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历史学> 中国古代_起居注_记史体制的形成

中国古代_起居注_记史体制的形成

上传者:邓慧杰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中国古代_起居注_记史体制的形成

2010年第2期总138期史学史研究JOURNALOFHISTORIOGRAPHYNo.2,2010SerialNo.138

“起居注”中国古代记史体制的形成

乔治忠刘文英

300071)(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

[摘要]起居注是中国古代官方制度化的、按照日期顺序记述当朝皇帝言行和朝廷

这种记史体制的形成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进程。先秦的记史理念奠定了思想政务的史籍,

“著记”“起居注”基础,汉代的为其前身,而东汉的提供了史籍的名称,至两晋形成初步的

官方记史制度。从北魏孝文帝定立起居注制度始,北朝的少数民族政权对此做出重要贡献,隋唐主要承袭了北朝制度,至唐代确立了理想化的起居注记史体制。其特点是直接的即时记载,奉从据事直书原则,更具备不许皇帝查看的独特性,这对皇权专制有一定的牵制作用。后来各朝代未能完全贯彻这种体制,但也无法否定唐代所确立起居注制度的合理与正义。

[关键词]著记起居注记史体制名实之辨

[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1002-5332(2010)02-0008-09文章编号]

“起居注”在中国古代,朝廷记载的制度,在中国史学发展中极具特色,为世界古代各地政权所

。“起居注”独创作为一种官方记载史事的文献,其形式、内容最后成熟化的规范,是制度化的、按

以当朝皇帝言行和政务活动为中心的朝廷大事记。然而,这种“起居注”照日期先后顺序编辑的、

记史体制是如何形成的?古今史籍的图书著录、文献记述、论文、撰著大都循其名而忘其实,造成中国史学史认识上的淆乱和迷误,有必要予以考察与澄清。

“著记”一、从先秦的记史理念到汉代

“起居注”追溯记史体制的源头,要从先秦时期官方的记史理念说起。中国上古很早就有了按时间顺序自觉地系统记载史事的官方行为,白寿彝先生指出:《墨子·明鬼》篇引证了《周春秋》记载

“编年体国史的出现在周宣王或其前不久的时的周宣王时期史事,又参照其他先秦典籍,因而判断

①期”,这个见解极其精到,官方记史制度的形成亦当在这个时期,而周平王十八年(公元前753

②“初有史以纪事”。春秋时期齐国管仲说:“夫诸侯之会,年),连处于较为偏僻地区的秦国也其德

”可见自西周之末,刑礼义,无国不记……作而不记,非盛德也。各个诸侯国官方皆施行了史事记

[03-20收稿日期]2010-

[作者简介]乔治忠(1949-),男,天津市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史。刘文英(1981-),女,河北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临漳人,

③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0页。《史记》《秦本纪》,卷5,中华书局1982年版。《左传》僖公七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春秋左传》本。③

8

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2期

载的制度。至迟春秋时期,如实记史的观念,已经形成无可争议的共识,先秦史籍《国语》记载曹刿

①《:“君举必书,对鲁国君主进谏时说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史官董狐于史

“赵盾弑其君”,:“董狐,。同书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齐国后来孔子赞扬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册书

“崔杼弑其君”史官不顾接连被杀,坚持记录的事迹,成为古代史官不惧强权、奋笔直书的典范。

,“君举必书”这些史事体现出当时的记史理念包括:第一展现的是历史记载要以君主的举动

,“书法不隐”“良史”。第三,君主或其他当权者的善行、劣迹都要记载方为历为核心内容。第二,

“书法”。第四,即史官应当具有为记史真实而献身的无畏精神。史记载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规则,

但先秦官方的记载制度尚为简单,没有产生记载历史资料与纂修系统史书的分工,当然也没有名称

②,“起居注”“动则左史书之,《汉书·为的载籍。《礼记·玉藻》总结先秦记史制度称言则右史书之”

③。“左史记言,艺文志》说古时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唐代史学家杜佑指

④。然而,,“记其言、、《汉书》,出:西周时设有左、右史事,盖今起居之本”无论《礼记》还是杜佑的

《,通典》称先秦设左、右史官记言、记史,都带有理想化的揣测色彩,难以确证。先秦官方存在单一的记史体制,这种历史记录是各种编年体史书以及所有朝廷史学发展的共同源头,不必单算作后世起居注的本源。但我们必须承认先秦记史理念对后世“起居注”记史制度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理想化说法,确实成为后世建立起居注制度的依据。

“焚书坑儒”“秦记”,秦朝虽然有之举,但未废除史事记载,存有司马迁曾阅读之⑤。西汉进行

、《了先秦以来文化传统的恢复与建设,而关于汉朝记载史事的制度,在《史记》汉书》等史籍中都缺

“汉著记百九十卷”,:“若今之起居汉书·艺文志》内著录有唐颜师古注释曰乏明晰的叙述。但在《

⑥“著记”。“著纪”“注记”,注”又写作或在《汉书·律历志》中,叙述了西汉各朝皇帝的著纪,朱希祖《汉十二著纪考》一文对此作了清理和探讨,指出这是一种编年体的史籍,但却怀疑唐代颜师古将“著记”“若今之起居注”“故著记一书,视为的说法,引据残存资料加以分析,提出为天人相应之史,

⑦。我们认为,决非起居注专详人事可比”朱希祖先生的这个看法是偏颇的,其致误原因有以下

两点:

“著记”,第一,汉代全部佚失,而现存古籍对其注明来源的引用,也十分稀少。《汉书·五行志》

引述较多,而由于《五行志》内容的制约,所引述者当然也就皆为附会于日食的天人相应现象。朱

“著记”全部内容的判断,是不能成为确证的。而汉代天人相应学说畅希祖据今存残缺资料提出对

行,一朝史事记载包含日食以及灾异应验的内容,是理所当然的。

《汉书·律历志》罗列西汉高祖到东汉光武帝各个皇帝的著纪,由于《律历志》的内容特点,主要

缺少史事内容。但也有例外,如“汉高祖皇帝著纪:伐秦继周,木生火,故记述在位的时间和年限,

”,“孺子著纪:新都侯王莽居摄三年,”,“更始为火德,天下号曰汉王莽居摄,盗袭帝位,窃号曰新室

⑧这其中包含了班固对相。帝著纪:以汉宗室灭王莽,即位二年,赤眉贼立宗室刘盆子,灭更始帝”

,说明这类著纪乃是记载史事的史籍。据《汉书·履历志》汉高祖至东汉光关著纪记载史事的概括,

武帝每朝皆有,连高后(吕后)、孺子婴、更始帝亦不遗缺,构成完整系列,可见皇帝著纪的编辑,乃是制度化、体制化的行为。

⑧《《鲁语上》,国语》卷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礼记·玉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汉书》《艺文志》,卷30,中华书局1962年版。《职官典三》,杜佑:《通典》卷21,中华书局1984年版。《史记》《六国表》:“太史公读秦记”。卷15,称《汉书》《艺文志》。卷30,,1930年第2卷第3号,朱希祖:《汉十二世著纪考》载《国学季刊》第407页。《汉书》《律历志第一下》。卷21,

9

“起居注”中国古代记史体制的形成

:“非有《汉著记》《大年纪》宋人章如愚说百九十卷、五篇,则孟坚十二帝纪何所考证而作

①这一设问不仅针对《,。《汉书》同样适合于《史记》史记》从汉高祖到汉景帝的《本纪》也应当也?”

否则其中详细的史事及其确切的时间从何而来?但由于汉朝著纪属于是依据各个著纪所编纂的,

故而司马迁载《史记》中未像其他史籍那样将之提及。宫廷的内部档案,

“著纪”,“著记”、“注记”,第二,汉代或曰或曰足见此名称并非专门之书名,而只是记载、记述

:“今吾子……故徒幽思属文,述他人对王充的质疑著记美言,何补于之泛称。东汉王充《论衡》

②陈寿在《:“鉴其行事,身?”三国志》中评论曹操将领张郃等人说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

③”:“炎汉大兴,辽、徐晃之备详也。晋司马彪《续汉书》说道备前代,封乎太山,刻石著纪,禅于梁

④”父,退省考功。很明显,这些“著记”一类语词,都是泛指记载、记述。朱希祖将之看成专一的书

不知汉代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著记,以至于判断失误。名,

⑤,“古之帝王,“汉之旧典”东汉安帝时,刘毅上书称左右置史,汉之旧典,世有注记”这里所谓

“注记”“左右置史”是从西汉算起的,而与呼应,必当性质相近,岂能仅记天人感应、灾异应验而不

⑥,载国家政务?且东汉初期汉明帝时,马严与杜抚、班固等共同“杂定建武注记”即编辑光武帝的

。“杂定”著纪就是正其烦杂,定其可依,从多种记述中整理出定本著纪。这是东汉第一部皇帝著

“杂定”其编纂方法应当是从西汉承袭而来。而皇帝的著纪是由而成,说明汉朝各个重要机构纪,

可能皆有著纪,不排除有观测天文机构的专门著纪。我们现在不了解西汉记史制度的详情,但刘勰

⑦《文心雕龙》:“在汉之初,”“史职为盛”却说史职为盛,郡国文计,先集太史之府。大约表现于官方

机构皆记载史事,而且还具有将之汇总编辑的机制,不过这些文献都成为政府的档案材料。

“杂定”汉代的著纪是而成,而非随时的最初记载,体制上确与唐代起居注不完全相同。但就

其形式、内容而言,以编年体记载一朝皇帝事迹及国家大事,且作为朝廷档案文献,将之比拟为起居

:“唐陈正卿作《,,续尚书》其表谓‘汉臣著记,新体互约于表志’则著记为注并无大误。宋王应麟曰

⑧“新体”,汉起居注,昭昭矣!”因此,汉代为一朝皇帝编订的著纪,是一种史事记载的即后来起居注

记史体制的前身。

“起居注”二、东汉名目的显现

,“起居注”作为书籍或文献的称谓的名目始自东汉,清人杭世骏指出所谓“汉武帝禁中起居

注”乃是并不存在的伪书。朱希祖《汉唐宋起居注考》一文清理出东汉明文记载有三种起居注,即“”、“灵帝起居注”、“献帝起居注”。但文中认为“自明帝始有起居注,明帝起居注其后章帝、和帝、

⑨,殇帝、安帝,亦必世有起居注”则毫无根据,纯属武断。前揭刘毅“古之帝王,左右置史,汉之旧

瑏瑠一语,“汉”世有注记”是说自西汉以来,每朝都有注记(即著纪),因为东汉大臣,凡言世,自当典,

,“汉之旧典,从西汉起始世有注记”符合汉著记的状况,与东汉才出现的起居注毫无关系。

“起居注”根据现有资料,对东汉出现的可以作出如下判断:

⑧《正史门》,章如愚:《山堂考索》前集卷13,中华书局1992年版。《自纪篇》,王充:《论衡》卷3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传·评》,《三国志·魏志》卷37,中华书局1982年版。《北堂书钞》。卷91,封禅二十九引司马彪《续汉书》《后汉书》《帝纪第十上》,卷10,中华书局1965年版。《后汉书》《马援传附马严》。卷54,《史传第十四》,刘勰:《文心雕龙》卷4,岳麓书社2004年版。,“汉著记”,王应麟:《玉海》卷48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按:王应麟引语来自《为陈正卿进续尚书表》唐朝萧颖

(文渊阁《四库全书》士撰写,载《唐文粹》本)卷25。

,1930年第2卷第4号,朱希祖:《汉唐宋起居注考》载《国学季刊》第631页。

《后汉书》《帝纪第十上》。卷10,⑨瑏瑠

10

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2期

1.东汉的起居注乃记载后宫日常起居杂务,并不包括朝廷大政和国家大事。汉末荀悦《申鉴》

①这里讲明起居:“先帝故事,”云有起居注,日用动静之节必书焉。宜复其式,内史掌之,以记内事。

“内事”,“日用动静之节”。更重要的是:荀悦是在详细论述设置尚书官统摄注记述的是即皇帝的

“内事”的史官记载重要史事之后,再言起居注记载聊为补充而已。荀悦所言,反映的应是整个东

汉起居注的状态,如关于汉明帝起居注,今所见史料乃是其生病医治之事。因此,东汉的起居注仅“起居”载一类后宫杂事,倒正是名副其实的。

2.东汉明文记载的起居注,“先帝故事”,仅三朝而已,不是每朝皇帝都一定具备。荀悦称之为

,即先帝曾有过的做法而已。荀悦主张“宜复其式”即要求恢复,可见乃断续存在。这与刘毅所言

“世有”“旧典”的即典章制度,判然不同。大抵起居注名目初始显现,有人倡导编辑则有,汉著纪为

无人倡导则缺,远未制度化。

3.东汉起居注不一定是随时记录,有的可能于事后纂辑,如汉明帝起居注即明帝逝世之后纂

……及帝崩,……自撰《显宗起居注》,辑。《后汉书》记载:“肃宗即位,尊后曰皇太后,削去兄(马)

②朱希祖认为’”:“盖防参医药事。……太后曰:‘吾不欲令后世闻先帝数亲后宫之家,故不著也。

《明帝起居注》,必当明帝御宇时,先有撰述,故马后欲削去防名。若马后自撰,即不记载马防参侍

③这个质疑没有道理,医药事,又何用削去耶?”作为皇太后来编纂文籍,岂能没有助其拟定草稿者?

起草者记入此事,马太后自然有可删削,这又怎么能够证明汉明帝生前就有起居注呢!范晔编纂《后汉书》,,史料来源多可追溯到东汉官方的纪传体国史《东观汉记》没有充足理由,不可乱开疑窦。

4.东汉的起居注,不是后世起居注记史制度的前身,因为它只记载后宫杂务,甚至古人认为

④,“汉时起居,似在宫中为女史之职”从记述朝政大事的制度化记史体制来看,汉代各帝的著纪才

“起居注”。“著记”是后世起居注制度的前身,但的名称却被采纳的本意本为记载行为的泛称,后

“起居注”“起居”世被取代,而不再仅仅为内容,这其中有一个“名”与“实”转化的过程,也衍生不

少名实参差的现象,下文还将论及。

“起居注”三、两晋南朝的演变

,“中书著作郎专修国史,三国魏明帝时,即专设史官而起居注无闻焉。吴、蜀分据,亦各有史

⑤。据此,三国时期魏国虽设立专门史官曰著作郎,但尚无记载起居注的制度。西晋、东晋,则职”

“名”、“实”是起居注记载方式发生演变,以及转化的重要时期。晋朝沿袭史官专设体制,仍称著作

。“著作郎掌起居集郎。晋惠帝元康二年(292年),置著作郎一人、佐著作郎八人,隶属于秘书省

⑥这表明起居注成为官方制度化的载籍,”“起居集注”,注,撰录诸言行勋伐旧载史籍者。但称乃是

与汉著纪、东汉起居注编辑相同,而并非“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依据各种公文文献集合编纂而成,

那种理想化的原始记录。这个判断,从现存零星资料中就足以证明。

、《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晋起居注虽皆已佚失,但大量被《世说新语注》等典籍

片段引录。清人章宗源、黄奭、汤球等等均曾辑佚。根据现存晋起居注各种辑本,可知其中多有皇帝的诏令与封赏、颁赐等,其中皇帝诏令占最大比例,内容涉及国家政事各个方面,均为正式的官方

“太始元年诏曰:若县令有[缺],文书形式。如署名刘道荟(一作刘道会)的《晋起居注》载有掾属

⑥,荀悦:《申鉴·时事第二》明黄省曾注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影印明文始堂刊本。《后汉书》《皇后纪·明德马皇后》。卷10,,1930年第2卷第4号,朱希祖:《汉唐宋起居注考》载《国学季刊》第630页。《隋书》《经籍志二》,卷33,中华书局1973年版。《册府元龟》《国史部·总序》,卷554,中华书局1960年版。《史官建置》,刘知幾:《史通》卷11,中华书局1961年版。

11

“起居注”中国古代记史体制的形成

①,“武帝太(泰)始七年诏曰:中护军职典武选,才堪治民者,当以参选”宜得堪干其事者。左卫将

②。也有大臣或衙门的上奏,军羊琇,有明赡才见,乃心在公。其以琇为中护军”有的还兼载处理的

如署名李轨的《晋咸康起居注》载有“侍御史秦武奏:平陵前道东杉树一株萎死,以备预柏栽结果,

③。《:“十年,补之。请收陵令推劾”晋义熙起居注》载有司奏:太常谢澹遣四人还家种葱菜,免

④”很明显,有这类官方文书抄录入起居注,必为事后编辑而成。官。

更值得注意的是:官方编辑起居注之后,还会有以个人名义重新编辑,仍然名为起居注,从《隋和《旧唐书》的《经籍志》著录来看,署名李轨的有六种,分有西、东两晋。署名刘道荟的《晋起书》

一种,达322卷,乃汇总西晋、东晋各朝起居注而成。而李轨为东晋人,刘道荟则为南朝刘宋居注》

人,他们都是将晋朝官方已有的起居注再次汇总编辑而成书。

⑤,“著作郎一人,南朝刘宋政权,设佐郎八人,掌国史、集注起居”但实际上已开非他官纂辑起

⑥。待到南齐以降,“受诏撰《元嘉起居注》”居注之例,如宋文帝元嘉十二年,无著作之职的裴松之

,“历梁、著作佐郎渐渐成为高官之子初入官场之职,不具史才陈,国史、起居之任,多以他官兼

⑦。不过,领”这只是官员职任的偏离,而起居注的形式、内容、编纂机制等等并无显著变化。南朝“集注起居”,仍是就是集各种各方公文文献编辑起居注,与晋代同样非即时记录。

不仅如此,南朝还有一朝皇帝逝世之后补修起居注者,如陈开国君主陈武帝的起居注,乃其子

:“初,,记载世祖敕师知撰《起居注》自永定二年秋至天嘉元陈文帝时追补纂辑。《陈书·刘师知传》

⑧”“世祖”,“永定”年冬,为十卷。此处即陈文帝乃陈武帝年号。至于将以往起居注重新编纂者,除

“尝以《起居注》前揭刘宋时刘道荟纂辑《晋起居注》外,南朝梁徐勉烦杂,乃加删撰为《别起居注》

⑨。这种私家删订的起居注,六百卷”已经不在王朝记史制度的体制之内。

综上所述,两晋南朝的起居注,从官方史学的发展角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在两晋、南朝,起居注内容和体制上承袭了两汉著纪,进入官方记史的制度格局,而名称则

因而掩盖了其前身乃两汉“著记”这一源流。揆其名称取舍原因,恐“著取用东汉兴起的起居注,

“起居注”记”毕竟是泛指记录、撰写行为的词语,很不专一。而之称,具有私密性的意味,且为东汉

新创的专门词语,较适于表示皇帝行为和宫廷政务。

2.此时期的起居注,仍不是即时的史事记录,而是将政府公文与皇帝言行等汇总,按时间顺序

“起居集注”“集注起居”予以纂辑,故有或之称。

3.两晋、“集注起居”,南朝的在记史制度上并未成熟,有断续、有后补,且更有私家重新编辑。

“起居注”私家编辑后仍然冠以之名,表明朝廷尚未在这种重要记史方式上独居垄断的、权威的地

这是朝廷制度尚未成熟的表征之一。位,

:“起居注”四、北朝至隋唐记史体制的确立

“十六国”西晋末年,北方各个民族政权更迭兴起,史称时期。是时虽战争频仍,而十六国政权

特别是仿从东汉以来官方记史、修史活动,成为普遍的现象。后赵石勒政权、南燕慕容仿从汉文化,

⑨《,北堂书钞》卷78引,见《众家编年体晋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56页。《太平御览》卷240引,见《众家编年体晋史》第464页。《艺文类聚》“平陵”“兴平陵”。卷89引,见《众家编年体晋史》第516页。按:这里应为《太平御览》卷977引,见《众家编年体晋史》第521页。《隋书》《百官志》。卷26,,裴子野:《宋略总论》载《文苑英华》卷754,中华书局1966年版。《册府元龟》《国史部·总序》。卷554,《陈书》《刘师知传》,卷16,中华书局1972年版。《梁书》《徐勉传》,《南史·徐勉传》、《隋书·经籍志二》、《新唐书·艺文卷25,中华书局1973年版。按:徐勉编纂之起居注,

,《梁书·徐勉传》、《册府元龟·国史部》。志》等作《流别起居注》作《别起居注》

12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