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文学> Fcnki__第七天_人物关系与小说叙事的展开_张琴

Fcnki__第七天_人物关系与小说叙事的展开_张琴

上传者:杜明芳
|
上传时间:2015-05-08
|
次下载

Fcnki__第七天_人物关系与小说叙事的展开_张琴

创作论坛CHUANGZUOLUNTAN

《第七天》:人物关系与小说叙事的展开

张琴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余华的创作活动格外引人注目。自1991年发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以来,他的长篇创作例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均先后得到包括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然而,进入新世纪,围绕《兄弟》(上、下)包括2013年发表的新作《第七天》,这位诺奖呼声极高的作家却遭遇到了毁誉参半的两极化接受困境。具体就《第七天》言:有读者认为,这部作品延续了余华的荒诞叙事风格和真诚的悲悯情怀,其直面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融悲情、温暖于辛辣的批判之中,因此“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另一部分读者则在网络上吐槽,“起初几页翻下来,差点真以为是中国版《百年孤独》,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新闻杂烩。这恐怕是余华出道以来最差小说。”对此,本文不做简单化的价值评判,而是拟从创作论的角度切入该作品。余华曾多次强调,《第七天》其实一如既往地遵循着他之前的创作原则,如以“虚伪”的形式去接近真实,不塑造人物的性格,只呈现人物的欲望。“这部小说借助《旧约·创世记》开篇的方式,讲述一个人死后七天的经历。”在这一次的荒诞记事中,人物关系及其展开的“平行蒙太奇”特点尤其值得关注,即,小说中没有

众星捧月式的典型人物,也没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式的次要人物,人物无分主次,完全基于各自的欲望而罗织在一张平行叙事的大网之上。因此,有必要细致分析《第七天》中的人物关系,这种人物关系形成了怎样的叙事结构,以及它又如何显现小说的主题意义。

一、人物关系的“那辗”

“那辗”是传统写作技法之一,意即搓那和辗开,简单说就是作者在引出人物、事件及靠近写作意图时,有意层层设围、多重铺垫,通过迂回曲折的延宕来增强叙事的时空层次、新奇感和趣味性。在小说《第七天》中,人物关系的那辗主要体现在以“我”为线索人物,通过“我”在死后七天的“观察”或魂游牵扯出各色亡灵的故事。这些亡灵在生前或有交集,或者干脆毫不相关,死后的魂游也是或相遇不相认,或彼此本就陌路。整个人物关系的铺展呈平行、复沓的状态,但又共同为“死无葬身之地”的主题表达服务。

小说中,线索人物“我”名叫杨飞,是一名死于饭馆煤气爆炸的城市青年。接下来,作者分“七天”(七章),不仅讲作为亲历者的“我”以及我身边亲人的故事,包括爱人李青、养父杨金彪、情感上的母亲李月珍的生死离合;作为

25

创作论坛CHUANGZUOLUNTAN

旁观者,“我”还讲述了一个个目睹的死亡者的故事,如有在城市漂泊走投无路的小情侣,有死于强拆、火灾、爆炸、车祸的无辜百姓,有杀警的青年与被杀警察,有冤屈致死的男人,有死后被随意丢弃的婴儿。如此众多的人物出现,又有如此多的故事要讲,如何构建清晰合理的人物关系就成了小说创作的关键。因此,为了让众多人物和故事一个个地清晰呈现,作家采取了由一个“中心人物”(实际是线索人物)向四周辐射出一系列人物,并且让辐射出的这些人物之间几乎不发生关联,所有人物只和作为中心人物的“我”产生互动关系。

具体来说,小说在一开始就确立了杨飞作为中心人物,然后用第一人称“我”来展开叙事,并且给“我”安排的身份是死后游荡的魂灵。小说开头这样写道:“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虽然接下来作者花了一些篇幅写“我”游荡到殡仪馆见到种种场景,但怎样也不能回避故事两大悬疑,即“我”为何而死,“我”生前是如何活着的。在回溯“我”死亡的那一刻和活着的命运时,自然引出了与“我”最亲密的人的命运。

“我”回忆生前的最后一刻,当时正看到报纸上登载的前妻李青自杀的消息,这时,小饭馆爆炸了。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小说安排回顾李青与“我”的生活,李青由生到死的命运也得以呈现。当二人在亡灵世界重逢、李青的魂灵去往安息之地后,“我”开始生前未完成的寻父之旅,于是,养父杨金彪的一生在“我”的叙述中缓缓登场。接着,当父亲离家而去、在“我”的生活里缺席时,作为“我”情感上的母亲的李月珍,其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同样浮现出来。显

然,小说在结构人物关系时,采取的是由中心人物“我”向外辐射,一点三线,由“我”的故事辐射出三位亲人的故事。其中,“我”和李青是情人关系,和杨金彪是父子关系,和李月珍是母子关系,并且三种关系之间无交叉,三段故事之间也不产生交集,每个人的命运仅在简单、清晰的人物关系中朝一个明晰的方向而去。

如果我们将杨飞和他的三位亲人看作是人物关系的第一层,那么,杨飞与他生前、死后遇见的众多死者之间构成的就是人物关系的第二层。第一层中,无论涉及谁,杨飞都是亲历者,这也构成了杨飞自身的命运。第二层中,杨飞成为旁观者,他目睹了鼠妹刘梅的自杀和她男朋友伍超卖肾后的死亡,看到了遭强拆被埋的夫妻和幸存下来坐在废墟上等待父母的小女孩,并且在死亡的世界里,遇见了自己生前耳闻的死于各种非命的亡灵。这些人物本素不相识,却被叙述者“我”集中起来,在死后的世界里依次登场讲述着自己生前和死后的故事。

从以上人物关系的分析中,可以清楚看到,《第七天》明确以杨飞作为叙事支点,然后从个人经历逐渐向外辐射,从家庭关系一直扩展到社会环境。围绕在他身边的从亲人到相识者再到素昧平生的人,从活着的人到死后的魂,他们都以杨飞为关联点而相逢在死无葬身之地。这里人人死而平等,不分贵贱亲疏,杨飞与他们每一位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就构成了一个圆。这种圆形的人物关系再次证明了余华创作所坚持的众生平等的原则。

二、人物关系与叙事结构

《第七天》的叙事结构与余华之前创作的长篇小说不一样。无论是《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还是《兄弟》(上、下),小说都是以家庭为中心,故事围绕一个家庭中的各个人物展开,他们各自的命运走向也成为小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26

创作论坛CHUANGZUOLUNTAN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说的结局。因此,小说的叙事结构并非开放式,而是讲述一个家族(家庭)的命运的锁闭式结构。而《第七天》中,作家似乎在有意打破以往这种结构模式,用一种开放式的情节设计来建构小说。小说前三章即“第一天”到“第三天”,分别讲述“我”的死亡经历、“我”和前妻李青的爱情,以及“我”与父亲的亲情,特别是在“第三天”最后讲述父亲离家,“我”展开了寻父之旅。小说到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余华最擅长的讲故事的方式,可是这次不一样。在接下来的“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里,我们看到很多跟“寻父”无关的人物登场。这些人物有的只是与“我”一面之缘,有的是从报纸新闻里听说过,他们的命运从未涉及到“我”的生活。在讲述这些故事时,“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不断地有新的人物和故事进入,“我”要去哪儿,如何才能父子相见,这些问题都停滞了,被阻断了。显然,余华不想让此书成为一部寻找父亲的历险记,也不满足于只讲述“我”的个人悲剧的小说,他想要展示的是众生的悲剧。

《第七天》用一种开放式的情节,尽可能多地展示芸芸众生的命运悲剧,温情与批判并张。在跳脱出家庭关系后,《第七天》里的人物关系相对很松散,如鼠妹和其男友只是“我”出租屋的邻居,谭家鑫是“我”常去吃面的面店老板,被杀的警察和杀人者、被扔弃的婴孩、葬身火海的人群等都与“我”素昧平生。只有“死亡”将所有人物联系在一起。如何让这个具有开放式情节的小说有一个完整结构?余华运用了一个特殊的时间———七天。“七天”是一个轮回。《旧约》说:“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在中国人的习俗中,人在死后七天还处于尚未安息的游魂状态,他会去生前的地方走走。这七天就是死无葬身之时,灵魂躁动不安。“我”死后的七天,成为小说的一条贯穿线,各个人物都按

照时间顺序出场,人物及其故事也在第七天终止。

因此,我们可以将《第七天》的结构看做一个以“七天”为中心的时间轴,各种人物故事在这个轴线一一展开,有时相互交错,有时各自发展。这就仿佛电影中的“平行蒙太奇”技法,淡化人物关系,用人像展览的方式展示每一位人物走向死亡的命运。从中我们看到了生的艰难,死而平等。

三、人物关系与小说主题

面对《晶报》记者的采访,余华用“借尸还魂”一语来概括小说《第七天》的主题,并且进一步阐释,“《第七天》涉及到的一些事件读者应该是熟悉的,所以我用死无葬身之地这样一个陌生的角度去讲述这些。很多真相不是在生者的世界里,而是在死者的世界里。虽然人人认为死无对证,我还是要让这部小说死有对证”[4]。这部小说的主题至少包含两个方面:其一,讲述生者的世界,即现实生活。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世界,爱情被名利收买,疾病和贫穷随时夺走亲人,希望和理想被冷漠和荒诞包围,真相被谎言和暴力掩盖。其二,展现死无葬生之地,即桃花源、乌托邦。这是一个看上去很荒诞的世界,它不是生者的世界,也不是死者安息之地,它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它是灵魂游荡的世界,它是可以看见事情真相的世界,是离真实最接近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经历了这样两个世界,因此他们的故事必定在这两个世界中展开。在现实世界里,叙述者“我”和身边最亲近的人都死于非命,前妻自杀、养父患病离家暴毙街头、情感上的母亲李月珍死于车祸、

27

创作论坛CHUANGZUOLUNTAN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我”自己则死于爆炸。这里的“我”(杨飞)如同《活着》里的福贵,天注煞星,逢吉化凶,最终家破人亡。但如果仅仅设置这些人物,作品显然只能凸显一种个人的、亲情的悲伤,而且很难达到《活着》那样的意境。因此,为表达众生的绝望和悲凉,作家在个人、家庭之外,还设置了许多与叙述者杨飞认识或不认识、熟悉或素昧平生的人物。这些人物的命运看上去更加荒诞。例如,鼠妹刘梅在众人的围观下失足坠楼而死,男朋友为其买墓地卖肾而死,一对夫妻在睡梦中被强拆的推土机压死,一群男女死于商场大火却被政府瞒报、被亲人隐瞒……在现实世界里,这些人物的遭遇被“我”或看到或听说。与“我”亲身描述自己与亲人的经历不同,这些陌生人的遭遇在现实世界中好似道听途说,其中来龙去脉都模糊不清,所有的真相都留在那个“死无葬身之地”里一一揭开。于是,小说呈现出这样一个奇异的生者世界:每个人都带着各自不同的伤痛,“不约而同”地朝着死亡之路奔去。而在“死无葬身之地”里,所有“人”(魂灵)变得没有悲伤,没有眷恋,没有仇恨,甚至没有亲疏差别。然后,“我”与当中的每一个人发生关系,产生交流,回溯与探寻死亡的真相。

在死、生两界的交叉叙事中,作家并不刻意去塑造人物性格,同时也尽可能地精简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人物和他(她)“不能不说的故事”分别独立呈现,很好地实现了人物繁多但线条清晰的叙事效果,既复原了现实生存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小说的“美”(肯定表彰)、“刺”(讽刺批判)倾向也昭然若揭。

针对余华新世纪的创作转型,包括《兄弟》和《第七天》,学界批评其“人物符号化”,“情节过于夸张,失真,并伴有大量媚俗的细节”,越来越“缺生活”、想当然的“随意、任性、简单”。余华对此一直缄默。也许,每一位风格化的作

家都会面临写作惯性以及时代变迁的困扰,作品的好与不好,尚需时间检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第七天》的真诚,来自余华对“现实比小说更荒诞”的执信,它构成了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到《兄弟》、《第七天》一以贯之的精神伏线。

参考文献:

[1]余华:《第七天》,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年,腰封。

[2]《余华新作〈第七天〉被批是“新闻杂

烩”》,《华西都市报》,2013年06月17日。

[3]《余华评〈第七天〉:借尸还魂书被盗

版是应该的》,《晶报》,2013年08月14日。

[4]《余华评〈第七天〉:借尸还魂书被盗

版是应该的》,《晶报》,2013年08月14日。

(作者: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28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