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 实习总结> 微型课程申报材料

微型课程申报材料

上传者:郭泽成
|
上传时间:2015-04-21
|
次下载

微型课程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

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的实践研究

(巴中市学年度微型课题研究)

一、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原因

每一次听到校园广播里又传来一阵又一阵的“某班级的学生的寝室、公区的清洁卫生没有搞好”等等的声音,心里面就是一阵阵的烦躁。每一次召开校园会议的时候总是要讲生态环保“某某班某某学生又在花园的草坪里践踏花草、摘花折枝等,听得当班主任的我脸上滚烫。在平时的课本课程教学中,在平时的主题班会之中我们可以说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教育学生,然而学生这种养成教育始终让人找不到方向。在校园里,中学生在寝室的地面上乱扔果皮、瓜子等。垃圾袋经常是装到无法装了才带出寝室倒掉。洗衣服时,有同学习惯“长流水”。 阳台上的灯只知随手开,却不知随手关掉。寝室里的灯也要等到查晚寝的时候才关灯,通过每个楼栋的通报情况发现,即使使用扣分的方式,还是每天都有寝室榜上有名。这些触目惊心、不堪入目的画面让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我惭愧不已。百思之后,发现快速地改变其教育教学方法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提高他们的环卫意识,自身的修养是首要任务。这也是我研究此课题的动机所在。

(二)我校出现这些现象的几个因素 1.我们学校是农村场镇上的学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太差。

2.农村学生视野狭窄、见闻不广。我们这边的学生出生在穷乡僻壤,这块土地既养育了他们,同时又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陋习。见识短浅,许多的比较前卫的意识还达不到、还不足。譬如:在我们这里的孩子们会认为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奶奶让座那会是“憨”,在公共场合吸烟就是一种“酷”,在花园里的树上攀爬折枝是很“牛”。然而在较发达的城市里的孩子们若有如此,那将是被认为一种素质低的表现。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丰富的境界,没有优良的环境熏陶也会被认为他是一块“贫瘠的土地”。由此环境十分重要,而学生优良品质还需要在从事教育教学的校园潜移默化。

3.学生的环保意识差,认识不足。

4.教师在教学方面急功近利。教师平时在教学工作之中只是过多的重视分数,试卷上的对错与否,而忽略了课堂之外的学生自身的修养的提高。学其皮,疏其课外之行为。关注课堂内外需教师改善其教育教学的模式。于是,出现了“应试生态环卫教学”的局面,忽略了对学生应有的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疏于对学生的自身素质的提高,抑制了学生个性,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申报材料

(三)、选题的意义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从以上的言论之中,我们不难知道,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是相辅相成的。爱护生态环境对人类有利,亵渎生态环境对人类有害。生态环境就如人类的一面镜子,你对她笑她就笑,你对他面目狰狞,他就对你面目狰狞。虽然改善的是小小的校园环境,但是重要性是绝对不可小觑的。 (四)、本课题预计的突破点:

1、学生能自觉的、有意识的环保。

2、学生的环境环保意识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提高。

3、学校的生态环境环保条约一去不复返。

4、教育教学的空间将得到拓展,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

5、全面提高整个校园的环保意识。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目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急切地呼唤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它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这个概念在苏联哲学界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的讨论中较为多见。伟大的哲学家基鲁索夫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的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合。

通过在课堂内外教学的模式让学生走进课堂、走出课堂,学生内外兼修。既能让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又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马克思认为,是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就是说,教育的根本所在应该是以人为本,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

生物课程标准之《稳态与环境》指出: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要求

申报材料

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

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认为,教育要适应人物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表明,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在实验活动中,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发展起来的。农村学生生态环卫意识的培养策略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引导,以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原则

1、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新颖性原则、价值性原则。

4、系统兼整体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为检测与情境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1、整体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2、研究过程中的生态环卫教学方法利用文献资料结合实践操作层面逐步感悟,积累经验,总结升华经验,形成系统理论,以点带面,将辐射面逐步扩大——由实验班辐射到每一班,由精品课辐射到生态环卫每一堂课。

五、研究内容及实施途径(即本课题的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课题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

通过研究,探索农村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所反映在行为习惯上的表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方法。

通过研究,探索农村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之中学习 “保护生态环境知识”之后,并没有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习惯。

让学生掌握课堂内的知识之外,并能运用课堂知识中正确的理念转变自身的陋习。

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环保意识,让学生的自身的修养、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申报材料

(二)研究内容

1.在校园中调查和观察学生在生态环保行为方面的具体表现。

2.调查研究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并就此进行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习惯的策略研究。

3.通过学生的学、老师的培养,科学的训练体系及专题训练体系的研究的探索,使生物教师更好地依据学生发展规律进行生态环境方面的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针对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研究农村学校各学段(七、八、

九、高一、高二、高三六个年级)不同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促进学有所用教学序列化,使生物教学更符合“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5、通过对生物教学策略研究,改变以往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进一步了解学生能否适应延伸课堂的教学模式。

6、“生态课堂”内外活动课设计具备一定弹性的研究。能否让这样的教学模式用在其他的教学之中。

(三)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2014.11---2014.01

搜索资料,选准研究角度,撰写研究方案。申报。

2、实施阶段: 2014.12---2015.05

按计划实施研究;查阅、整理分析资料。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进行课题管理。完成阶段总结、典型教案或相关个案的整理存档。

3、总结阶段: 2015.05---2015.06

阶段性总结,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课题结题,写出较有价值的课题报告。整理研究实验论文集、个案集、教案集等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2014.11---2014.01)

准备阶段

1.定课题名称,进行开题论证,设计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修改课题实施方案。

2.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法,学习新课程改革与实验的相关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为课题研究的开展作好准备。

3.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潜意识的动机。运用专题听课法了解目前农村学校生态环境教学的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方向、现有条件等。

4.制定实验计划,落实步骤。

反复召开课题研讨会议,明确研究任务,制定并落实计划。

5.阶段资料汇总。

具体做法分以下三步:

申报材料

第一步:

1、课题学习研讨,交流思想,明确方向,协调研究。

召开课题组会议。召开全校生物教师会议,通报课题研究情况,听取他们的指导,积极采纳好的建议,争取更多教师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2、调查访谈,形成系统的报告。

调查访谈本校的学生个性心理,学生对改变生态环卫意识的自信心等;调查教师“生态环境”教学的个性心理;调查教师生态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调查学生已有环卫习惯及教师生态环境教学的一般策略,分析学生学习和生态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生态教学课程现状、成因,形成调查报告,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和资料库。 第二步:

1.学习观看优秀课题组成员实验经验,借鉴先进作风,结合教学实际,研讨我校中学生态环境课程教学的整体训练体系。

2.用上述方法确定出我校初中、高中各学段生态环卫意识的改变训练体系。

第三步:

综合运用谈话法、问卷调查法、会谈及专家评估的方法,对学生的生态环卫保护行动进行评估,形成阶段性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2014.12---2015.05)

1.兴趣入手,使学生愿学、乐学愿意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

2.在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生态环境课程的教学整体训练体系和专题训练体系,以课堂内外兼修为突破口,让学生敢认识自身存在的陋习、敢改变自身的差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得以的发展。

3.分层次的进行指导培训。

4.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研讨实验经验,反思实验情况,相互借鉴成功经验。

5.及时填写学生成长记录,撰写上述过程中各方面的经验总结或论文、阶段性报告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15.05---2015.06)

1、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究报告。

2、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3、召开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

五、预期研究效果(即该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1.学生方面;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4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模拟题试卷(2)
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材料分析题一)
2014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模拟题试卷(4)
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模拟题(语文)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题(单项选择)
教师资格《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题及答案
2014年四川教资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三
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单选题一)
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单选题三)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模拟题试卷三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模拟题试卷二
2014年四川教资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六
2014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单选题四)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初级中学)
2014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模拟题试卷(1)
2014年四川教资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四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高中)
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模拟题(语文)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模拟题试卷四
2014年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前押题模拟题四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初级中学)
2014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密卷及答案(2)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高级中学)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模拟题(简述题)
2014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模拟题试卷(5)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初中)
2014年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前押题模拟题二
初中生物模拟题《常见曲线分析图突破》
2014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模拟题试卷(3)

网友关注视频

小学英语单词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