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初中教育> 学科竞赛> 初一数学竞赛教程含例题练习及答案⑽

初一数学竞赛教程含例题练习及答案⑽

上传者:黄少艳
|
上传时间:2015-04-24
|
次下载

初一数学竞赛教程含例题练习及答案⑽

初一数学竞赛讲座

第10讲 计数的方法与原理

计数方法与原理是组合数学的主要课题之一,本讲介绍一些计数的基本方法及计数的基本原理。

一、枚举法

一位旅客要从武汉乘火车去北京,他要了解所有可供乘坐的车次共有多少,一个最易行的办法是找一张全国列车运行时刻表,将所有从武汉到北京的车次逐一挑出来,共有多少次车也就数出来了,这种计数方法就是枚举法。所谓枚举法,就是把所要求计数的所有对象一一列举出来,最后计算总数的方法。运用枚举法进行列举时,必须注意无一重复,也无一遗漏。

例1 四个学生每人做了一张贺年片,放在桌子上,然后每人去拿一张,但不能拿自己做的一张。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解:设四个学生分别是A,B,C,D,他们做的贺年片分别是a,b,c,d。 先考虑A拿B做的贺年片b的情况(如下表),一共有3种方法。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同样,A拿C或D做的贺年片也有3种方法。

一共有3+3+3=9(种)不同的方法。

例2 甲、乙二人打乒乓球,谁先连胜两局谁赢,若没有人连胜头两局,则谁先胜三局谁赢,打到决出输赢为止。问: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情况? 解:如下图,我们先考虑甲胜第一局的情况: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图中打√的为胜者,一共有7种可能的情况。同理,乙胜第一局也有 7种可能的情况。一共有 7+7=14(种)可能的情况。

二、加法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n类方法,而每一类方法中分别有m1,m2,?,mn种方法,而不论采用这些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能单独地完成这件事情,那么要完成这件事情共有:N=m1+m2+?mn种方法。

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加法原理,也是利用分类法计数的依据。

1

例3 一个自然数,如果它顺着数和倒着数都是一样的,则称这个数为“回文数”。例如1331,7,202都是回文数,而220则不是回文数。问:1到6位的回文数一共有多少个?按从小到大排,第2000个回文数是多少?

解:一位回文数有:1,2,?,9,共9个;

二位回文数有:11,22,?,99,共9个;

三位回文数有:101,111,?,999,共90个;

四位回文数有:1001,1111,?,9999,共90个;

五位回文数有:10001,10101,?,99999,共900个;

六位回文数有:100001,101101,?,999999,共900个。

到六位数为止,回文数共有

9+9+90+90+900+900=1998(个)。

第1999个回文数是1000001,第2000个回文数是1001001。

例4 设有长度为1,2,?,9的线段各一条,现在要从这9条线段中选取若干条组成一个正方形,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这里规定当用2条或多条线段接成一条边时,除端点外,不许重叠。

解法1:因为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所以正方形的边长不大于11。

下面按正方形的边长分类枚举:

(1)边长为11:9+2=8+3=7+4=6+5,可得1种选法;

(2)边长为10:9+1=8+2=7+3=6+4,可得1种选法;

(3)边长为 9:9=8+1=7+2=6+3=5+4,可得5种选法;

(4)边长为8:8=7+1=6+2=5+3,可得1种选法;

(5)边长为7:7=6+1=5+2=4+3,可得1种选法;

(6)边长≤6时,无法选择。

综上计算,不同的取法共有

1+1+5+1+1=9(种)。

解法2:由于这些线段互不等长,故至少要用7条线段才能组成一个正方形。当恰取7条线段组成正方形时,正方形的3条边各用2条线相接,另一条边只用一条线段;当恰用8条线段时,只能每边各用2条线段相接(容易看出,其他情况不可能发生)。因为 1+2+?+9=45, 45不能被4整除,所以用9条线段,不可能组成正方形。由解法一知,拼出的正方形边长至多为11,又易知正方形的边长不可能为1,2,3,4,5,6。有了以上分析就容易计数了。

(1)取出7条线段,有以下7种:

7=1+6=2+5=3+4;

8=1+7=2+6=3+5;

9=1+8=2+7=3+6=4+5

(这个式子有5种);

(2)取出8条线段,有以下2种:

1+9=2+8=3+7=4+6;

2+9=3+8=4+7=5+6。

综上所述,不同的取法共有7+2=9(种)。

三、乘法原理

2

如果完成一件事必须分n个步骤,而每一个步骤分别有m1,m2,?,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方法。

这就是乘法原理,它是分步法的依据。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被称为是计数的基本原理。我们应注意它们的区别,也要注意二者的联合使用。

例5 一台晚会上有6个演唱节目和4个舞蹈节目。求:

(1)当4个舞蹈节目要排在一起时,有多少不同的安排节目的顺序?

(2)当要求每2个舞蹈节目之间至少安排1个演唱节目时,一共有多少不同的安排节目的顺序?

解:(1)先将4个舞蹈节目看成1个节目,与6个演唱节目一起排,有 7!=7×6×5×4×3×2×1=5404(种)方法。

第二步再排4个舞蹈节目,有4!=4×3×2×1=24(种)方法。 根据乘法原理,一共有 5040×24=120960(种)方法。

(2)首先将6个演唱节目排成一列(如下图中的“□”),一共有6!=6×5×4×3×2 ×1=720(种)方法。

×□×□×□×□×□×□×

第二步,再将4个舞蹈节目排在一头一尾或2个演唱节目之间(即上图中“×”的位置),这相当于从7个“×”中选4个来排,一共有7×6×5×4=840(种)方法。

根据乘法原理,一共有720×840=604800(种)方法。

例6 有8个队参加比赛,如果采用下面的淘汰制,那么在赛前抽签时,实际上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安排表?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解:8个队要经过3轮比赛才能确定冠亚军。将第1轮的4组,自左至右记为1,2,3,4组,其中第1,2组为甲区,3,4组为乙区。8个队抽签即是在上图的8个位置排列,共有

8!=8×7×6×5×4×3×2×1=40320(种)

不同的方法。

但是,两种不同的排列不一定是实际上不同比赛的安排表。事实上,8队中的某4队都分在甲区或乙区,实际上是一样的;同区的4队中某2队在某一组或另一组,实际上也是一样的;同组中的2队,编号谁是奇数谁是偶数实际也是一样的。

由乘法原理知,在40320种排法中,与某一种排法实质上相同的排法有 2×22×24=27=128(种),故按实际不同比赛安排表的种数是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四、对应法

小孩子数苹果,往往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掰,掰完左手掰右手,这种数苹果的方法就是对应法。小孩子把苹果与自己的手指头一对一,他掰了几个指头,也就数出了几个苹果。一般地,如果两类对象彼此有一对一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一类较易计数的对象计数,而得出具有相同数目的另一类难于计数的对象的个数。

3

例7 在8×8的方格棋盘中,取出一个由 3个小方格组成的“L”形(如图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解:每一种取法,有一个点与之对应,这就是图1中的A点,它是棋盘上横线与竖线的交点,且不在棋盘边上。

从图2可以看出,棋盘内的每一个点对应着4个不同的取法(“L”形的“角”在2×2正方形的不同“角”上)。

由于在 8×8的棋盘上,内部有7×7=49(个)交叉点,故不同的取法共有 49×4=196(种)。

例8 数3可以用4种方法表示为1个或几个正整数的和,如3,1+2,2+1,1+1+1。问:1999表示为1个或几个正整数的和的方法有多少种?

分析与解:我们将1999个1写成一行,它们之间留有1998个空隙,在这些空隙处,或者什么都不填,或者填上“+”号。例如对于数3,上述4种和的表达方法对应:

111,11+1,1+11,1+1+1。

显然,将1999表示成和的形式与填写1998个空隙处的方式之间一对一,而每一个空隙处都有填“+”号和不填“+”号2种可能,因此1999可以表示为正整数之和的不同方法有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五、容斥原理

在应用加法原理时,关键在于把所要计数的对象分为若干个不重不漏的类,使得每类便于计数。但是具体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常常扭成一团,难以分为不重不漏的类,而要把条理分清楚就得用加法原理的推广——容斥原理。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A表示A类元素的个数,用B表示B类元素的个数,用 A∪B表示是 A类或是 B类元素的个数,用A∩B表示既是A类又是B类元素的个数。A∪B∩C,A∪B∩C的意义类似。

容斥原理1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两类,那么A∪B=A+B-A∩B。

容斥原理2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三类,那么A∪B∪C=A+B+C-A∩B-B∩C-A∩C+A∩B∩B。

容斥原理的实质在于包含与排除,或形象地称之为“多退少补”。容斥原理若用韦恩图进行分析和记忆,十分方便,留给读者研究。

例9 在100名学生中,有10人既不会骑自行车又不会游泳,有65人会骑自行车,有73人会游泳,既会骑自行车又会游泳的有多少人?

解:从100名总人数中减去既不会骑自行车又不会游泳的10人,就是会骑自行车或会游泳的人数

100-10=90(人)。

既会骑自行车又会游泳的有(65+73)-90=48(人)。

例10 在1至1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2整除,又不能被3整除,还不能被5整除的数,占这100个自然数的百分之几?

4

解:由容斥原理2知,1至100的自然数中,或能被2整除,或能被3整除,或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的个数是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50+33+20-16-6+3=74。

所以,在1至1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2整除,又不能被3整除,还不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有100-74=26(个),占这100个自然数的26%。

六、归纳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先观察其简单情况,归纳出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再来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例11 10个三角形最多将平面分成几个部分?

解。设n个三角形最多将平面分成an个部分。

n=1时,a1=2;

n=2时,第二个三角形的每一条边与第一个三角形最多有2个交点,三条边与第一个三角形最多有2×3=6(个)交点。这6个交点将第二个三角形的周边分成了6段,这6段中的每一段都将原来的每一个部分分成2个部分,从而平面也增加了6个部分,即a2=2+2×3。

n=3时,第三个三角形与前面两个三角形最多有4×3=12(个)交点,从而平面也增加了12个部分,即:

a3=2+2×3+4×3。

??

一般地,第n个三角形与前面(n-1)个三角形最多有2(n-1)×3个交点,从而平面也增加2(n-1)×3个部分,故

an=2+2×3+4×3+?+2(n-1)×3

=2+[2+4+?+2(n-1)]×3

=2+3n(n-1)=3n2-3n+2。

特别地,当n=10时,a10=3×102+3×10+2=272,即10个三角形最多把平面分成272个部分。

七、整体法

解答数学题,有时要“化整为零”,使问题变得简单;有时反而要从整体上来考虑,从全局、从整体来研究问题。

例12 正方形ABCD的内部有1999个点,以正方形的4个顶点和内部的1999个点为顶点,将它剪成一些三角形。问:一共可以剪成多少个三角形?共需剪多少刀?

解:我们从整体来考虑,先计算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汇聚在正方形内一点的诸角之和是360°,而正方形内角和也是360°,共有 360°×1999+360°,从而三角形的个数是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由于每个三角形有三条边,而正方形纸原来的4条边当然不用剪;其余的边,由于是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剪一刀出两条边,所以共剪的刀数是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5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面试体育学科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英语学科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政治学科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初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数学(高中)》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面试数学学科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地理学科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高中)》知识点
2012年教师资格统考《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初中)》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面试语文学科知识点
2017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高中)》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面试幼儿学科知识点
2017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初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初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高中)》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历史学科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美术(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初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政治(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生物(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高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高中)》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物理学科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面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点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面试音乐学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初中)》知识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初中)》知识点

网友关注视频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