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医学/心理学> 基础医学> 4中医诊疗常规-陈敏

4中医诊疗常规-陈敏

上传者:单超
|
上传时间:2015-04-21
|
次下载

4中医诊疗常规-陈敏

中医科诊疗常规

中医科

中医科疾病(Q/wssyy/3.3-070511 A/0)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属于中医学“萎黄”、“黄胖”、“虚劳”等病症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以皮肤黄而枯槁不泽,浮肿,脏腑气血亏虚等为特征。

本病属贫血中常见类型,发病率很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其就有一定认识。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较少。

一、病因病机

本病总由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和反复出血及虫积所致。

(一)脾胃虚 因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调,劳倦过度,损伤脾胃,致脾胃虚弱,不能将饮食生化为水谷精气,气血生化乏源,发为本病。

(二)气血两亏 脾胃虚弱加重,或它病日久不愈;或因先有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便血、月经量多、崩漏、吐血等失血;或先有失血而气随血耗,致血少气衰,均可导致气血两亏,而发为本病。

(三)虫积 虫积肠内,吸吮水谷精微,血液化源不足,而致本病。

二、辨证施治

缺铁性贫血的中医辨证重点在辨证病因和虚实,病因为胃肠疾病、饮食失调及失血等。实主要是虫积,虚主要是脾胃虚弱,气血虚。治疗上,本病首先应去除病因,以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治虚,适当加入含铁中药为基本治则。

现代研究不少中药富含铁,绿矾主要含硫酸亚铁。

(一) 分型证治

1、脾胃虚弱证 常发生于体弱或偏食、挑食及患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的妇女、儿童,本病初期多见本症,面色萎黄,爪甲无泽,身倦乏力,纳呆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略腻,脉细或弱。

治疗原则:健脾养胃,益气养血。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6g,木香5g,砂仁6g,当归10g,炒山楂15g,炙甘草6g。

若畏寒,肢冷者,加制附子6g(先煎),炮姜3g;纳呆者,加神曲20g,谷芽15g,麦芽15g;呕吐,苔腻者,加藿香10g,苏梗10g;面色萎黄,身倦乏力,气血虚明显者,加黄芪20g,阿胶10g(烊化),制何首乌30g。

2、气血两亏证 常发生于患者本病较久,或慢性失血病人,面色苍白或萎黄,身倦乏力,少气懒言,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纳呆或有反甲,毛发干枯,月经量多,或便血,舌质淡或胖,苔薄,脉濡细。

治疗原则:益气补血

处方:八珍汤加减

人参10 g,黄芪15 g,白术10 g,当归10 g,熟地15 g,陈皮6 g,大枣15 g,茯苓12 g,酸枣仁10 g,远志10 g,炙甘草5 g。

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者,加阿胶10 g(烊化),艾叶炭10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便血者,加地榆10 g,槐角15 g,心悸,失眠,健忘较重者,则以归脾汤为主加减应用。

3、肝血不足证 面色无华或萎黄,头昏耳鸣,夜寐梦多,两眼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或肌肉蠕动,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舌质淡红,苔少,脉细。

治疗原则:滋补肝血。

1

中医科诊疗常规

处方:补肝汤加减。

熟地15 g,当归10 g,白芍15 g,山萸肉10 g,川芎10 g,酸枣仁15 g,木瓜15 g,麦冬10 g,甘草3 g。

头昏。视物模糊较重者,加枸杞10 g,菊花12 g;夜寐梦多可加龙眼肉10 g,桑椹15 g。

4、虫积证 常见于钩虫病流行区病人,面色萎黄,头昏,气短乏力,腹痛腹胀,善食易饥,恶心呕吐,或嗜食生米、泥土、茶叶、木炭等异物,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厚腻,脉虚弱。

治疗原则:燥湿健脾杀虫。

处方:化虫丸合黄病绛矾丸加减。

鹤虱20 g,苦楝根皮20 g,芜荑10 g,槟榔10 g,雷丸6 g(研粉吞服),贯众10 g,厚朴10 g,大枣10 g,苍术10 g,绛矾1 g(研粉吞服)。

若面色萎黄,身倦乏力,气血虚明显者,可与八珍汤合用;恶心呕吐,苔厚腻明显者,加陈皮10 g,法半夏12 g,

此外,常用含铁中药有皂矾、针砂、黄芪、当归等,临床在上述处方中,可适当选用。

(二)其他疗法

1、成药验方

(1)归脾丸,每次6 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心脾气血虚病人。

(2)皂矾丸,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各型均可加用。

(3)伐木丸,每次1.5 g,每日3次,口服,各型均可加用。

(4)健脾生血颗粒剂,每次21 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气血两虚病人。

2、针灸疗法

(1)背俞连续火罐,每周一次,每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拔300~500罐,以背部皮肤严重淤血为宜。

(2)膈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悬钟、气海,针灸并用。

三、预防与调摄

纠正挑食偏食习惯,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婴幼儿及妊娠、哺乳期妇女更应增加含铁丰富副食品的摄入。积极防治钩虫病、溃疡病、痔疮出血、月经过多、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第二节 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发病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有关。病变主要涉及胃、肺、肾三脏。病轻者,中医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病重者,需与西医配合治疗。

一、病因病机

(一)饮食不节 发病与过食肥甘厚味,酿成湿热,脾湿胃热,消谷善饥而渴;湿热上蒸,肺津烧灼,致肺燥而失敷布之能,影响水谷精微布散。肺胃阴伤,肾精乏于滋助,则肾阴亏虚,“肾为胃之关”,关门不闭,固涩无能,精微下注膀胱而为尿,形成多尿。

(二)劳逸失度 劳累太过,房事失于节度,都将亏阴耗肾。阴虚火旺,虚火上蒸,致肺胃水竭津枯,肺燥胃热,发为消渴。

(三)情志失调 情志不遂,精神不畅,气郁化火,消灼肺胃,致肺燥津枯,肺燥则敷布无能,水谷精微不得布散,但从膀胱而行,形成多尿;胃热精亏,口渴欲饮,消谷善饥。 无论何因所致,其结果皆为胃热、肺燥、肾虚。

二、辨证施治

本病病变部位着重在肺、胃、肾三脏,津液不足是病变根本。“五脏之津液皆本乎肾”,所以治疗法则为:补肾水阴液之虚,泻肺火阳热之实,除胃肠燥热之甚,济身中津液之衰为其要 2

中医科诊疗常规

点。

(一)分型证治

1、肺热津伤证 咽干灼热,口喝喜饮,随饮随渴,尿频量多而色黄。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处方:消渴方加减。

天花粉30g,黄连6g,生地20g,葛根15g,麦冬20g,知母12g,桑白皮15g,黄芪12g,玄参15g。

热甚,舌苔黄燥,脉洪大者,加生石膏30g;伤气,气短汗出,易疲倦者,加北沙参30g,天冬15g,玉竹15g。

2、胃热炽盛证 烦渴引饮,胃中嘈杂,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小便频多,大便干燥,舌红苔燥,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胃泻火,养阴生津。

处方:玉女煎合甘露饮加减。

石膏30g,知母12g,生地12g,熟地12g,天冬12g,麦冬12g,黄连6g,栀子12g,石斛15g,茵陈12g,枳壳12g,生甘草5g。

大便干结难解者,酌加大黄5~10g,芒硝12g;舌暗红者,加丹参15g;苔厚腻,夹湿者,去熟地、天冬,加藿香12g,佩兰12g。

3、脾胃失运证 口干口渴,欲饮不多,能食善饥,形体消瘦,肢体困倦无力,小便量多,大便稀溏,舌淡嫩,苔白欠润,脉细无力。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生津止渴。

处方:七味白术散加减。

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2g,黄芪30g,山药30g,葛根30g,广藿香12g,广木香6g,甘草3g。

口中臭秽或苔黄腻者,加黄连6g,黄苓12g。

4、肾阴亏虚证 食多饮多,口干舌燥,小便频数而量多浑浊。形体消瘦,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疗原则:滋阴补肾。

处方:六味地黄丸加味。

生地15g,熟地15g,山药30g,山萸肉15g,丹皮12g,泽泻12g,茯苓12g,麦冬15g,北五味子10g。

气短乏力,气阴两虚者,加黄芪30g,北沙参30g,视物昏花者,加石斛30g,枸杞15g,决明子20g;烦躁失眠,苔黄者,加知母12g,黄柏12g,龙骨15g,牡蛎15g。

5、阴阳两虚证 饮多尿多,小便浑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口干咽燥,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手脚不温。舌质暗淡而小,苔白干,脉细无力。

治疗原则:温阳滋阴补肾。

处方:金匮肾气丸加味。

熟地15g,生地15g,山药30g,山萸肉15g,泽泻12g,茯苓12g,丹皮12g,肉桂4g,制附片20g(先煎),黄精20g,菟丝子15g,北五味子10g。

尿浑浊明显者,加萆薢,车前仁12g,颜面黧黑显著或舌淤暗者,加黄芪30g,桃仁12g,水蛭10g。

6、阴虚夹湿证 咽喉干燥,口渴不思饮,肢体困重,形体消瘦,或皮肤瘙痒,大便秘结,或稀溏不爽,舌红,苔白或厚腻,脉细滑。

治疗原则:养阴除湿。

3

中医科诊疗常规

处方:三才汤加味。

北沙参30g,生地30g,麦冬20g,葛根15g,黄连10g,茯苓12g,厚朴12g,生甘草3g。

咽干咳嗽者,加杏仁12g,百合12g,大便秘结者,加天花粉15g,大黄5g;饥不欲食,干呕腹胀者,加藿香10g,砂仁10g;苔腻或便溏者,加苍术12g,薏苡仁30g。

(二)其他疗法

1、成药验方

(1)玉泉丸,每次6~9g,每日2~3次。

(2)消渴丸,每次6~9g,每日2~3次。

(3)糖脉康,每次一小包,每日三次。

均可酌情选用。

2、针灸疗法 背俞连续拔火罐,每日一次,每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连续拔300~500罐,以背部皮肤全部淤血为宜。5天后开始改为每周一次,方法同前。主治本病有效。

三、预防与调摄

注意劳逸结合。忌饮酒,忌房劳过度,忌烧烤油炸之食,控制面食和饮食。

第三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于中医学“肾风”、“风水”、“水肿”、“尿血”等病证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浮肿,尿血等。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泌尿系疾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认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现代研究报道较多,具有较好的疗效。

一、病因病机

本病总由标实邪盛,风、毒、湿热致脏腑功能失调,体内水液潴留,泛滥于肌肤所致。 风邪外袭,客于肺卫,风寒则肺气郁闭,风热则失清肃,均使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风热内侵,热留下焦,损伤脉络而尿血,发为本病。

若肌肤疮疡痈肿之湿毒,未能清解消散,而内归脾肺,使其运化宣降功能失常,水液代谢紊乱,溢于肌肤,而成水肿,发为本病。居处卑湿,或涉水冒雨,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使脾为湿困,运化失职,以致水湿停聚不行。若阻滞气机,气滞不行,血为之淤;若泛于肌肤,则成水肿,发为本病。

湿热侵袭,或湿郁化热,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气机阻滞,水道不通,而成水肿;或湿热滞留下焦,脉络受损,而成尿血,发为本病。

二、辨证施治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辨证重点在辨证病因和病期。病因是风、寒、湿、热,毒、淤,其中以热邪最为重要。病期分为水肿和恢复期,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为恢复期。治疗上,本病应以祛邪为主,清热解毒为重要治则,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水肿期疏风、宣肺利水,以消水肿;恢复期芳香化湿,清热利尿以清除余邪,慎用补虚为基本治则。应积极防治由于肾及膀胱气化失司所致的癃闭及水气凌心,或邪犯心肝而出现的危证。

现代研究宣肺发表,芳香化湿可解除小血管痉挛,减轻水肿,降压防心衰;清热解毒清除病灶,调节免疫;活血祛瘀可改善肾微循环,增加其血流量,抑制变态反应,促进肾脏病变恢复。

(一)分型诊治

1、风寒闭肺证 常见于儿童,本病之初,迅速出现面及眼睑浮肿,继而全身四肢亦肿,而以头面眼睑浮肿较甚,小便不利,恶寒腰痛,肢节酸楚,或见咳嗽,舌红,苔薄白,脉浮紧。 4

中医科诊疗常规

治疗原则:疏风散寒,宣肺利水。

处方:三拗汤合五皮饮加减。

麻黄6g,杏仁10g,甘草6g,荆芥10g,防风10g,茯苓皮20g,大腹皮10g,冬瓜皮30g,桑白皮10g,陈皮6g,益母草30g。

若发热,咽喉肿痛者,加金银花20g,连翘15g,板蓝根20g;尿血者,加白茅根30g,大蓟20g,小蓟20g,琥珀粉3g(冲服),生侧柏叶15g;尿中蛋白细胞或脓细胞多者,加千里沅30g,一枝黄花30g;尿蛋白者,加蝉蜕15g,荠菜30g,凤尾草30g;若呕恶不欲食者,加藿香10g,苏叶10g,神曲15g;下肢水肿者,加泽泻15g,车前子15g,防已10g。

2、风热犯肺证 常见于儿童,少数青少年亦可见到,本病之初期,发病急,眼睑浮肿,头面身半以上肿甚,小便黄少,发热,咽喉肿痛,咳嗽,腰痛乏力,尿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处方:银翘散合五皮饮加减。

金银花20g,连翘15g,薄荷10g,芦根30g,桑白皮10g,茯苓皮20g,冬瓜皮30g,车前草30g,马鞭草30g,半枝莲30g。

若头面肿,咳喘者,加麻黄10g,杏仁10g;高热,口渴者加石膏20g,知母10g;头痛眩晕,血压高者。加钩藤15g(后下),夏枯草20g,石决明20g(先煎);若见剧烈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烦躁不宁,甚至神志昏迷,抽搐,邪犯心肝,可用龙胆泻肝汤冲服牛黄清心丸,每次1丸,鼻饲或化服,每日2次。

3、湿毒浸淫证 头面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赤涩量少,甚见血尿,皮肤常有脓疮,溃破痛痒,恶风发热,口干思饮,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宣肺利水。

处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麻黄6g,赤小豆30g,连翘20g,金银花20g,野菊花3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30g,车前草30g,牛膝12g,桑白皮10g,白花蛇舌草30g,赤芍15g。

若皮肤疮疡流水者,加苦参15g,败酱草15g,土茯苓30g;皮肤痛痒者,加莲子心10g,白鲜皮10g,地肤子12g。

4、水湿浸渍证 常见于发病较久的病人,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重困倦,胸闷脘痞,纳呆不饥,泛恶,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缓。

治疗原则: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处方:胃苓汤加减。

白术15g,泽泻15g,猪苓12g,茯苓皮20g,大腹皮10g,桂枝10g,怀牛膝12g,生苡仁30g,苍术10g,陈皮10g,川厚朴10g。

若头昏,血压高者,加防已12g;咽喉肿痛者,去桂枝,加金银花20g,连翘15g,板蓝根20g,牛蒡子15g。

5、湿热内蕴证 遍身浮肿,腹部较甚,皮色润泽光亮,小便赤短,胸腹痞闷,燥热不饥,口苦粘腻,口干不欲饮水,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渗湿,解毒利水。

处方:龙胆泻肝汤合五皮包饮加减。

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苓10g,生地15g,泽泻15g,怀牛膝12g,桑白皮10g,茯苓皮20g,冬瓜皮30g,益母草30g。

若脘腹胀满较甚者,加大腹皮10g,厚朴12g;恶心、呕吐,小便赤短,或无尿,便秘,急性肾功能不全者,加大黄12g(后下),丹参15g;若水肿甚,烦躁,心悸,气紧,喘息不能平卧,水气凌心,水邪射肺者,可用五苓五皮饮送服已椒苈黄丸。

5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