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人文社科> 哲学/历史> 和谐社会矛盾是新型社会矛盾

和谐社会矛盾是新型社会矛盾

上传者:李荣雨
|
上传时间:2017-06-03
|
次下载

和谐社会矛盾是新型社会矛盾

  和谐社会建设

  张江明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是人类历史上的新型社会矛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矛盾的斗

  争性与同一性有新内涵、新变化和新发展;和谐居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和谐社会;新型社会矛盾;发展动力[中图分类号]B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62(2006)02-0025-04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有必要对社会主义新型社会矛盾,尤其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即斗争与和谐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特点作正确的认识,并把之运用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来。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也是搞好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是人类历史上新型社会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性质的社会,其基本矛盾有根本性的区别。建立在以敌对阶级相对抗基础之上的社会,是以对抗性矛盾为主,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和冲突。其产生的矛盾本身不能解决,只能用新的、进步的制度,例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予以解决。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不仅社会制度是新的,而且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结构、组成也都是崭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上层建筑方

  面,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共产党成为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起着指导作用;等等。在这样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就不是对抗性的,而是非对抗性的,其产生的矛盾,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新型社会主义矛盾,即以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体的新型社会矛盾。我称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矛盾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在中国,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完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他还提出,要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研究,及时妥善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这是有

  ?25?

  2006年第2期《岭南学刊》

  和谐社会建设

  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二、和谐社会的新型社会矛盾的特点哲学是来源于实践,经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

  改变自己的形式”[2]

  ,那么,随着社会领域的社会

  制度、社会形态发生划时代的根本变化及其经验教训的总结,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内容、形态也会有新的发展,提出新的观点,或对原有哲学原理予以丰富、拓展。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以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体的新型社会矛盾就是这样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矛盾观是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矛盾观的“新”,表现在何处?有什么新特点?

  第一,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和谐),尤其是斗争性有新内涵、新含义———用和平的方法进行非对抗性的斗争。任何社会都是个矛盾统一体,由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组成,缺一不可。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会有不同的属性和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矛盾观的斗争性不是敌对阶级社会那种对抗性斗争,而是非对抗性斗争、人民内部矛盾的斗争。非对抗性斗争的主要方法是:“用和平的方

  法”[3]

  、“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4];不搞无限上纲,更不

  容许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容许申辩和辩护。只有属于或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时,才转为用对抗性的方法。非对抗性斗争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学习,提高觉悟,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还要通过发展改革,完善法制,调整政策,发挥中介组织作用等方式,使大量的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得到解决,达到在新基础上新的和谐。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新矛盾观中斗争性新特点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这一新矛盾观中的同一性,即统一、和谐、和睦、和解、和平、团结、协调、平衡等有着重大社会功能,成为矛盾的主导方面。

  第二,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动力作用?26?

  有新变化———和谐起着主要的动力作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个复杂问题,在一定条件下是会发生变化的。总的来说,矛盾是社会发展动力,是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社会发展。

  在和谐社会也是这样的。但依据社会性质和矛盾性质不同,其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动力作用是有区别的,一般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阶级斗争成为阶级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已经不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只是在一定范围中存在,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和谐(统一)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谐居于矛盾主导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而斗争性仍然存在,主要是非对抗性斗争,它在克服不和谐因素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和谐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是因为,和谐可以提高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提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可以增强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清除各种内耗和离心倾向,形成充满活力的和谐的坚强集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谐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解多方面的矛盾,融合成为强大的合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和谐具有聚合人心,陶冶情操,激发才智,产生力量,丰长万物,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功能,达到思想上、认识上的一致,成为推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动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可以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本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我国构建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总之,“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

  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5]

  这是对

  团结、和谐的巨大作用所作的总概括,也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理。

  第三,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有新

  《岭南学刊》

  2006年第2期

  发展———和谐是斗争的目的,斗争是和谐的手段。在以敌对阶级对抗性矛盾为主体的社会,同以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体的和谐社会,在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上也发生根本变化。处于反动阶级统治的社会,人民群众和革命组织进行长期艰苦卓越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使人民得到解放;而增强团结、搞好和谐关系作为一种手段,是为了壮大革命力量,更快地取得胜利。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任务是巩固人民政权,建设人民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富裕安康,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全面进步。在这样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必然会发生新变化,斗争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用以排除不和谐因素,克服造成不和谐的障碍,达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的目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会长期存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需要通过非对抗性斗争来解决。这种斗争如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样,必须从和谐(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非对抗性斗争手段)达到新的基础上更好的和谐。这种斗争,要牢牢掌握斗争的目的和度。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谐、发展和谐、提高和谐的水平,也就是说,斗争作为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和谐、服务和服从于和谐,不能削弱和破坏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坚定不移把握好斗争的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不能混淆,更不能颠倒。只有在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时,才能予以改变。

  第四,严格区分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按照矛盾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方针、方法来解决。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前者和后者有以下几点主要区别:一是敌对性与非敌对性的不同。二是不相容性和可相容性的不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性和占有私人性的矛盾是不相容性的,到适当条件具备,便要改变它的占有形式和制度,实行社会生产和社会占有。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从总的来看是属于可相容性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从适应到不适

  岭南学刊》

  2006年第2期和谐社会建设

  应再到新的适应,即从相容到不相容再到新的相容中前进的。三是不能和解、调和、改良与可以和解、调和、改良的不同。四是根本利益相对抗与根本利益相一致的不同。五是要采取外部冲突的暴力方法与可以采取非暴力的和平的方法来解决矛盾的不同。

  早在1951年刘少奇就提出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采取不同方针方法来解决。矛盾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根本上敌对的不能和解的矛盾。这一类矛盾的发展,一定表现为外力的冲突,解决的方式是暴力的、革命的。另一类是不对抗的矛盾,可以调和的矛盾,可以相互斗争,又可以相反相成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是可以用改良办法来取得的。对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如何处理?刘少奇指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采取不同的方针:一种是站在敌视和反对社会主义的立场上,利用矛盾的斗争性及双方的一切弱点,进行挑拨,来推动与促进这个矛盾的斗争和破裂,以达到他们反革命的破坏的目的。另一种是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人,利用矛盾的和解和妥协(经过适当的斗争),以达到双方团结一致,共同进行生产的目的。[6]刘少奇对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观点,是从实践中概括出来,在今天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中,对一定条件下存在的对抗性矛盾也很值得重视。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会出现对抗性矛盾,甚至在一定范围可能激化,这是旧社会的遗留,国际上敌对势力的影响以及异化而产生的。所谓异化,简单地说就是矛盾向反面逆转的突变。例如,好事变成坏事,好人变为坏人。有的高级领导干部变为贪污犯,受到刑事处分,是人的异化的集中反映。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剧变,是社会主义国家异化的突出表现。应该说社会主义国家还存在异化,并不是必然异化。只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搞好民主法制,反腐倡廉,努力建设三个文明(经济、政治、精神),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保持社会团结稳定,大力发展生产力,切实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长治久安,这就不会出现异化,而且必能消除异化。

  ?27?

  《

  和谐社会建设

  三、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矛盾观的新特点,同一的相对性”已不适用“斗争的绝对性、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从上述社会主义新型社会矛盾的四个特点中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立统一规律的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确实发生新的重大变化,提出不少新问题、新观点。第一,社会主义新型社会矛盾是以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体的新型社会矛盾,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新矛盾观以及和谐社会矛盾的总的概括和矛盾的本质。我们应把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及其新矛盾观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使对和谐社会的认识提高到理性的与哲理的平台上来,更加自觉地去完成历史使命。第二,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本质的非对抗性,这就决定和谐社会的斗争也是非对民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抗性的,要用和平的、

  的以及经济的、法律的和改革的等方法来解决,不能用暴力的、外部冲突的、敌对的方法来处理。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就要犯根本性的错误。只有对属于对抗性矛盾或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时,才能采取对抗性的方法来解决。第三,基于上述原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动力,不是对抗性的阶级斗争,而是和谐、团结、统

  一。和谐居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第四,也基于上述原因,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生根本变化。和谐是斗争的目的,斗争是和谐的手段。这两者不能颠倒。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在四个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来看,大量的事实说明:斗争的绝对性、同一性的相对性所依存的条件改变了,不存在了,不能原封不动地把斗争的绝对性搬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来。应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认真研究上述社会主义社会新矛盾观中的四个新特点,并应用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来,可以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掌握正确的理论指导,更好地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1]参见2005年2月23日第1版。第2版第4卷,第228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

  下卷,人民出版社1986《毛泽东著作选读》[3][4][5]

  年版,第759页、第762页、第757页。

  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刘少奇选集》[6]

  94页。

  (作者: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会长、教授)

  (责任编辑:武晟)

  (上接第14页)

  在长期的党性修养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每个党员还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性中不断自觉进行党性的自我分析。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看,从个人的成长经历回顾党组织对自己的教育、引导和培养,体会自己的理想信念与党组织和党的事业的关系;从个人的工作经历和各次政治事件中感受党在人民和民族伟大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从国家、民族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去感受党的执政能力和威信;从党的历史和人民对党的历史选择中去感悟党的本质;从重要思想的确立认“三个代表”同我们党的与时俱进与伟大。这些通常都是进行党性自我分析时所要遵循的心路轨迹。通过党性的自我分析,能让每个党员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党性方面的强弱状况,能增强每个党员对?28?

  党的事业的责任感,能坚定党性修养的信心。这就是经常性进行党性自我分析是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的根本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学习时报》[1]2005年3月14日第1版。《关于讲政治》,《人民日报》[2]江泽民:1996年7月

  1日。

  第二卷第《军队要整顿》,《邓小平文选》[3]邓小平:

  2页。

  《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人民日报》[4]江泽民:

  1996年1月17日。

  庞江平主编:《党性修养指南》,陕西人[5]袁忠信、

  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第二《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6]毛泽东:版第三卷,第800页。

  (作者: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锡桓)

  2006年第2期《岭南学刊》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小学英语单词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