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观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观

2013年1月

总第226期第1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Academic流Exchange交Jan.,2013SerialNo.226No.1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观

丁立卿

(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13)

[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结合经济学批判展开了双重哲学批判:就马

克思破解“人本身”的生存奥秘而言,他侧重阐发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本然性内涵,即“感性

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与对象“人化”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从而超越了旧唯物主义

的话语模式;就马克思剖析“感性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探索人类解放的道路来说,他注重阐释了

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实然性历史境况,揭示了前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感性实

践”活动的异化境况,并预见性地指出人类共产主义的解放趋向,从而超越了唯心主义的历史理

论。通过深刻理解人的“感性实践”活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步实现了哲学

观革命,创立了“感性实践”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观。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革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感性实践;哲学观

[中图分类号】B51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3)01—0022—04

在马克思哲学观念演变进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一部重要文本。近年来,在创新与转换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的时代语境中,“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等研究趋向使马克思哲学文本成为我国哲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在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的语境中,重提《手稿》的哲学观,我们的观点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实现了哲学革命,初创了“感性实践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观。

一、马克思的革命性哲学批判(上)——破解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生存奥秘

在学界以往的研究中,“异化”与“异化劳动”概念被普遍认为是《手稿》的核心思想,这样的观点不能说没有道理。毕竟在1844年前后,它们差不多是马克思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但我们认为,它们不是《手稿》的核心思想。“异化”或“异化劳动”并非整体上有关“人本身”的抓根性觉解。在《手稿》之前,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忙,“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5。也就是说,面对人被“非神圣形象”统治的时代问题,哲学需要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成为无产阶级实现自由解放的思想武器。此时,马克思已经意识到哲学的真正立足点在于人,但他尚未破解“人本身”的存在奥秘。由此,摆在马克思面前的历史任务,就是通过何种方式破解“人本身”的存在奥秘,创想无产阶级的哲学。这一历史任务的实质性研究进展正是发生在《手稿》之中。

不同于此前的哲学批判,马克思在《手稿》中第一次结合经济学批判展开哲学批判。这种结合并非[收稿日期]2012—10—16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项课题“意识形态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论研究”(201lM05)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丁立卿(1979一),男,汉族,吉林白山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22?

万方数据

简单地以哲学批判来反思经济事实,而是意味着马克思创立了把人的生存方式与哲学批判融为一体的新研究方式。在《手稿》中,马克思展开经济学批判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对蕴含在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经济事实背后人的生存方式的反思,突破了国民经济学“庸俗的”经济事实分析,亦超越了传统哲学“形而上”的抽象哲学思考,为哲学通向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找到了根本路向,亦为破解“人本身”的奥秘奠定了生存论根基。作为破解“人本身”奥秘的生存论根基,马克思在《手稿》中虽没有将“感性”与“实践”合并使用,但却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视阈中抓根性地阐发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内涵。马克思首先指出,人是感性的生命存在,“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2]105也就是说,人与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自然界中感性的生命存在,这种生命存在具有的感性特性与生命存在实际拥有自身之外的对象是一样的。进言之,说人是感性的存在物,等同于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并且是与其他动植物没有本质区别的存在物。因而,“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105仅就发现人的生命的感性特性而言,马克思尚未突破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认知境界。

在更为深入的层面,马克思指出:“但是,入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2110v把握这种生命存在物的特点,需要知道:“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旧J57产生生命的生产生活决定了一个物种的生命性质。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类生命存在物,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性质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生命特性。由于人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生命活动,从而根本变革了人的生命生产方式与人的自然本能需要之闻的直接因果关系,为人创造了与其他一切存在物更为自由的生命交往。概括来看,一方面,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界,具有自然性的特点,人需要服从自然规律的制约;但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具有超越自然的特点,他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并在此种改造活动中自觉确证自己的生命意义。显然,在人能动地使自己生命双重化的语境中,马克思根本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哲学范式。

虽然抓根性地阐发了人的生命的双重化特性,但马克思并没有就此止步。因之,仅仅提出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自觉特性,尚且没有彻底解决传统哲学的实践概念内涵中人的感性存在与能动创造性之间的统一问题。作为问题的彻底解决,马克思阐释了在人的生产劳动中以“对象化”方式实现的人与外在对象的本质交换。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j105的同时,“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2188在此,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是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人与外在对象之间进行的一种本质交换。人把自己具有特定价值性目的的创造性本质“对象化”到外在对象,通过改变对象的存在特性来获得自身本性的生成与发展。在现实的人的生命存在中,这种“对象化”的本质交换发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人只有在理论与实践双重的“对象化”中实现人与对象的本质交换,才能生成人的丰富感觉,从而葆有“人之为人”的生存论根基。人类工业历史的不断发展,正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内在地实现本质交换的文明结果。

二、马克思的革命性哲学批判(下)——剖析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

如果说,在觉解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内涵的语境中,马克思仍然含蓄地但革命性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那么,在历史逻辑的视阈中剖析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则把革命性哲学批判的剑锋直指黑格尔。在此,马克思的批判任务是:揭示黑格尔以抽象理性的形式表述的历史究竟具有怎样的特点?现实的人应如何摆脱非神圣形象的统治?在《手稿》中,马克思以研究前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生存”的历史特点为突破口解答了这些问题。

对于封建社会,马克思指出:“封建的土地占有已经包含土地作为一种异己力量对人们的统治。农奴是土地的附属物。……领主对他们的态度是直接政治的,同时又有温情的一面。”[2]44-45由于土地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统治着人们,因此在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以土地私人占有为基础的人与人的生命异化。在这种生命异化中,没有土地的劳动者只能为占有土地的领主进行劳动,甚至其中的一部分人就是土地领主的财产。由于土地在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中发挥了异己统治力量的作用,因此,劳动者与土地领主之间的异化关系,尽管直接建立在政治性的等级制度之上,但有时却可以被一种“温情的”风尚或性?23?

万方数据

格所粉饰。人的异化的历史情形尚且具有伪装性:一方面,对于劳动者而言,从属于特定的土地领主的社会关系还可能因为不同领主的人格差异而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向;另一方面,对于土地领主而言,与拥有异己统治力量的土地之间的关系,有时还可能表现出不同于单纯实物财富的“浪漫主义人格”的外观。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它改变了封建社会人格化的土地私有制,彻底实现了“死的物质对人的完全的统治。”[2№这种“死的物质”就是资本。由于资本统治了一切,“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2]107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对立,与自己的劳动对立,与自己的“类本性”对立,与他人对立的四个方面的异化境遇心”5一。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特点是以资本统治一切为基础的人的生命异化。在这种生命异化中,没有任何人格色彩或温情的粉饰,而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种生命异化,已然渗透到资本主义全部社会关系之中,人进入了全面异化的时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本质之间的关系完全被资本变得“黑白颠倒”。工人在劳动中根本无法获得幸福的感觉,甚至连感觉的幸福也与他无关。这种情形还不止于此。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私有财产的秘密在于劳动和资本的分离,当它们之间的矛盾达到极端对立的时候,资本实现了对世间一切的抽象统治,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工人劳动创造的财富似乎具有了某种“独立自觉”的生命特征,能够彼此生成“主动性”的关系。

基于此,马克思认为必须明确私有财产的真正创造者是人,人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与马克思的观点本质不同,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家认为私有财产并非工人劳动的创造物。这些经济学家“没有给劳动提供任何东西,而是给私有财产提供了一切。”[2]62他们将人的劳动创造性变成了资本的特性,好像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财富都是资本创造的,从而根本遮蔽了人承受着来自资本抽象统治的生存境遇。同时,与国民经济学家站在同一思想立场的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2】l叭在“哲学”的语境中,把人的劳动单一化为抽象的精神劳动,即“自我意识”的劳动,其本质就是将国民经济学家遮蔽的人被资本抽象统治的现实生存境遇,在“哲学”语境中神秘化为“自我意识”的抽象运动。黑格尔以“哲学”的方式使人陷入了被理论抽象统治的生存境遇。马克思则通过揭示工人的劳动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意义,使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暴露出来,为“非神圣形象”对人的统治找到了肇始之源,并以此革命性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绝对“抽象性”。

顺此理解,我们认为,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实质性地阐明了包括工人和资本家在内的一切人都是片面发展的。工人与资本家虽是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关系,但都是被资本所统治的生命存在。资本的统治驱使人们为了占有更多的财富而生活,人们陷入了悖离自我的生存困境。改变这种生存困境,只能以对原有的生存方式进行反思批判为基础,来探索与发现新的生存方式。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2J81在此,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实现方式的阐释,是消除资本的存在特性,将资本拥有的统治力量重新返还给人。换句话说,马克思根本指向变革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方式,塑造新的共产主义的生存方式。由于资本将人的主体创造性“剥夺”为自己的特性,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命异化的生存困境,因此扬弃资本就是变革“感性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发展性地创造“感性实践”活动的新历史形态。

三、马克思革命性哲学批判的成果——初创“感性实践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观

“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2]105在此,“彻底的自然主义”或“彻底的人道主义”表征的就是《手稿》中马克思的新哲学观,它蕴含在革命性的双重哲学批判之中:一方面,马克思阐发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本然性内涵,即“感性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与对象“人化”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另一方面,马克思分析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实然性表现,深刻阐明了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感性实践”.24?

万方数据

活动的异化特质,并预见了人类共产主义的解放趋向。据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初创了“感性实践”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观,在哲学原则、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价值诉求四个方面表现出根本不同于传统哲学的特质。

其一,“感性实践”活动的新哲学原则。在《手稿》中,马克思清楚地表述了既不同于旧唯物主义,也不同于唯心主义的新哲学原则,即他将哲学的理性反思建基于对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觉解之上。在《手稿》中,马克思确立了以剖析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本然性内涵与实然性特点来批判性研究人类世界一切矛盾、冲突、困境的新哲学原则。他凭借分析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既改变了自然界生命存在的方式,亦创造了“主观性”与“客观性”内在同一的属人世界的思想意识,反思与探索变革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方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从而在根本上超越了传统哲学“自然主义”或“超验主义”的原则。

其二,“人性逻辑”的“感性实践”观点的新思维方式。在《手稿》中,马克思超越了传统哲学以“物的观点”或“神的观点”的“物性逻辑”理解人的思维方式,开始以“感性实践”观点的“人性逻辑”思维方式探究“人本身”的存在奥秘。此种哲学思维方式是通过理解“感性实践”活动来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并历史性展开与发挥此种观点进行哲学思考的思维模式。在《手稿》中,马克思运用“人性逻辑”的“感性实践”观点思维方式历史性地探究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境况,提出了并初步凝练了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时代精神,即现实地回答与诉求解决人的自由解放何以可能的时代问题。

其三,“主体否定性辩证法”的新思想方法。在《手稿》中,马克思的革命性批判了黑格尔“神性辩证法”的抽象思想方法,将其转变为“主体否定性辩证法”的感性思想方法,从而揭示了人类生命生成与发展的思想逻辑。具体来说,马克思更换了具有“推动原则与创造原则”【2J101的否定性辩证法的现实根基,将具有推动与创造意义的否定性视为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并以此形成了“主体否定性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在马克思看来,否定性是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自我否定性,它是人类生命历史发展的思想逻辑。这种思想逻辑,意味着人总要不断否定当下的生命存在,追求实现理想的生命境况。运用此种思想方法,马克思不再像传统哲学家那样崇尚彼岸世界的真理带给人们理想的生活,而是立足于现实的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来诉求此岸世界的“真、善、美”。

其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价值诉求。任何一种哲学观都有特定的价值诉求,在《手稿》中,马克思表达了不同于传统哲学的价值诉求,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虽然,马克思以“共产主义”表述了人类摆脱资本统治一切的解放理想,但这种“共产主义”应是彻底实现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也就是说,在《手稿》中,马克思不再像德国古典哲学家那样关注“终极本体”的抽象构建,亦没有如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仅仅“表面化”地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不公,而是在包容全部社会关系的人与自然的矛盾统一体中探究人类自由解放的价值理想。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异化境况的改变,就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摆脱异化,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否定性地实现“和谐共生”的发展。在这种自由解放的境况中,人不再以利己主义的生命意识去获取生命需要的满足,自然界也不再被看作满足人的生命需要的有用性存在,人与自然界能够实现生命本质的真正统一。

由此可见,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融合经济学批判的革命性哲学批判,抓根性地提出并诠释了新哲学的根基——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揭示了人的生命存在的历史之谜与理论之谜,向我们展现了异质于传统哲学的“感性实践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观。这种哲学观念,在思想原则、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价值诉求等方面,全面超越了传统哲学,标志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发生。尽管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过程性的改变,但在此之后,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与哲学研究都是在丰富与完善《手稿》中初创的新哲学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最初文本。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常延廷]?25?

万方数据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观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丁立卿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13学术交流Academic Exchange2013(1)

参考文献(2条)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2.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000

引用本文格式:丁立卿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观[期刊论文]-学术交流 2013(1)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经典题目解析-地球的内部结构
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经典题目解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经典题目解析-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经典题目解析-等高线判读
2016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地理》(高中)考情分析
中学地理《岩石圈物质循环》
经纬网的五大地理意义
教师资格证考试地理区域类综合题解题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三)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地方常见题型解析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统考《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高中)》考前预测报
教资地理技巧之气候类型的判断
地理环境的水平分异规律
地理问题有效设计
2016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地理备考指导
口诀巧记中国夏季风的进退与雨带的移动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中学地理《水资源分布及其合理利用》
中学教师资格证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农业地域类型》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统考《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考前备考报
人口数量变化
中学地理教师资格经典题目解析: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师资格面试备考之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的使用
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经典题目解析-地球在宇宙中
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经典题目解析-地球的运动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高中)》预测报
2018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重要分析 (初中地理)
水循环及其主要环节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预测报
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经典题目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网友关注视频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小学英语单词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