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浅谈中国画教学

浅谈中国画教学

上传者:马丽
|
上传时间:2018-10-17
|
次下载

浅谈中国画教学

  中国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通过中国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反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爱国名言和爱国事迹,来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风雨鸡鸣》图是徐悲鸿1937年创作的,画面表现了一只站在岩石上的雄鸡,激昂地高声鸣叫,画家喻意唤起人民赶快觉醒,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表达了画家对祖国的深情,对正义的伸张,对光明的向往。徐悲鸿1943年创作的《会狮东京》一画,表现群狮将富士山踏于足下,期望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使学生加深对画的理解和印象,再衬以徐悲鸿事迹简介,徐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投入到民族救亡运动中,以自己的画作在国外展售,支援祖国人民抗日,救济祖国受苦受难人民,使学生看其画、闻其人,倍感亲切,倍受鼓舞。李可染、林风眠创作的《万山红遍》、《秋》以中国画不同的表现形式,鲜明地再现出秋色之美,浓郁醇厚、明艳诱人。画家用饱蘸深情的笔墨,赞美家乡的可爱,祖国山河之壮美。通过欣赏画使学生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迸发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感。

  在中国画笔墨练习教学中,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使学生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一种国画技法训练。通过教师在宣纸上演示以墨撞水、以水撞墨、以色冲墨、以墨冲色、泼墨、甩色、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开始练习时,教师要巡视指导,不要求具体绘画内容,只是随意画,用毛笔沾水、沾墨、沾色,使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学生在无意之中学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待学生对用笔、用墨、用色有了初步的掌握之后,再画简单的藤蔓植物,如:葡萄、黄瓜、丝瓜等。因为藤蔓植物的叶子、藤都有相似之处,只在果实上改动一下即可,有利于学生掌握。

  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方法是成功完成国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内,也可以课内课外相结合。例如:定期举办学生的美术作品展览和开展美术第二课堂活动。因为在此类美展中,作者是学生本人或自己的同学,同学们看了倍感亲切。通过美展互相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交流感受,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成功意识,反馈教学信息都是不可缺少的。

  中国画博大精深,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怎样更进一步的搞好中国画教学,使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后继有人,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并为之不懈地努力。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学习理论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学过程(一)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育与人的发展(三)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材料分析提高训练试题(一)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学习心理(四)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课程概述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育与人的发展(二)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学过程(二)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育目的(三)
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学实施|小学教育(四)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育研究方法(二)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育研究方法(四)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育制度(一)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二)
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学实施|小学教育(二)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提高训练试题(三)
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信息基础与小学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
2015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学前教育原理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提高训练试题(五)
2015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重要简答题(一)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学原则(二)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四)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学组织形式(二)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育目的(四)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学概述
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学实施|小学教育(一)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三)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六)

网友关注视频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