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文学> 1秦汉魏晋文学

1秦汉魏晋文学

上传者:韩宝国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1秦汉魏晋文学

二、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指的是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到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元年(196)的文学。这是中国文学的形成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封建帝国,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但严酷的专制政治统治使之很快走向了灭亡(仅15年)。秦在文化上推行的也是极端专制政策,以吏为师,焚书坑儒,使秦代学术文化一派凋零,文学几乎没什么成就。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 汉代文学包括西汉、东汉两个历史阶段近四百年的发展史。在这一时期从文体看,主要有赋、散文和诗歌。

(一) 汉赋

赋形成于战国后期,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是荀子。就基本性质言,它是一种以韵语为主、韵散兼用的介于诗和文之间的文体。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与言志的小赋。

1、骚体赋

从汉高祖刘邦建汉至汉武帝初年(公元前206—前104年),是汉赋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是继承《楚辞》的传统,以抒情为主的骚体赋。这时最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贾谊,其代表作为《吊屈原赋》、《鵩鸟赋》。贾谊之后的枚乘的《七发》以主客问答形式开启了汉代大赋。

2、 散体大赋

从汉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共约200多年时间,是汉赋发展的鼎盛期。这一时期最具汉赋特征的散体大赋开始流行。司马相如是汉代大赋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子虚》、《上林》两赋是他的著名的代表作。这两篇以游猎为题材,歌颂大一统汉帝国的权势和汉天子的尊严。司马相如的这两篇赋在汉赋发展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至此汉大赋的体制基本确定。

西汉末年到东汉初期的汉赋作家主要有班固、张衡和扬雄。班固《两都赋》是其代表作。张衡以《二京赋》最负盛名。扬雄前期的大赋《甘泉赋》、《校猎赋》;后期的小赋《酒赋》、《解嘲》等文辞流丽,铺陈有度。

3、 抒情言志的小赋

东汉中叶以后是大赋衰微期。这一时期抒情小赋勃兴,直启魏晋的抒情赋创作。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这一转变。其后,蔡邕《述行赋》、赵壹《刺世疾邪赋》是其代表。

(二) 秦汉散文

1﹑政论散文

秦汉散文有较为突出的成就,其论说散文是继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而来的。李斯是秦时最有成就的文学家,以《谏逐客书》为其代表作。汉初作家多注意总结秦亡教训,以贾谊《过秦论》最为著名。西汉汉武帝时期到东汉中期,论说散文大都明白晓畅、不傍经典。桓宽的《盐铁论》、淮南王刘安君臣的《淮南子》、王充《论衡》是其代表作。东汉后期散文多批评时政,以王符《潜夫论》为代表的汉末三子多为哀伤之作。

2﹑历史散文

汉代散文中的史传文成就突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史记》、《汉书》在整个封建时代,都被史学家及文学家奉为典范。

《史记》作者司马迁,原名《太史公书》,也称《太史公记》、《太史公百三十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6千余字,由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体组成。

《史记》是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扬善贬恶”的史家实录精神写就的。它暴露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歌颂反抗强暴的英雄,充分肯定和由衷赞扬中下层一些人物的的历史贡献和优秀品质。内容极为丰富生动,具有鲜明的倾向性。

《史记》不仅是“史家之绝唱”,也是“无韵之《离骚》”,具有高度的文学成就。 《史记》之后,班彪续作《史记后传》65篇。班彪死后,其子班固继承遗业编撰《汉书》。班固卒时,《汉书》的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完成,其妹班昭续作八表,马续补作天文志。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它的体例沿用《史记》,又略有改变,改书为志,并世家入传,由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四部分组成,全书一百篇,八十余万字。主要记载高帝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的历史,目的是宣扬“汉德”。其“十志”较《史记》的“八书”,史料更完整、更丰富。

《汉书》在艺术上没有《史记》成就高,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其地位在“正史”中仅次于《史记》。

(三)汉乐府民歌

“乐府”本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六朝时,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称。沿用到后世,涵义进一步扩大,如宋人把词,元、明人把散曲也称作乐府。

汉乐府诗歌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的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和鼓吹曲辞中。民歌是其精华,现仅存四十多首,主要保存在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中。

汉乐府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传达了汉代民众的心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是汉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1、是以叙事为主,善于剪裁和安排情节。其中的代表作品是《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2、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汉乐府民歌的又一艺术特色。如《东门行》、《上山采蘼芜》等诗歌中的人物都口吻毕肖,充分表现了人物各自的个性特征。3、善于运用比兴、拟人、夸张、铺陈和烘托手法。4、汉乐府民歌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句式上打破《诗经》的四言,以杂言为主,逐渐趋于五言。

(四)《古诗十九首》

汉代文人诗以东汉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它是在民间五言歌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汉才有完整的作品,《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中最成熟的作品。这组诗的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其内容大抵有表现及时建功立业的壮志、追求幻灭前途的迷惘、对人生的思索、游子思乡、思妇相思之苦。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表现在它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上。作品大都有感而发,不虚情,不矫饰,自然而成。其次是他抒情的方法灵活多变或用比兴手法;或融情于景;或寓景于情;或以事传情。最后《古诗十九首》的语言明白如话,浅近自然,但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古诗十九首》在我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勰称它是“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的时代特征是:全国长期处于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乱不休,民族矛盾尖锐和民族大融合。文人在战乱与政治斗争中朝不保夕,感到人生短促,生命脆弱,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这一时期文学也进入了自觉与独立时期。

(一)建安文学

建安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应瑒、徐干)和蔡琰,他们的文学创作从整体上来看, “雅好慷慨”,“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这在后世

被称为“建安风骨”。或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人们对建安时期美学风范的一种概括。所谓“建安风骨”是指内容充实、笔调明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的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刘师培将其概括为:清峻、通侻、骋词和华靡。

曹植是建安作家中,留存作品最多,对后世影响最大,后世评价最高的一位作家。曹植的诗歌今存八十余首,辞赋、散文四十余篇,就其创作经历来看,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由于受到曹操的宠爱,显得志满意得,昂扬乐观,充满自信,富于浪漫情调。《白马篇》可说是前期作品的代表。后期的创作,由于是在曹丕父子的猜忌、迫害下忍辱求生,心情极为悲愤苦闷,所以其内容与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中那种豪迈自信、昂扬乐观的情调没有了,代之出现的则是深沉的愤激与悲凉,作品集中抒写的是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失望,对曹丕集团的怨恨,对自己在碌碌无为中空耗生命的哀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赠白马王彪》可说后期作品的代表。

(二)正始文学

正始是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则包括正始以后至西晋立国。这一时期政治局势变动频繁。文人在高压政治局面下,不敢公开论及时政,只能以曲折隐晦的形式,抒写自己的忧愤,因此这一时期文学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以及浓烈的忧生之嗟成为作品的主调。作品抒情性进一步加强,在风格上,正始诗人创造了曲折隐晦、清隽艰深的风格。

在正始文人中,“竹林七贤”最具代表性, 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7人。阮籍与嵇康是其中成就最突出者。阮籍有《咏怀》八十二首,嵇康的《赠秀才入军》十八首和《幽愤诗》是代表。阮籍与嵇康的散文都有突出的成就,为魏晋散文的代表。阮的散文代表作为《大人先生传》,嵇的散文代表作为《与山巨源绝交书》。

(三)西晋文学:太康文学,永嘉文学

“太康”时期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太康诗歌主要代表人物有: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他们的诗歌比较注重艺术形式的追求,诗歌的技巧虽更臻精美,但有时过分追求形式,往往失于雕琢,流于拙滞,笔力平弱。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左思。他的代表作《咏史》八首深得建安风骨之精神,被称为“左思风力”(钟嵘《诗品》)。左思的辞赋也颇有盛名,其代表作是10年时间写出的“洛阳为之纸贵”的《三都赋》。 永嘉是晋怀帝年号,从公元307年到公元313年。中原沦陷匈奴之手。诗歌在社会动荡

情况下,多有悲郁气 。代表诗人是刘琨、郭璞。

(四)东晋文学

东晋历104年,就文学而言,玄言诗的盛行是这一时期的基特征。所谓玄言诗是指东晋时期以诗歌的形式阐述玄佛哲理的诗歌。这种诗歌大都抽象枯燥、缺乏形象性,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孙绰与许洵。玄言诗流行近百年,只有到了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出现,才改变了文坛的面貌。

陶渊明今存诗125首,文7篇,辞赋2篇。他的辞赋与散文均写得很出色,《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桃花园记》均是其中的代表作。最能代表陶渊明的文学成就的是他的诗歌。他的诗歌大致可分为五类,田园、咏怀、咏史、行役、赠答。其中,田园诗的价值最大。平淡自然是陶渊明诗的最大特色。但是在静穆中他仍有豪迈雄健的一面,鲁迅先生称之为“金刚怒目式”。 如他的《读山海经》《咏荆轲》慷慨雄健、豪放有力。他将目光投向田园生活,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

陶渊明是东晋诗坛成就最高的诗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平淡醇美的诗风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积极的影响。

(五)南北朝文学

南北朝时期,社会总的特点是南北对峙,政权更迭频繁;另外,南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也不平衡。北方在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于南方政权,南北朝时期北方文学少有有成就的作家,其中著名者不过温子升、邢劭、魏收数人。而南方文学则呈现出一派繁荣。因此,南北朝文学主要以南朝文学为主。

晋宋之际,诗风最重要的变化是山水诗兴起和玄言诗告退。谢灵运是我国诗史上第一个精细刻划山水景物的诗人。其描绘永嘉等地的自然景色,鲜丽清新,注重字句的锻炼。被称为“山水诗鼻祖”。与谢灵运齐名并举的诗人是擅长七言和杂言的乐府诗的鲍照。他的《拟行路难》18首最有名。他的赋和骈文,以《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为其代表作。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

永明文学和宫体文学是齐梁时期两大文学现象。永明文学发生于齐武帝永明(483-493)年间,宫体文学发生在梁普通(520-527)年间之后。齐永明年间,有一大群文士,集合于竟陵王肖子良左右,著名的有范云、沈约、谢朓、王融、肖琛、范云、任昉、陆垂。他们形成了一个文学群体,文学史上称“竟陵八友”。他们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句中的声、韵、调的配合。自觉地运用声律来写诗,为格律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所谓“永明体”的新体诗,是从“古体诗”到格律严谨的“近体诗”的过渡。谢朓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小学英语单词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