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历史学> 崇祯皇帝的性格

崇祯皇帝的性格

上传者:陈晓军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崇祯皇帝的性格

28

崇祯帝的性格特点与明朝灭亡的关系探微

颜丙震

(安顺学院

[摘

政法系贵州

安顺

561000)

要]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在上台之时,面对内部的农民起义和外部后金的进逼,曾力图使大厦将倾的明王

“中兴”。然而结果却是明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寿终正寝。究其原因,其即位之初就已积弊丛生的社会状况固然朝

急躁、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导致了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是主要原因,但崇祯本人猜忌、

[关键词]崇祯性格影响

以免被奸人陷害。可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也就是崇祯帝,出生于万历年间。魏忠贤的图谋、未卜的前途,使他越

他出生时明王朝已呈现衰弱迹象,内部是风起云涌的农民起发感到不安,辗转难眠。直到登上帝位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义,外部是后金的步步进逼。他上台后,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此时,朱由检做事谨慎、为人谦恭、自立自强的性格已基局势,曾力图凭借皇帝的权威和个人的励精图治,使大厦将本形成。可以说正是这种谨慎、谦恭的性格使他顺利地登上

“中兴”。然而结果却是内部党争愈益激烈,农民即登上帝位以后,他的倾的明王朝了皇帝的宝座。但当其地位发生变化,

起义风起云涌,后金军队长驱直入,最终明王朝还是葬身于这一性格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谨慎、谦恭、自立自强的

多疑、刚愎自用。农民起义的火海之中,朱由检也以自缢煤山结束了劳而无功性格便转化为猜忌、

其即位之初就已积弊丛生的社会状况固二、猜疑性格的表现的一生。究其原因,

然是主要原因,但崇祯本人猜忌、急躁、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明熹宗死后,魏忠贤便开始实施其篡夺皇位的阴谋。但导致了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最后经过反复权衡,他无可奈何地收敛了篡位的野心。于是本文拟对崇祯帝的性格特点及其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以就教“皇五弟信王朱由检聪明夙著,令内阁拟撰遗诏,正式宣布:于方家。仁孝性成,爰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命绍伦序,即皇帝

[2]

一、猜疑性格的形成亲贤纳规,……恪守典则,保固皇图。”至此,位。勉修令德,

围绕皇位继承问题的明争暗斗,方告一段落。这时的朱由检朱由检的生母刘氏是明光宗众多嫔妃中普通的一员。她

因在后宫的争宠中被人诬陷,最后郁郁而死。这对年仅五岁心里踏实了许多,甚至有点兴奋,长期郁结在胸中的仇恨及

先后的朱由检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明光宗念他孤苦无依,抱负,迫使他跃跃欲试,一展身手。当他不动声色地除掉掌握

把他交给康妃和庄妃抚养。心计颇多的康妃与宽厚仁慈的庄朝廷大权的魏忠贤及其党羽,巩固了自己的帝位之后,便开

[3]

妃对他的不同态度让朱由检多少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冷暖。或始放开手脚“忧勤畅励,殚心治理”。他重点解决党争、后金、

农民起义三大顽疾。在此过程中,朱由检猜忌、多疑、刚愎自许是庄妃倾注的爱心太多,这时的朱由检已经开始表现出任

用的性格特征无所掩饰地显露了出来。性、自以为是的性格特征。

1620年7月,即位仅一个月的光宗去世,这给朱由检幼朱由检反对内部党争。可是,当党争初起时,他却不能冷

当时对于光宗的他口头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更何况,静地掌握事实真相,而轻信一方去打击另一方。结果,

死因,众说纷纭。两年后,上反对植党,自己却介入党争之中,实际上却起了推波助澜朱由检由皇五子成为信王不久,庄

他对接二连三发生的意外之事产生了警觉,开的作用。崇祯元年(1628)十一月初三日,吏部会推阁臣,礼部妃去世。这时,

尚书温体仁,侍郎周延儒希求入阁,而会推结果“列成基命,始注意观察身边的每个细节。尤其是对害死庄妃的魏忠贤和

钱谦益……等十一人名上,客氏,他表面上保持一种谦恭的态度,暗地里却是无时无刻廷臣以延儒望轻置之”,这大出二

不在寻找机会报仇。这时朱由检便开始依恃其聪颖来思索周人所料,他们便散布谣言,说此次枚卜皆由钱谦益把持。朱由围的一切,想了解探求真相。检也“以延儒不预,大疑”。温体仁据此发难,上书弹劾钱谦益

[4]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宫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朱由检逐渐为考官时“关节受贿,不当与阁臣选。”于是,在朱由检即位成熟起来。他对周围的人与事持有的怀疑态度,也使他自以之初,朝廷内部便以此次廷推阁臣为导火线,引起了公开的为是的性格渐渐形成。他在十六岁那年,突然得病,内侍召来竞争。最后,朱由检先后任命周延儒、温体仁入阁参预机务。御医为其诊治。但他出于自我保护意识,拒绝用药,说:“服药二人入阁后,为首辅之位明争暗斗拉拢私人,展开攻讦,于是

[1]

以周和温为首的两派之间的新的党争又开始了。明王朝的党千剂,莫如独宿”,两位御医暗暗敬佩,盛赞其“天性过人”。

争不仅没有因朱由检的亲自过问而消弥,反而以其信任的周果然朱由检的病不治而愈。此事虽说明他善于把握自己,懂

得自处,但本质还是他的怀疑、猜忌所致。延儒、温体仁为主,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事件上制造了更加

严重的党争,朝政也变得日益黑暗腐败。他在完婚后,搬到了惠王府居住,考虑到自身的安全,他

熟读《皇明祖训》,对作为王爷,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朱由检即位之初,面对后金的不断南下,果断地提拔了么等等,都牢记在心。至此,随遇而安成为他信王生活的主袁崇焕,以求收复辽东失地。从袁崇焕的被起用,到委以封疆调。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同程度地关注某些重大事变的态势大吏的重任,再到含冤而死,其间充满了朱由检猜疑的性格和发展轨迹。这不仅是他关心大明王朝的表现,更是其自身表现。起初,朱由检问袁崇焕打算以什么方法收复辽东失地

时说:“卿万里在赴,忠勇可嘉。所有方略,具实奏闻。”袁答安全的需要。

道:“方略已具疏中,……倘假臣便宜,五年而东彝可平,全辽正当朱由检密切关注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时,又一件令

[5]

可复。”对于袁的五年平辽大计,朱由检极为高兴,当场许之他震惊的事情发生了:明熹宗危在旦夕。他对此疑虑重重,本

事成便封伯封候,恩荫子孙。想前住探望,但考虑到自己的信王身份,在此关键时刻,自己

袁崇焕为完成五年平辽,向朱由检提出“五年内,户部转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议论。尤其是怕被当时把

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须中外事事相持权柄的魏忠贤抓住把柄,罗织罪名加以陷害。他常常装病,

[6]

应,方克有济。”朱由检对其要求件件允诺并责令从速办理。不入朝谒见。直到熹宗弥留之际要召见他时,他才步入皇宫。

在平辽初期,他对袁所请也是有求必应。而对答应的条件能熹宗死后,朱由检奉诏进宫。此时他忧心忡忡,大有危在旦夕

之感。出于自我保护,他时刻警惕宫中的一切举动,临入宫否兑现,朱由检根本未多加考虑,只是一味迷信手中权力,陶时,自带干粮和炒熟的米麦,决心不吃宫中饭,不喝宫中水,醉于诸臣顺从的虚幻之中。后来,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当袁崇焕屡次请求拨饷时,

【黑龙江史志2009.08(总第201)】

29

他尽管特旨批准,但对兵马减少而军饷增加开始怀疑。再加上周延儒及其同党一帮佞臣的恶意攻讦,朱由检对其疑心加

“反间计”,对袁崇焕重,信心逐渐动摇,以致最后中了后金的

已投降后金的谣言坚信不疑。曾有阁臣成基命请示皇上慎重,朱由检反说:“慎重即因循,何益!”成基命再次叩头:“敌

[7]

朱由检仍不省悟,一意孤行,最终宣布在城下,非他时比。”

袁崇焕罪状,随即将其磔于西市,结束了他叱咤风云的一生。

在对待农民起义问题上,朱由检急躁、多疑、刚愎自用的

对农民起义主剿的曹文诏性格也得到充分显现。崇祯六年,

与左良玉部及各路明军在豫北战场对农民起义军进行合击并取得辉煌战果,起义军损失惨重。在此关键时刻,骁勇善战的曹文诏被调往大同,不能不说是朱由检在用人上的一大失策。曹文诏之迁表面上是河南按察御史刘誉挟隙奸告曹文诏

“怙胜而骄”之词所致,实际上是朱由检见到兵部所议曹文诏

后,猜忌的心理驱使他很快接受了未验证的结论。

崇祯九年(1636)十月,朱由检召杨嗣昌至京主持兵部。

[8]

朱由检对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网张十面”的平贼战略大加赞赏,便认为杨嗣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相见恨晚。杨每有所请,朱由检无一不听。杨嗣昌却在利用皇帝的信任

在排斥异已。杨早先与在京师近郊设防抵御的孙传庭有隙,

防御后金问题上又意见不合。孙传庭在被任命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后,“疏请陛见”。杨嗣昌怕他在皇帝面前揭露自己的过失,便将其奏疏退了回去。孙传庭一气之下耳聋加重,便“引疾乞休”。杨嗣昌又借机弹劾他“託疾,非真聋”。朱由检勃然大怒,将孙削籍为民,后命巡抚杨一傕核实耳聋真伪。杨

[9]

“真聋,非託疾。”朱由检却不问青红皂白一傕核实后奏报:

便将杨一傕与孙传庭一并逮捕入狱。朝野百官都知是冤枉,但慑于皇帝的威严和喜怒无常的性格,谁也不敢替孙杨二人申辩,而杨嗣昌仍被朱由检信而不疑。

农民起义的爆发壮大,需要综合治理,方有缓和之望。而朱由检却无视这一客观现实。在急躁、猜忌、急于求成的心理

“先后被委任的杨鹤、曹文诏、陈奇驱使下,频繁调兵遣将,

瑜、洪承畴、杨嗣昌、孙传庭、李建泰等,几乎无不以责成期限始,以变成泡影终。结果或被遣戍,或被弃市,或被逼自杀,或

[10]

被逼降敌,没有一个人有好的下场。”朱由检刚愎自用到此等程度,难怪到了最后已经没有大臣肯为其效力。

三、猜疑性格的影响

朱由检即位之初成功地隐蔽了自己,顺利地登上了帝位,并不动声色地除掉了魏忠贤及其同党。这是朱由检谨慎、

谦虚、自立自强的性格带来的成功的一方面。然而,当其地位

巩固以后,一味迷信手中的权力,这时其性格也就转化到了

——急躁、猜忌多疑、刚愎自用。所带来的结果也就可其反面—想而知了。

到了明朝末期,内部党争愈益激烈,相互争斗不已;自内阁首辅以下历任辅臣,以及大小官员,贪污纳贿之风日盛,不可遏止;朱由检对臣下猜忌多疑,责罚极严,一遇失误,非杀即贬,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尤其是其刚愎自用,辅臣及文武百官只求避祸,唯皇帝之命是从,不敢如实奏报或提出与皇帝相左的意见或建议。朱由检所呼唤的能臣,

“良臣”;明朝中枢,日渐离析,以至处于只不过是顺承己意的

崩溃边缘。边臣武将更是人人自危,重足而立,无心也无力备边御敌。偶与后金兵交战,或败或逃又难免受朝廷责罚;后期

孙承宗相匹敌,因此,在与清军的交的将领却很难与袁崇焕、

战中,明朝已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如果说是神宗、熹宗朝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导致明朝失去了农民阶级的支持;那么可以说是崇祯帝的猜忌、多疑、刚愎自用使明朝失去了整个地主阶级的支持,导致了统治集团的

屡剿屡起,不能不说与各地镇分崩离析。农民起义屡抚屡叛,

互相推诿有直接关系。当起义军围守总兵官巡抚事权不一、

攻北京城时,有的太监甚至给起义军通风报信,欲另谋明主。当时奉命戴罪守城的太监曹化淳竟暗地里串通其他太监来

各守城太监及将领纷纷开门迎降,也就不日开门投降。最后,

足为怪了。

后金、农民起义,使朱由检顾此失彼,举止失措。日益激烈的党争,越发加重了朱由检的性格缺陷。形势越危重,其性格缺陷暴露越充分,对事变的处置便越无章法。如此恶性循环,终于导致他自缢煤山的悲惨结局,明王朝也就在他手中寿终正寝了。

参考文献:

谭天星.崇祯皇帝大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张德信,1993:34.

1982:11.[2]中国历史研究社.崇祯长编:卷1[M].上海:上海书店,

[3][4][6][7][8][9][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3-06790.[5]计六奇.明季北略:卷4[M].北京:中华书局,1984:92.

(2)1994,:28.[10]张德信.略论崇祯帝性格的形成[J].史学集刊,

作者简介:颜丙震(1979-)男,山东潍坊人,现为贵州省安顺学院政

法系教师,2004年于曲阜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2007年于甘肃省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上接第27页)粹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成吉思汗是刽子手,

是戕害同类的屠夫。笔者并不反对那些对成吉思汗屠杀无辜的批判,也无意否认血腥的历史事实,但笔者认为成吉思汗不是古代的希特勒纳粹主义也不是日本帝国主义。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本质、性质和特征。(1)成吉思汗与希特勒纳粹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成吉思汗的所作所为是基于人性的,是人性的发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所谓人性,是指正常的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个区别主要在于社会性的劳动。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现实的人性也在不断演变。成吉思汗战争正是基于人性演变的需要并适应了人性发展的需要。希特勒纳粹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违反了由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人性演变的规律,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进程以及人性发展的要求,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使人动物化,非文明化。(2)成吉思汗与希特勒纳粹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成吉思汗的战争是中华民主内部的矛盾和冲突,表现为一个具体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希特勒纳粹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是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侵略,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对抗。因此成吉思汗的战争以民族融合为结局,希特勒纳粹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以失败而告终。(3)成吉思汗与希特勒纳粹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在特

!!!!!!!!!!!!!!!!!!!!!!!!!!!!!!!!!!!!!!!!!!!!!

征上是不同的。成吉思汗的战争表现为巨大的包容性,正是

这种包容性才促成了民族的融合和文明的融合;希特勒纳粹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表现的是排他性,这种排他性决定了他们的战争是将其他民族在文化上和肉体上进行消灭。

总之,成吉思汗是历史杰出人物,是世界历史杰出人物。对其评价必须抛弃民族成见、种族偏见和现在价值观的影响下的偏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观点来评价,不能以他是这个民族而不是那个民族,是这个民族的英雄那个民族的仇敌等戴着变色眼镜观看事物的方法来评价。评价历史人物,应把它放在历史上来评价,从而考察历史趋势,以有用于现今。成吉思汗和他的铁骑发动了战争并最终取得了和平,这是历史趋势和时代特色的产物。成吉思汗是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组织家、民族领袖和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上一个千年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光照人类历史的天空。

注释:

鲜卑、匈奴、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在晋代,①主要包括羯、

中国东部、西部和北部,居住着许多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在汉族的影响下,这些外族逐渐由游牧转向农业定居,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

作者简介:刘会齐(1972-),男,天津宝坻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

经济学等研究。生,从事哲学、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论述提高训练试题
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提高训练试题(一)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十三)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单选提高训练试题(九)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十七)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提高训练试题(四)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十八)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提高训练试题(五)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提高训练试题(六)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十一)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单选提高训练试题(七)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提高训练试题(十)
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活动设计提高训练试题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十)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十二)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提高训练试题(四)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提高训练试题(六)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写作提高训练试题(六)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十)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单选提高训练试题(九)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十五)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八)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写作提高训练试题(七)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十五)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单选提高训练试题(十六)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提高训练试题(九)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提高训练试题(八)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提高训练试题(六)
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提高训练试题(五)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提高训练试题(七)

网友关注视频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