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医学> 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讲义

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讲义

上传者:万蓬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讲义

第一章 绪论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是管理者协调人及其他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2、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具有普遍性和共性 (2)社会属性: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和个性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艺术性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3)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 3、管理的对象

1)人 人是管理的最主要因素,是管理的核心。 2)财 遵守的原则是:开源、节流、注重投资效益。 3)物:是指设备、材料、仪器、能源等。应遵循原则是保证供应、合理配置、物尽其用、检验维修、监督使用、资源共享。

4)时间 5)信息 信息是管理活动的媒介。包括广泛地收集信息;精确地加工和提取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利用和开发信息。 4、管理的方法

1)行政方法 是最基本、传统的管理方法,是依靠行政组织权威,通过命令、指示、规定等手段指挥下属 工作而实现管理目标。 优点:①使管理系统达到高度的统一;

②有利于对常规问

题的处理,也可以灵活有效地解决各种例外问题;

③集中使用人力、物

力、财力、技术,保证整个系统计划、目标的实现。

缺点:①管理效果受决策者水平的限制;

②不利于发挥基层

单位的主动性;

③传递信息缓慢,工

作效率不高;④易犯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错误。

2)经济方法 是运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方法,来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实施管理的一种方法。

优点:①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②促使组织员工从

物质利益的角度,关注组织目标的实现;

③促使主管人员减

少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提高行政效果。

缺点: 容易导致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的倾向。 3)法律方法 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令、条规进行管理的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 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按照人的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进行教育,运用沟通、宣传、 说服、鼓励等方式来预防问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方法。 5)社会心理学方法:指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知识,按群体和个人社会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进行管理的方法。 5、管理的职能 是指管理的职责和功能,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1计划职能 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其中心任务是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

2组织职能 是管理的重要职能。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是:①设计组织结构;②明确相应的职责、任务和权力;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 3人员管理:是管理的核心职能

4领导职能:用手段和方法对个人、集体施加影响力。 5控制职能:是管理过程的关键职能贯穿于活动的始终。 二、护理管理学 1、护理管理学的概念和任务 是护理管理者运用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人员管理、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过程,协调人及其他资源,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过程。 2、护理管理的意义及特点 一)护理管理的意义 护理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护理管理的特点

1.广泛性 广泛性表现在护理管理范围的广泛和参与管理的护理人员的广泛。范围包括组织管理、人员管理、 业务管理、质量管理等。参与护理管理的人员包括护理管理者以及各个部门各个班次的护理人员。

2.综合性 3.独特性 3、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主要表现在:①从重视工作、生产实施过程管理向不同层次、多元化管理转变;②吸收系统工程的思想,从一维分散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③从重视硬件管理向重视软件、信息管理转变;④从定性或定量管理向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管理转变;⑤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⑥从短期行为向社会的长期目标转变;⑦从守业管理向创业管理转变;⑧从重视监督管理向重视激励因素转变;⑨管理人才从技术型的“硬专家”向“软专家”转变;⑩从博采西方管理理论向创建我国科学管理理论转变。 二)管理体制的合理化:应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三)管理人才的专业化 四)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五)管理手段的自动化 六)护理管理的内容趋向合理化 第二章 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一、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1.社会管理思想 如《论语》、《管子》中的“君子不器”,儒家思想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还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2.系统管理思想:万里长城,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 3.战略管理思想 孙武的《孙子兵法》 4.用人思想有“知人善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西方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按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学阶段(19世纪末~1930年)、行为科学阶段(1940~1960年)和科学管理阶段(1960年以后)。 (一)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1)概述:泰勒首次提出科学管理的概念,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 (2)主要内容: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其主要内容是:①使工作方法、劳动工具、 工作环境标准化;②确定合理的工作量;③挑选和培训工人,使其掌握标准工作方法;④实行差别工资制; 1

⑤实行职能工长制。 2.管理过程理论 (1)概述:法国人法约尔1925年出版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后人把他称为“管理过程之父”。 (2)主要内容:法约尔提出,管理活动包含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并且他给出了十四条一般管理原则,包括有分工、职权与职责相适应、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等。 3.行政组织理论 (1)概述: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2)主要内容: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体系特点:①明确的组织分工②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③合理地任用人员④建立职业的管理人员制度⑤建立严格的、不受各种因素影响的规则和纪律⑥建立理性的行动准则。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正式形成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行为科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人际关系学说,后期行为科学。 1.人际关系学说 20世纪30年代梅奥等人在西方电气公司进行了“霍桑实验”。他发现决定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和安全感,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①人是“社会人”,不仅仅是“经济人”,其工作态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②劳动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人际关系;③职工中的非正式小群体更能影响职工的情绪,甚至左右职工的行为;④科学的领导者应善于和职工沟通与倾听。 2.人性理论—X理论与Y理论 美国的麦格雷戈1957年提出X理论与Y理论。X理论认为人是懒惰的,不喜欢工作,在严密监督下才能有效地工作。而Y理论认为人是喜欢工作的,是负责的,能够自我控制和管理。而实际管理工作中,应当根据员工的特点,综合运用上述两种理论。 3.群体力学理论 德心理学家卢因1944年提出,重点研究组织中的群体行为。主要内容是:①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

“力场”;②群体行为就是各种相互影响力的结合,这种“力场”可修正个人的行为;③群体的内聚力可以用每个成员对群体忠诚、责任感、对外攻击的防御、友谊等态度来说明。

4、行为科学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①在护理管理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和管理。 ②强调护理管理者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采取各种激励措施维持和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③护理管理者要丰富工作内容,以提高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现代管理理论与原则 1、系统原理与原则 (一)系统原理

1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系统功能大于各个体功效之和2)目的性 3)相关性 4)层次性5)环境适应性

3系统分析方法 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计算的方法。 遵守原则:①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相结合②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③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

4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要求护理管理者运用整体观点、相关观点、有序观点、动态的观点、开放的观点

(二)对应的原则 1.整分合原则 2.反馈原则 2、人本原理与原则

(一)人本原理 梅奥首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本原理的前提是: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而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的“社会人”,管理者要注意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对应的原则 1能级原则内容:①建立合理稳定的能级结构;②不同的能级主体应授予不同的权力,完成不同的职责。③不同能级的主体应给予与之相应的岗位。 2动力原则 动力包括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物质动力是指物质待遇及经济效益。精神动力主要有理想、道德、信念、荣誉。信息包括消息、情报、指令等。 3参与管理原则 3、动态原理与原则

(一)动态原理 动态原理认为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共同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弹性原则:弹性原则是指在动态管理中必须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及时调整,完成预期的目标。 8.预算 又称“数字化的计划”,是用具体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

4、计划工作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重点原则 3创新原则 4.弹性原则留有一定调节余地 5可考核性原则

3.实施 ①集中精力②学会“一次性处理”或“即时处理”③关注他人时间④有效控制干扰⑤提高沟通技巧⑥处理好书面工作。 4.评价

3时间管理的方法

(一)ABC时间管理法 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

2)战术决策:为完成战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组织在未来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具体的行动方案,解 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

一、组织工作概述

1、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目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一种多层次、多岗位以及具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它是职、责、权、利四位一体的机构。含义①组织有共同的目标②组织有不同层次的分工4、效益原理与原则

(一)效益原理:是指管理者在任何系统的管理中,都要注意讲究实效

(二)价值原则:是指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效益为中心,科学有效地使用人、财、物和时间 第三章 计划工作 一、计划

1、计划的概念

1计划 是指工作或行动之前拟定的方案,包括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等。

2计划工作 计划工作的实质就是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要做好计划工作,必须解决“5W1H问题”, 即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论证为什么要做(why)、确定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以及如何做(how)。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

2、计划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2有利于明确工作目标 3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4.有利于控制工作 3、计划的类型

(一)按计划的时间划分 1.长期计划 又称为规划,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一般由高层管理者制定。

2.中期计划 介于长期和短期计划之间,一般为1~5年。一般由中层管理者制定。 3.短期计划 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由基层管理者制定。 (二)按计划的规模划分 1.战略性计划:指着眼于组织整体目标和方向的计划。 2.战术性计划 指针对组织内部具体工作问题,在较小范围内和较短时间内实施的计划,如护理仪器设备的维护计划等。

(三)按计划的内容划分:分为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 (四)按计划表现形式划分 1.目的或任务2.目标3.策略 4.政策5.规程6.规则 7.规划 二、计划的步骤 一)评估形势

内容包括:①市场:社会需求;②社会竞争;③服务对象的需求;④组织资源:组织内部的优势和劣势。

二)确定目标目标应包括时间、空间、数量三要素。 三)考虑制定计划的前提条件

四)发展可选方案 五)比较各种方案 六)选定方案 七)制定辅助计划

八)编制预算:是衡量计划工作进度和完成程度的重要标准,是控制的工具。 三、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的定义 :称成果管理,一种管理方法。 2、目标管理的特点:1.员工参与管理2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3.强调

自我评价4重视成果 3、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一)计划阶段:1.制定高层管理目标 目标管理的第一步是制定组织整体目标。2.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

责分工 3.确定下级和个人的分目标4.协议授权 (二)执行阶段 :1.咨询指导2.调节平衡3.反馈控制 (三)检查评价:1.考评成果2.奖惩兑现 3.总结经验 4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

的运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宣传教育2.目标明确、恰当3.有指导及咨询管理体系4.严格控制

四、时间管理

一)时间管理的概念是指在时间消耗相等的情况下,为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二)时间管理的基本程序 1.评估2.计划 ①制定具体工作目标及重点②选择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与策略③列出时间安排表。

由莱金提出,他建议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每个人都需要确定今后5年、今后半年及现阶段要达到的目标。人们应该将其各阶段目标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为最重要且必须完成的目标,B级为较重要很想完成的目标。C级为不太重要可暂时搁置的目标。ABC时间管理的步骤如下:

1.列出目标2.目标分类3.排列顺序4.分配时间5.实施 集中精力完成A类工作,效果满意,再转向B类工作。对于C类工作,在时间精力充沛的情况下,可自己完成,但应大胆减少C类工作,尽可能委派他人执行,以节省时间。6.记录7.总结

(二)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事情分成两个维度,一方面是按重要性排序,另一方面是按紧迫性排序,然后把所有事情纳人四个象限,按照四个象限的顺序灵活而有序地安排工作。 (三)记录统计法 通过记录和总结每日的时间消耗情况,以判断时间耗费的整体情况和浪费状况,分析时间浪费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节约时间。

(四)拟定时间进度表 (五)区域管理法 4时间管理的策略

1.消耗时间的计划化、标准化及定量化 2.充分利用自己的最佳工作时间 3.保持时间利用的连续性

4.学会授权5.学会拒绝 6.善于应用助手

五、决策的概念、类型 1、决策的概念

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解决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从确定行动目标到拟定、论证、选择和实施方案的整个活动过程。

2、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

1)战略决策:指与确定组织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具有全局性、长期性与战略性, 2

2.按决策的重复性划分

1)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决策,是指对经常出现的活动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决策,一般指涉及面广、偶然性大、不定因素多、无先例可循、无既定程序 可依的决策。

3.按决策条件的确定性划分 可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以及风险型决策。

4.根据决策的主体不同划分 可分为个人决策与团体决策。 3、决策的步骤

1.确立问题 确立问题是决策的前提,是确定目标的基础。

2.确定目标 目标是决策的方向,决策目标确定后,可依据价值准则来对目标进行判定。常用的价值指标

有三类: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3.拟订方案方案拟定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经验,二是创造。

4.方案评估 评价和比较的主要内容有:①方案实施的可行性;②方案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③方案实施的风险性。 5.方案选择 “满意”的决策应当符合三个标准:①全局性标准;②适宜性标准;③经济性标准。挑选方案 的方法:①经验判断法;②研究和分析;③模拟实验法。 6.方案实施7.追踪评价 4、团体决策

(一)团体决策的概念 :是指由两个人以上的群体完成的决策方式。

(二)团体决策的方法

1.头脑风暴法 又称思维共振法,是为了克服障碍,产生创造性方案的一种简单方法。原则是鼓励一切有

创见的思想,禁止任何批评。 2.名义集体决策法 是指参加集体决策的成员面对面地接触3.德尔菲法 又称专家意见法, 4.电子会议 法 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改善群体决策的一种方法。 第四章 组织工作 协作③组织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

2、组织的类型

1.正式组织2.非正式组织 3、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一)直线型组织结构 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其特点是组织系统职权从组织上层“流向”组织基层。上下级关系是直线关系,即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组织内部不设参谋部门。优点:①结构简单,命令统一;②责权明确;③联系便捷,易于适应环境变化;④管理成本低。缺点:①有违专业化分工的原则;②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二)职能型组织结构 又称多线型组织结构。其特点是采用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办法来代替直线型的全能管理者。各职能部门在分管业务范围内直接指挥下属。

优点:①管理工作分工较细;②由于吸收专家参与管理,可减轻上层管理者的负担。缺点:①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②各职能机构往往不能很好配合③过分强调专业化。

(三)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又称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其特点是吸收了上述两种结构的优点,设置两套系统,一套是直线指挥系统,另一套是参谋系统。

优点:①直线主管人员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作为参谋和助手,能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②可满足现代组织活动所需的统一指挥和实行严格责任制的要求。缺点:①部门间沟通少,协调工作较多;②容易发生直线领导和职能部门之间的职权冲突;③整个组织的适应性较差,反应不灵敏。

(四)分部制组织结构 又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其特点是在高层管理者之下,按地区或特征设置若干分部,实行“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集

中领导下的分权管理。

优点:①有利于高层管理者集中精力搞好全局及战略决策;②有利于发挥事业部管理的主动权。缺点:①职能机构重叠;②分权不当容易导致各分部闹独立,损伤组织整体利益;③各分部横向联系和协调较难。

(五)委员会 委员会是组织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执行某方面管理职能并以集体活动为主要特征

(六)其他组织结构如团队结构、网络结构、无边界组织等。 二、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是指管理者将组织内各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建立和实施一种特定组织结构的过程。

2、组织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一)组织设计的原则

1.目标统一的原则2.分工协作的原则3.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4.最少层次的原则,从高层领导到基层领导

以2~4个层次为宜。5.责权一致的原则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7.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组织设计的要求1.精简2.统一3.高效 3、组织设计的步骤

1.确立组织目标2.划分业务工作3.提出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4.确定职责和权限5.设计组织的运作方式6.

决定人员配备7.形成组织结构8.调整组织结构

4、组织设计的结果 组织设计的结果是形成组织结构。模式可用以下方式来表示。

1.组织图:组织树,用图形表示

2.职位说明书

3.组织手册:是组织图与职位说明书的综合。 三、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群体意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习惯的总和,属于管理的软件范围。

2、组织文化的特点

1.文化性 是组织文化区别于组织其他内容的根本点,也是最明显、最重要的特征之一。2.综合性 。3.整合性4.自觉性 5.实践性

3、护理组织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具 有护理专业自身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护理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4、护理组织文化的建设 (特性)1.易接受性2.群众性3.针对性。4.独特性 四、临床护理组织方式 一、个案护理 也称为特别护理或专人护理,是由一名护理人员在其当班期间承担一名病人所需要的全部护理。其组织形式是一对一的关系,主要用在ICU、CCU病房及危重、大手术后的病人,由于病情复杂、严重,需护士24小时进行观察、护理。 (一)优点

1.护士及时、全面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实施全面、细致、高质量的护理。

2.增加与病人直接沟通的机会,及时解决病人身心方面的问题。

3.护士职责、任务明确,责任心增强。

4.有利于培养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缺点1.护士轮换频繁,护理缺乏连续性2.所需费用高,人力消耗多。

二、功能制护理:是以工作为中心的护理方式,护士长按照护理工作的内容分配护理人员,每1~2名护士负责其中一个特定任务,各班护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病人所需的全部护理,护士长监督所有工作。

(一)优点

1.节省人力、经费、设备、时间,护士长便于组织工作。 2.有利于提高护士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工作效率较高。 3.分工明确,有利于按护士的能力分工。 (二)缺点

1.忽视病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护理缺乏整体性。

2.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易发生冲突。

3.护理工作被视为机械性和重复性的劳动,护理人虽不能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易产生疲劳、厌烦情绪,工作满意度降低。

三、小组护理:是将护理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位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任组长,在组长的策划和组员的参与下,为一组病人提供护理服务。 (一)优点

1.便于小组成员协调合作,相

互沟通,工作气氛好。

2.护理工作有计划,有评价,病人得到较全面的护理。 3.充分发挥本组各成员的能力、经验与才智,工作满意度较高。 (二)缺点

1.对病人的护理由小组负责,病人接受的仅是片断的整体护理。

2.所需人力较多,对组长的管理技巧和业务能力要求较高。 四、责任制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由一位责任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其所管病人从人院到出院提供连续的、全面的、整体的护理组织方式。 (一)优点

1.病人获得整体的、相对连续的护理,安全感与所属感增加。

2.护士工作的独立性增强。 3.护士的责任感、求知感和成就感增加,工作兴趣和满意度增加。

4.加强与病人、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合作性增加。 (二)缺点

1.责任护士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高,需接受专业培训。

2.所需人力、物力多,费用较高,也常受人员编制、素质等方面的限制。

五、综合护理:综合护理集小组护理和责任制护理的优点于一体,由一组护理人员(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等)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共同完成对一组病人的护理工作。 (一)优点

1.病人获得连续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2.护士的责任感、求知感和成就感增加,工作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加强,工作满意度较高。 3.加强了与病人、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合作性增加。

4.促进小组成员间的有效沟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5.辅助护士参与制定护理计划,工作兴趣与满意度增高。 (二)缺点

1.由于护理人员缺编,相对于白天,大小夜班人员力量相对薄弱。

2.护理工作节奏加快,护士工作压力较大。

3

第五章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员管理

1、人员管理:也称人员配备,或称人力资源管理,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聘、培训和考评

2、人员管理的意义 可以发现、选聘、使用和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达到人尽其才、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同时为组织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3人员管理基本原则1职务要求明确原则2责权利一致原则3公平竞争原则4用人之长原则5系统管理原则

二、护理人员编设与排班 1、护理人员编设的原则1.满

足病人护理需要原则 病人的护理需要,是编设护理人员数量结构的主要依据 2.合理结构原则 3.优化组合原则 4.经济效能原则5.动态调整原则

2、影响护理人员编设因素1.工作量和工作质量 工作量要受床位数、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率等因素影响2.人员素质3人员比例和管理水平4.工作条件5政策法规 6.社会因素

3、护理人员编设的计算法 一)按实际工作量计算法 二)比例定员计算法 医院高级、中级、初级员工的比例:一级医院为1:2:8~9;二级医院为1:3:8;三级医院为1;3:6。1.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①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按1:1.30~1:1.40计算;②300~500张床位的,按1:1.40~1:1.50计算;③500张床位以上的,按1:1.60~1:1.70计算。

2.各类人员的比例 ①卫生技术人员占医院总编设的70%~72%,其中护理人员占50%,医师占25%,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占25%;②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占总编设的28%~30%,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总编设的8%~10%。 4、护理人员的排班

一)排班的基本原则 1以病人需要为中心确保24小时连续护理2掌握工作规律 3人员结构合理

4.保持公平原则 5.有效运用人力资源 二)排班的类型

1.集权式排班 排班者为护理部或科护士长,主要由护理管理者决定排班方案。 优点 为管理者掌握全部护理人力,可依各部门工作需要,灵活调配合适人员; 缺点 是对护理人员的个别需要照顾少,会降低工作满意度。

2.分权式排班 排班者为病区护士长。

优点 是管理者能根据本部门的人力需求状况进行有效安排,并能照顾护士的个别需要;

缺点 是无法调派其他病区的人力,且排班花费的时间较多。

3.自我排班 由病区护理人员自己排班,可激励护理人员的自主性,提高工作满意度。

优点:①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②促团体凝聚力提高③护士长与护理人员关系融洽④护士长节省排班时间。 缺点 与分权式排班类似。 三)影响排班因素1医院政策2人员素质3护理分工方式4部门的特殊需求5工作时段的特点6排班方法 四)排班的方法

1每日三班制 按早班、小夜、大夜等进行安排,每班工作8小时,一般由7~8名护士进行轮班。

(1)单人三班制:每班只安排一个护士,早、晚配备帮班主要适用于病人数量和危重程度变化不大、夜班工作量较少的病区。优点是:①上班与休息时间集中;②夜班轮换少;③节约人力。缺点是:①夜间病区有紧急情况或工作量大时,一位护士顾及不周;②夜班工作时间长,护士较疲劳。 (2)双人三班制:每班安排2位护士,主要适用于危重病人多、护理工作量大、专科性强(如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脑外科等)的病区。优点是:①24小时均有2个护士值班,且保证大小夜班护理工作量较大或抢救病人时有2位护士相互分工与协作②新老护士搭配上班,有利于新护士的成长;③夜班有一段休息时间,护士乐于接受。缺点是需要的人力多。

2.每日二班制排班法 将

一日的24小时分为二个基本班次,按白班、夜班排班,主要适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急诊室等。优点:①上班与休息时间集中,便于路途较远的护士上下班,也便于护士参加学习;②节约人力。缺点是连续工作时间过长,易出现精力不充沛的现象。 三、护理人员的培训 一)新护士的岗前培训 1.岗前培训的内容 包括公共部分与专科部分

2.岗前培训的方式、方法 (1)培训方式:主要包括集中式、分散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三种

(2)培训方法:①讲授;②视听:通过运用光盘、录像带、幻灯片等教具进行介绍与教育;③练习:如护理文书的书写、急救技术等;④实地参观;⑤临床带教。 二)临床护士的规范化培培训方式有以下几种: 1.医院院内培训方法 (1)自学(2)临床实践;床边教学(3)定期查房(4)专题讲座(5)读书报告会 (6)短期培训班(7)实际操作训练(8)长期半脱产或业余学习班(9)科室轮转

2.院外培训方法 (1)全脱产学习(2)业余大学培训: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3)电视大学

(4)自学

高 考(5)网络学院(6)国内外进修、参观及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三)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1.学分授予继续护理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1)Ⅰ类学分项目①国家卫生部审批认可的国家教育项目②省、市审批认可的继续教育项目③卫生部继续教育委员会专项备案的继续教育项目。(2)Ⅱ类学分项目:①自学项目②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项目。 四)护理人才的培养

1、人才的类型:包括管理人才、护理教育人才、临床护理专家三种不同类型,分普通、优秀、杰出三层次。 2、护理人才的结构

1.个体结构 ①品德结构:包括思想品德、伦理道德和心理品质三方面;②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哲学知识以及各类知识的相互联系;③智能结构:智能是智力和能力的总称。智力结构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实践能力五大基本要素构成

2.群体结构:指某系统内构成群体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①专业结构②能级结构③年龄结构④智能结构 第六章 领导工作 一、领导的概念、作用

1、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①领导者必须有下属或追随者;②领导者应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③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下属而达到组织的目标。

领导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四个要素组成

2、领导的作用 1.指挥作用 2协调作用 3.激励作用

二、领导的权力与影响力 一)领导权力 既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影响力。 领导权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人权2.决策权3.指挥权 4.经济权5.奖罚权

二)领导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1)权力性影响力主要因素有:(1)传统因素(2)职位因素(3)资历因素

2)非权力性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个人素质和现实行为形成的自然性影响力主要因素有:

(1)品格因素: 2)才能因素(3)知识因素:(4)感情因素

3)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

(1)权力性影响力:①对下属的影响具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②下属被动地服从,激励作用有限

③不稳定,随地位的变化而改变④靠奖惩等附加条件起作用。

(2)非权力性影响力:影响力持久,可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②下属信服、尊敬,激励作用大;

③ 比较稳定,不随地位而变化 ④对下属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3、领导工作的原理 1.指明目标原理2.协调目标原理3.命令一致性原理 4.直接管理原理5.沟通联络原理6.激励原理 对领导工作的要求:1.不断鼓舞下属的士气;2.了解人们的工作期望; 3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4.进行合理安排5.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方法。 4、领导理论及应用 一)领导作风理论 1.专权型 又叫命令型、权威型、独裁型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布置下属执行。其特点是:权力定位于领导者,很少听取下属的意见。 2.民主参与型 是指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然后决策,要求每个人各尽所能,各施其长,分工合作。 3.自由放任型 是指领导者给予每个成员高度的自主权,只对下属提出工作目标,但对下属完成任务的各个阶段的活动不加干涉,除非下属要求,不做主动的指导。 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又称情景领导理论,它认为最有效的领导风格应随着员工“成熟度”的变化而变化。领导的行为应按下列程序逐步推移:高工作与低关系→高工作与高关系→低工作与高关系→低工作与低关系。根据下属的成熟度,工作行为与领导行为构成了四个阶段。 二、授权 1、授权:是指领导者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下,有一定的自主权,去完成被授予的任务。 2、授权的原则 1.视能授权 2.合理合法 3.监督控制 4.权责对等 3、授权步骤 1.分析、确定什么工作需要授权 2.选择授权对象 3.明确授权的内容 4.为被授权者排除工作障碍 5.形成上下沟通渠道 6.评价授权效果 三、激励 1、激励:指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 2、激励的作用 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通过对员工激励的研究,提出以下公式: 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4

这一公式表明,在能力不变的条件下,工作绩效的大小,取决于激励程度的高低。 3、激励的过程 1.洞察需要是激励的源头 2.明确动机 这是激励机制的前提。 3.满足需要 这是激励机制的核心。4.激励与反馈、约束相互补充 4、激励理论及应用 1)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1.生理需要 包括人类最原始的基本需要。2.安全需要 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基本启示是:①需要是分层次的,管理者首先要满足最迫切的需要;②对下属的需要不能一下子全部满足,因为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丧失了它的激励功能;③激励是没有终点的,管理者应该奉行“连续激励”的原则,使下属的潜能得以递进式的发挥。 2)激励-保健理论 简称双因素理论,弗德里克·赫兹伯格提出。他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1.保健因素 是指与人们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如组织的政策、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又称为“维持因素”。 2.激励因素 是指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 对护理管理者的基本启示是:①提供充分的保健因素,以消除不满;②提供充分的激励因素是激发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3)行为改造理论 行为改造理论认为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和修正行为。它研究如何通过外界刺激对人的行为进行影响和控制。 一)强化理论(由美国的斯金纳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根据强化的目的,强化分为正强化(肯定、表扬、晋升等)和负强化(批评、处分、降级等)两种。 对护理管理者的基本启示是:①要针对强化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②分阶段设立目标,及时给予强

化;③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有激励作用,但应以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泉。

二)归因理论(由美国的赫茨伯格提出)

归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发生或多或少与自身内部原因和外界环境因素有关。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将成功与失败归因为四种可能性:①能力;②努力;③任务的难度;④机遇。

基本启示是:①了解与分析护理人员对行为的不同归因,掌握其态度与行为方向②引导护理人员将成功归因于个人的能力和自己的努力,增强他们的自信③改变护理人员对失败的消极归因,调动下属的主观能动性。

4)公平理论(由美国的斯塔西·亚当斯提出)

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对护理管理者的基本启示是:①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报酬的绝对值,还有报酬的相对值;②激励时应力求客观上公平,尽管主观判断上有差异,也不致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③激励过程要注意对被激励者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④应当注意实际工作绩效与报酬之间的合理性,并注意留心对组织有特别贡献的护理人员的心理平衡。

5)期望理论

美国的维克多·弗隆姆于l964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励力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的成果的全部期望价值与他认为达到该成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M=V×E

式中:M表示激励力,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强度;V表示效价,指某项活动成果所能满足个人需要的程度;E表示期望值,指一个人根据经验判断的某项活动导致某一成果的可能性的大小,即数学上的概率,数值在0~1之间。 四、激励艺术包括:1了解人的真实需要2把握激励的最佳时机3防止激励效应弱化 激励效应弱化的主要表现和

原因有:一是奖惩过滥,弱化了激励的吸引力和威慑力;二是奖惩不兑现,弱化了人们对激励的信任度和积极性;三是激励措施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四是奖惩凭长官意志,缺乏公平性。要防止和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激励的针对性 2.加强激励的严肃性3.加强激励的科学性4.加强激励的政策导向性

组织沟通 一组织沟通

1、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沟通过程: 1.信息源 指发出信息的人

2.编码 发送者将这些信息译成接收者能够理解的一系列符号,如语言、文字、图表、照片、手势等,即信息。 3.传递信息 通过某种通道(媒介物)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

4.解码 接收者将通道中加载的信息翻译成他理解的形式。过程包括接收、译码和理解三个环节。5.反

2、组织沟通的形式

1.正式沟通 是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优点是效果较好,比较严肃,有较强的约束力,易于保密,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重要和权威的信息都应当采用这种沟通方式。其缺点是:由于依靠组织系统层层传递,速度较慢,比较刻板,不够灵活。因此,组织为顺利进行工作,必须要依赖非正式沟通以补充正式沟通的不足。

2.非正式沟通 是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沟通方式。它不受组织的监督,自由选择沟通渠道,如朋友聚会、小道消息等。

优点是沟通方便、内容广泛、方式灵活、速度快 3、组织沟通的作用 1.联系与协调2.激励3.改善人际关系4.创新5.控制

二、沟通障碍:是指在组织沟通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或因

素导致沟通失败或无法实现沟通目的。

沟通障碍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发送者的障碍 1.目的不明2.表达模糊3.选择失误4.言行不当

二)接收者的障碍 1.过度加工2.知觉偏差3.心理障碍4.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三)沟通通道的障碍 1选择不适当的沟通渠道 2.几种媒介互相冲突3沟通渠道过长4不合理的组织结构 三、有效沟通

1、有效沟通的要求 1.及时2.全面3.准确

2、有效沟通的原则:①目的明确和事先计划原则;②信息明确的原则;③及时的原则;④合理使用非正式沟通的原则:管理者必须正确处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关系,合理利用非正式沟通的正向功能,弥补正式沟通之不足;⑤组织结构完整性的原则:在进行管理沟通时,要注意沟通的完整性。

3、有效沟通的方法

1.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2.学会有效地聆听3.强化沟通能力 关键点在于:一是传达有效信息;二是上下言行一致;三是提高组织信任度。 4.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 5.“韧”性沟通6. 4、有效沟通的策略

1.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2.考虑接收者的观点和立场 3.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4.以行动强化语言5.避免一味说教 四、沟通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谈话的技巧

1.做好谈话计划2.善于激发下级的谈话愿望 3.善于启发下属讲真情实话 4.掌握发问技巧5.善于运用倾听的技巧 2、训导的技巧

1.以平等、客观、严肃的态度对待下属2.具体指明问题所在

3.批评对事不对人,不要损害下属的尊严和人格。4.允许下属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

5.控制讨论6.对今后如何防范错误提出建议,达成共识。7.对于反复发生的错误,逐步加重处罚。 3、组织会议的技巧

1.做好会议的计划工作 2.善于主持会议 主持会议的要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好议题,即会议的主

题、中心;二是应付好与会者,使之达到目标。

具体地说要把握4个要点:(1)紧扣议题(2)激发思维(3)引导合作(4)恪守时间:保证准时开会、准时散会,这是主持人的威信、魄力和责任所在。

3.做好会议的组织协调 会议的组织协调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明确的目的性;②及时的应变性;③果断的决策性;④适当的灵活性。 4.做好会议总结 与会后工作会议结束时,尽量做出结论并做出解释。

第八章 冲突 一、冲突的概述

1、冲突:是由于某种差异引起的对立双方在资源匮乏时出现阻挠行为,并被感觉到的矛盾。

含义:①必须有对立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②为取得有限的资源而发生的阻挠行为;③只有当问题被感觉时,才构成真正的冲突。 2、冲突观念的变迁

1.传统观点 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传统的观点占优势地位,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冲突都是不良的

2.人际关系观点观点认为:对于所有组织来说,冲突都是与生俱来的。

3.相互作用观点 认为,融洽、和平、安宁、合作的组织容易对变革的需要表现出静止、冷漠和迟钝。 3、冲突的分类

1.根据内容划分 可分为目标冲突、认知冲突、感情冲突和程序冲突。

2.根据影响划分 可分为建设性冲突与破坏性冲突。建设性冲突是指冲突双方目标一致,由于手段(方法、途径)或认识不同而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对组织效率有积极作用;破坏性冲突是由于双方目标不同而造成的冲突,这类冲突具有消极或破坏性作用。 3.根据范围划分 可分为人际冲突、群体冲突和组织间冲突。

(1)人际冲突:指个人与个人之间发生的冲突(2)群体冲突: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体之间的冲突(3)组织间5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之间的冲突。 4、冲突过程 罗宾斯将冲突的过程分为5个阶段: 1.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2.认知和个性化3.行为意向4.行为5.结果 5、处理冲突的方法 一)处理冲突的传统方法 1.协商 当发生冲突时,由双方派出代表通过协商的办法解决。2.妥协 当协商不能解决问题时,寻找仲裁人,仲裁人采取妥协的办法,让每一方都得到部分的满足。 3.第三者仲裁 是由权威人士仲裁,靠法规来解决,或者由冲突双方的共同上级来裁决,要求双方按“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执行裁决。 4.推延 冲突的双方都不寻求解决的办法,拖延时间, 5.不予理睬 这是“推延”办法的变种,这种不予理睬的办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有时还会使冲突加剧。 6.和平共处 冲突各方采取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方式,避免把意见分歧公开化 7.压制冲突8.转移目标 引进一个外部竞争者,使冲突双方的注意力转向外部的竞争者。9.教育 如通过讨论冲突的得失,开诚布公地与双方加以沟通和讨论,使双方了解冲突所带来的后果, 10.重组组织 二)处理冲突的其他方法 1.确定公正处理冲突的原则。2.预先处理可能导致冲突的隐患,消除潜在性冲突。3.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4.以合作与竞争并重的激励措施,取代过分强调竞争的做法。5.明确共同的组织目标6.专设仲裁、调解冲突的机构或人员。7.培训有关人员,提高管理者处理冲突的能力。8.设立意见箱,建立投诉系统。 二、协调的含义与作用 1协调:从词面上看就是协商、调和之意。协调的本质,在于解决各方面的矛盾,使整个组织和谐一致,使 每一个部门、单位和组织成员的工作同既定的组织目标一致。 协调的作用:1.减少内耗、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2.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3.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2、协调的原则 1.目标导向

2.勤于沟通3.利益一致4.整体优化5.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3基本要求1及时协调与连续协调相结合2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调动当事者的积极性4公平合理5.相互尊重 第九章 控制工作 一、控制工作的概念 1、控制: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 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2、控制的重要性 一)在执行组织计划中的保障作用 二)在管理职能中的关键作用 有效的管理有五个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3、控制的类型 按控制的业务范围不同,可分为技术控制、质量控制、资金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等;按控制的时间不同,可分为日常控制、定期控制;按控制内容的覆盖面不同,可分为专题控制、专项控制和全面控制;按管理者控制和改进工作的方式不同,可分为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等;依据纠正偏差措施的作用环节不同,控制可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

一)前馈控制 又称预先控制,是面向未来的控制,是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前馈控制的工作重点是防止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的控制来实现的,在护理管理中称为基础质量控制 二)同期控制 又称为过程控制、环节质量控制,其纠正措施是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护理管理者通过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对执行计划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控制,当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偏差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三)反馈控制 又称后馈控

制、结果质量控制,这类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之后。主要将工作结果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对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防止偏差的继续发展或再度发生。 4、有效控制的特征 1.明确的目的性2.信息

的准确性3.反馈的及时性4.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小学英语单词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