

2、请观察植物进化树(出示植物进化树的挂图),从植物进化树的图片上你能获取那些信息?

 

3、从生物进化树可以看出植物进化的顺序是怎样的?

 

 

4、通过比较这几类植物的形态特点,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1、回答:动植物进化的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来进行进化的。

2、地球上的植物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象现在这样丰富多彩,所有类群的植物都是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来的。

3、植物进化的顺序是:最早出现的植物是藻类植物,然后从藻类植物到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出现被子植物。

4、他们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

三、           活动: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怎样来区别不同的植物?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比较这几类植物。(在实验桌上,教师给大家准备葫芦藓或墙藓、铁钱蕨、带球果的松枝、蚕豆花及果实、放大镜、镊子。)幻灯演示观察的方法步骤:

1)区分这几种植物。

2)依次仔细观察海带、紫菜(带根状物)、葫芦藓或墙藓、肾蕨的形态特征,并填写在第39页的表格中。

3    在松枝上识别雄球果和雌球果的形态结构,从雌球果内找出松子,思考球果的哪个结构起到了保护松子的作用。

4    提问:在蚕豆的果实内找到种子,并与松子相比,种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1)海带、葫芦藓、肾蕨、松枝和蚕豆分别属于哪一类植物?

2)请描述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扼要的点评,并思考同学们观察探究的这几种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否正确,与植物学家们研究的是否相同。

 

 

3)提问:松和蚕豆的种子外面的保护结构有何不同?为什么松属于裸子植物?蚕豆属于被子植物?

1、用放大镜观察海带、葫芦藓、肾蕨、松枝、蚕豆及果实。

阅读观察的方法步骤,区分、比较这几种植物,小组讨论并将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达成共识,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教材第39页的表格中。

思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起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什么?(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名称的由来)

 

 

 

 

 

 

 

 

 

 

2、思考、观察、回答问题:

1)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松枝属于裸子植物,蚕豆属于被子植物。

2 海带有叶没有茎,不开花不结果;葫芦藓有根茎叶,不开花不结果;肾蕨有根茎叶,植物长的比较高,不开花不结果;松树有根茎叶,不开花能结果;蚕豆有根茎叶花和果实。

3)回答:松树的种子外面没有保护结构,种子裸露,因此属于裸子植物,而蚕豆的外面有果皮保护,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四、           藻类植物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些诗句描绘了一种什么生物现象?

2、藻类植物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有生活在海洋中的,还有少数种类生活在陆地上的。

3、展示各种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 为什么这些藻类植物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2 根据藻类植物呈现的颜色的不同可以将藻类植物分为绿藻、褐藻和红藻等。你能举出几种常见的绿藻吗?说说他们都有那些特点?

 

3 海带属于那一种藻类,为什么?除了海带以外还有那些藻类属于褐藻,他们都有那些共同特点?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广东省新兴县惠能中学2013届高三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课时8 财政与税收
高中英语unit3Word power课件
重庆市丰都中学高三物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人教版)
四川省内江第十一中学八年级下语文《喂—出来》课件 (人教版)
浙江省绍兴县西藏民族中学2013届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课时24《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新人教版)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地理人教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2014《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复习配套课件:专题十四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13江苏太仓市第二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动能、势能、机械能》2(新人教版)
[初中教育]实用淡雅的PPT背景图片
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中学九年级上册化学:4.2《元素》2课件(人教版)
浙江省绍兴县西藏民族中学2013届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课时29《平行四边形》(新人教版)
[最新]余映潮 课件 中学语文朗诵教授教化艺术例谈
青海省湟川中学第二分校九年级下册化学:10.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课件3(人教版)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地理人教版《中国矿产资源》课件
2013新疆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电路和电流》1(新人教版)
浙江省绍兴县西藏民族中学2013届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课时33《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新人教版)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课件: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高考]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课件 (人教版)
图像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浙江省绍兴县西藏民族中学2013届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课时9《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新人教版)
12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18高考复习-优化方案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第13课时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十课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课件 鲁教版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
重庆市丰都中学高三物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课件(人教版)
浙江省绍兴县西藏民族中学2013届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课时40《图表信息题》(新人教版)
[课件]2007年慈溪中学保送生招生测验英语试题[整理版]
天津市葛沽中学七年级上册政治第8课《学会拒绝》课件3 人教版
2012届高考语文 辨析并修改病句课件(1)
山东省日照港中学九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人教版)

网友关注视频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