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农学> 第四章森林与环境

第四章森林与环境

上传者:贾玲
|
上传时间:2015-04-25
|
次下载

第四章森林与环境

林学概论 第四章 事业单位考试

森林与环境

一.森林、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1.森林 指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动物、微生物,占据相当大空间,并显 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 物群落复合体。 2.环境 指生物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合。 包括生物的生存空间、 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 在生物科学中,环 境指生物栖息地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合。 3.森林环境 指森林生活空间与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合。

4.环境的类型 宇宙环境:指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地球环境:指大气圈中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区域环境:指特定区域空间的自然环境。 生境:指生物或群落生长地段的环境因子的总合。 微环境:指接近生物体表面不同部位的环境。 体内环境:指植物细胞间隙的环境。 二.生态因子作用分析 生态因子: 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 发育、 繁殖、 行为、 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分类: (1)气候因子:光照、温度、水分、大气(风) 。 (2)土壤因子:母质、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土壤水汽条件和土壤温度。 (3)生物因子:植物、动物、微生物。 (4)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坡位。 (5)人为因子:利用、改造、破坏。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综合作用:生态因子的不可孤立性、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性。 非等价性作用:生态因子的同等重要性。 不可代替性和互补性作用。 阶段性作用。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生态因子作用的其他特征: 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特征: 生态系统内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关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整体。

稳定平衡的特征: 自然界生态系统总是趋向于保持一定的内部平衡关系, 使系统内各成分间 完全处于相互协调的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内的负反馈机制是达到和维持平衡或稳定的重要途 径。例如:森林的自然稀疏过程;昆虫数量与食物的供应。

三.光照因子(太阳辐射) 万物生长靠太阳。 1 太阳辐射特性及时空变化 太阳以电磁波形式发射辐射能。波长 150-4000nm,太阳辐射能的 40-50%是可见光谱,其余 大部分是红外线,紫外 线较少。 北半球投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强度仅为 47%其中,直接辐射 24%,散射和漫辐射 23%。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高度角、纬度、海拔、坡向 2 太阳辐射光谱的生态效应 太阳辐射主要成分: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 生态作用: (1)光合作用 生理有效辐射:太阳连续光谱中,植物光合作用利用和色素吸收,具有生理活性的波段称生 理有效辐射。 生理有效辐射中,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部分,具有最大的光合活性。蓝紫光也能 被叶绿素、类胡罗卜 素所吸收。绿光为生理无效光。 (2)对植物形态的作用 短波光:如蓝紫光、紫外线,能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而使植物形成矮粗的形态。紫外线能 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波长短于 290nm 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伤害作用,被大气 O3 层吸收。 长波光:如红光、红外线,有促进延长生长的作用。 (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影响 当使短波光占优势并增多氮素营养时,促使碳素朝向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当提高光强度并使长波光占优势时,碳素向糖类的转变的过程加强,从而促进糖类的合成。 3 太阳辐射强度的生态效应 光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饱和点: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逐渐减慢,最后不再随光强而 增加,这时的光照强 度为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当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 恰与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 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光强对形态的影响 光照不足时植物形态:黄化、节间长、叶子不发达、侧枝不发育、植物体水分含量高、细胞 壁很薄、机械组织和 维管束分化很差。 光照较强时植物形态:树干较粗、尖削度大、机械组织发达、分枝多、树冠庞大;叶的细胞 和气孔通常小而多, 细胞壁与角质层厚,叶片硬,叶绿素较少;根系发达,分布较深。 提示:光照过强也是红松主干分叉的重要原因 。 树种的耐荫性 树种耐荫性:指其忍耐庇荫的能力。即在林冠庇荫下,能否完成更新和正常生长的能力。 影响树种耐荫性的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加,耐荫性逐渐减弱。 气候:气候适宜时,树木耐荫能力较强。 土壤:湿润肥沃土壤上耐荫性较强。 喜光树种:只能在全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不能忍耐庇荫,林冠下不能完成更新过程。 例如:落叶松、白桦 耐荫树种:能忍受庇荫,林冠下可以正常更新。例如:云杉、冷杉。 中性树种: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树种。 喜光树种特性: 树冠稀疏, 自然整枝强烈, 林分比较稀疏, 透光度大, 林内较明亮。 生长快, 开花结实早,寿命 短。 耐荫树种特性:树冠稠密,自然整枝弱,枝下高低,林分密度大,透光度小,林内阴暗。生 长较慢,开花结实晚 ,寿命长。 思考: 常见的喜光树种和耐荫树种有哪些?

4 太阳辐射时间的生态效应 光周期性: 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 植物光周期的反应主要是诱导花 芽的形成和开始休眠。 植物光周期类型 长日照植物:较长日照条件下促进开花的植物,日照短于一定长度则不能开花或推迟开花。 又称为短夜植物。长日照植物大多数原产于夏季日照时间长的温带和寒带。如小麦、萝卜、

菠菜。 短日照植物:较短日照条件下促进开花的植物,日照超过一定长度便不能开花或推迟开花。 又称为长夜植物。短日照植物大多数原产地是日照时间短的热带、亚热带。如水稻、菊、大 豆、烟草。 中日照植

林学概论 第四章 事业单位考试

物:花芽形成需要中等日照的植物。如甘蔗。 日中性植物:完成开花和其他生命史阶段与日照长度无关的植物。如番茄。 提示: (1)木本植物的开花结实不仅受光周期控制,而且还有其它影响因素。如营养的积累、光 照强度。 (2)许多树种的开花似乎属于日中性。 (3)光周期现象是支配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别是高纬度地区栽培极限的重要因素。对植物 的引种、育种工作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思考:能否使植物推迟或提前开花?

5 光因子在林业中的重要性 森林抚育: 如果森林内光照强度突然增加, 会引起林下幼苗的伤害, 以及使树干长出徒长枝, 降低木材质量。 林业上提高森林光能利用率或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调整森林结构和提高光合强度。 具体做法 为:广泛提高森林覆盖率,在森林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保证森林的适宜密度和叶面积指数,以 充分利用光能。 6 小结 (1)太阳辐射以光谱组成、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影响森林植物。 (2)森林经营活动中较易控制的是光强。 (3)森林植物对光照强度具有适应性。 (4)林业上提高森林光能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是调整森林结构和提高光合强度。 四.温度因子 1 温度的空间和时间变化 热量平衡:包括辐射收入和支出。 收入: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大气逆辐射。 支出:地面辐射、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温度的空间变化 纬度:影响太阳入射高度角、昼夜长短、太阳辐射量。随着纬度增高,太阳辐射量减少,温 度逐步降低。 海陆分布:影响气团移动方向。 地形和海拔。 温度的时间变化 昼夜变化

气温日变化:最低值出现在将近日出的时候。最高值出现在中午 13-14 时。 土温日变化:土表温度变化远较气温剧烈。土表以下温度变幅减小,一天中最高最低温度有 后延现象。至 35-100cm 深以上,土温几乎无昼夜变化。 季节变化 温度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2 关于温度的一些生态概念 (1)三基点温度 植物在其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称作生物学温度, 可用三个温度指标来表示。 最 适温度:生物生长发育或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温度范围。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植物生 长发育和生理活动的低温和高温限度。合称为三基点温度。 (2) 积温 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它才能生长发育。这个对植物生 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温度。 植物在某个或整个生育期内的有效温度总 和称作有效积温。 3 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长期:树木从树液流动开始到落叶为止的日数。一般植物在 0—35 度的温度范围内,随温 度上升,生长加快。 对植物发育的影响 ①植物种子只有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萌发。 温带和寒温带许多植物种子, 还需要经过一段 低温期才能顺利萌发。 ②低温对开花的诱导效应: 某些植物的开花结果需要一定时间低温的刺激, 这个过程称为春 化过程。如冬小麦。

温周期现象 植物对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比较敏感, 而且只有在已适应的昼夜和季节温度变化的条件 下才能正常生长。 昼夜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有一些植物的种子在变温下萌发良好。因此变温处理有利于许多种子的有效萌发。 较低的夜温和适宜的昼温对植物生长发育都很有利。 物候 季节明显地区,植物适应于气候条件的这种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应的植物发育节律。物 候具有纬度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差异。 温度与伤害 低温危害 寒害:又称冷害。指气温降至 0 度以上植物所受到的伤害。热带、亚热带植物在气温 0-10 度左右就能受到寒害。

原因:低温造成植物代谢紊乱,膜性改变和根系吸收力降低。 冻害:温度降到冰点(0 度)以下,植物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 原因:冰点以下,细胞间隙形成冰晶导致细胞失水而死亡。 冻举:又称冻拔。土壤反复冻融使树苗被完全拔出土壤。是寒冷地区更新造林的危害之一。 多发生在土壤粘重、含水量高、地表温度容易剧变的立地。 冻裂:由于昼夜温差导致树干纵向开裂。 生理干旱:冬季或早春土壤冻结时,树木根系不活动。这时如果气温过暖,地上部分进行蒸 腾不断失水,而根系又不能加以补充,导致植物干枯死亡。 高温危害 大多数高等植物的最高点温度是 35-40 度。 皮烧:强烈的太阳辐射使树木形成层和树皮组织局部死亡。 根颈灼伤:土表温度增高灼伤苗木柔弱根茎,杀死输导组织和形成层。 4.动物对温度的适应 生理性适应:包括蛰伏、冬眠、降低细胞冰点和减少散热。 形态适应:动物毛皮、羽毛、皮下脂肪冬季加厚,夏季变薄。 行为适应:调节体温的短距离迁移和季节性的长距离迁移。 5.温度因子在林业中的重要性 温度对树木生长发育分布的影响 极端温度对树木的危害 非节律性变温对树木的危害 小地形环境的温度对树木的影响 皆伐对温度的影响 6.小结 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空间变化决定与纬度、水陆分布和海拔。时间变化有昼夜、季节和长 期变化。 三基点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积温 温度对植物的影响: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变温对植物的影响。物候现象。温度与伤害。

五.水分因子 我们的家园——地球。 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有 71%,体积有 14 亿立方千米,其中 96.53%是海洋,但它都是咸 水,可供人们生活的淡水只占资源的 3.47%。 水的重要性 水是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的水解作用要有水参与反应。 水使植物和树木组织保持膨压,维持器官的紧张度,使其具有活跃的功能。 水的比热和潜值高,可使植物体温区域稳定。

林学概论 第四章 事业单位考试

大气中水汽对长波辐射的吸收,是维持地球表面温度不致剧烈变化的重要原因。 1.不同形态水及其生态意义 水在自然界存在的三种状态:液态(咸水、露、雾、云、雨、淡水) 、固态(冰雹、云、霜) 、 气态(空气湿度) 。 水通过不同形态、量和持续时间三方面的变化对植物起作用。其中以降水的意义最大。 (1)雨 雨是降水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因饱和空气被冷却而凝结成降雨的方式不用, 而分为对流雨、 地形雨和锋面雨。 雨水是陆地生态系统水分源, 树木吸收的水分主要来自土壤, 而土壤水分则主要靠大气降水 来供给。 降雨强度、降雨量及其季节分配均影响地球生命过程。树种不同对降水的反应各异。油松、 栎类等树种年高生长停止较早,春季降水对高生长的作用较为显著,而落叶松、水杉、杨树 等整个生长期高生长都在进行。因此,夏秋降水多少也影响高生长。 (2)雪 雪也是重要的降水形式,春季具有补充土壤水份的作用。 积雪融化是春季土壤水分的补充源。积雪可使土壤温度高于气温 3-5。积雪保护幼苗幼树。 雪也能造成雪压雪折。 (3)雪淞、雾淞 雪淞、雾淞为固体形态水分,对树木的危害与雪害相似。但雨凇、雾凇亦增加水平降水的作 用。 (4) 水汽、雾、露 水汽可影响光照条件、 树木蒸腾和地表蒸发, 从而影响林木的水分平衡。 空气相对湿度降低, 蒸腾、蒸发作用加强,引起孔关闭,降低光合效率,雾露水可缓和干旱所引起的枯萎,这时 沙区植物尤为重要。 2. 植物对水分过多和不足的适应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必须产生张力梯度,当土壤干燥,张力梯度减小,植物无法得到水 分,植物发生萎蔫(暂时萎蔫、永久萎蔫)。 水生植物:部分或完全沉于水中的植物,不使用土壤水分张力 500-1000kPa 土壤 1Pa=1N/m2。 中生植物:能生长在土壤水分张力 2000kPa 条件下。 旱生植物:能生长在土壤水分张力 4000kPa 条件下。

(1)植物对水份过多的适应 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中,其中也包括生于沼,泽

中的植物。按它们对水深的适应性不同分为沉 水、浮水和挺水植物。 O2 成为影响植物生长的主导因子。大气中 O2 的含量仅 21%,通气不良土壤中 O2 含量低于 10%,一般在 10%-21%之间。 水生植物一般具有通气气腔或海绵组织。如水稻根 O2 含量 18%。落羽杉、池杉生有膝根。 避旱植物

指短命植物。以种子或孢子阶段避开干旱影响,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小、根茎比值大、短期完 成生命史。它们没有抗旱植物的形态特征,不能忍耐土壤干旱。 抗旱植物 防旱植物:在极端水分不足时,仍维持高水势的植物。有两种适应干旱的方式,即保水型和 耗水型。 耐旱植物:严重缺水时,细胞液的溶质含量的提高能使细胞产生低渗透势维持细胞膨胀,从 而防止脱水。 适旱植物: 缩小枝条、 增加根系扩展范围、 缩小叶面、 增加叶厚度、 增厚细胞壁、 角质层厚、 减少气孔、木质部细胞较小、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部明显、缩小细胞间隙等。 3 水分条件对植物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湿润度:年平均降水量与潜在蒸发量之比。 干燥度(K) :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之比。K=0.16∑t/r。t 为大于 10℃的活动积温,0.16 ∑t 为可能蒸发量。 干燥度 ≤0.99 1-1.49 1.50-3.99 ≥4.0 4 森林的水分平衡 林冠截留量?蒸发散量?地表径流量? 壤中径流量?土壤含水增量 水份状况 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干旱 自然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甸、草原、荒漠草原 荒漠

(1)植被对降水的再分配和树冠截流 树冠截留雨量=林外雨量-林内雨量。截留量是植被对降水的最初分配,取决于植被的截留能 力、树种、林冠结构、年龄和密度等。茎流的多少依树种形态、年龄、密度而变化。 林内雨量=滴落量+茎流量+穿透雨量。 林外雨量:在连续降雨的一段时间内,林冠上部或旷地雨量。 (2)入渗土壤的水 入渗:降水向土壤中渗透的过程。 渗入速率或强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入渗雨量。 初渗率:在水分渗入土壤中时,在初期入渗速率很大。 终渗率或稳定渗率:初渗率在短时间内即急剧下降,最后趋于稳定。 (3) 蒸发散 蒸发散:土壤水经森林植被蒸腾和林地地面蒸发而进入大气。 蒸腾:水从植物组织的生活细胞通过气化或蒸发作用而进入大气。蒸腾与叶面积、温度、空 气饱和差和风有密切关系。 (4) 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降水或融雪强度一旦超过下渗强度,超过的水量可能暂时留于地表,当地表贮留

量达到一定限度时,即向低处流动,成为地表水流而汇入溪流的过程。 森林减少地表径流的原因:林内死地被物能吸收大量降水,使地表径流有所减少;森林土壤 疏松、孔隙多、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水分容易被吸收和入渗。 5 森林对降水的影响 森林能少量增加降水量,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均如此,只限于地方性的对流雨和地形雨,而 对大规模的锋面雨则没有影响。 降水通过林冠的叶、枝和树干时,将沉积在这些部分和幼嫩枝叶释放出的养分淋下来,故水 质含较多的营养。

6 水分和林业的关系 水是影响森林分布的重要因素。 森林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作用。 水分过多或不足地区,制定更新造林计划和设计时,应充分注意立地类型区划和分类、树种 选择和更新造林方式的设计。 森林生产力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 7 小结 全球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极重要因子,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于生命过程是个理想的介质。 虽然植物对水分过多和不足有一定的适应性, 但水分条件往往是植物分布和生产力的限制因 子。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对水平衡的主要影响是增加水平降水, 减少地表径流, 有利于水分的入 渗,故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河川流量的作用是明显的。

林学概论 第四章 事业单位考试

六.土壤因子 森林土壤独特的成土因素:森林死地被物、林木根系、依靠森林生存的特有生物。 1 土壤物理性质与林木生长 (1)母岩和土壤厚度 母岩是土壤发育的基础。 山地条件下,影响土壤厚度的主要因素—地形 (2)土壤质地和结构 土壤质地:组成土壤的矿质颗粒,即石砾、沙、粉沙、粘粒的相对含量。 根据质地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不同质地的土壤,影响林木根系的生长和分布。 砂土:疏松,通气透水性能好,保水保肥力差,宜耕性好。 粘土:粘结性强,通气透水差,保水保肥力强,湿时粘重难耕,干时坚硬。 壤土:比较适宜。 土壤结构:土壤颗粒的排列状况。如团粒状、片状、柱状、块状、核状等。团粒结构是林木 生长最好的土壤结构形态。 思考:为什么团粒结构的土壤最适宜植物生长?

(3)土壤水分和空气 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幼苗的存活和树木高、径生长。 土壤水分过多,尤其是地下水位过高,会使土壤缺乏 O2 和提高 CO2 含量,阻碍根呼吸和吸 收养分。 土壤中,植物根系、动物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质的分解,不断消耗 O2,放出 CO2, 使土壤空气中 O2 和 CO2 的含量明显不同于大气。

(4)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吸水力,从而影响全株生长。 土壤温度影响植物的吸水力和水分在土壤中的粘滞性。 植物从温暖土壤中吸水要比在冷凉土 壤中吸水更容易。 2 土壤化学性质与林木生长 (1)土壤酸度 土壤酸度对林木的影响: 酸性或碱性环境直接伤害林木组织; 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和微生物活 动,

间接影响林木生长。 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 母岩、 降水、 地形、 植被等。 如湿润地区多数森林土壤呈微酸性反应, 沼泽土酸性较强。干旱地区的盐碱土为碱性。针叶林下的土壤常呈酸性反应。 (2)土壤养分元素 森林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 植物所利用的有效养分为土壤胶粒吸附的养分元素和土 壤溶液中的盐类。 3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由植物、动物、微生物遗体、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它们的分解产物组成。 森林中植物的地上、地下凋落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4 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 包括微生物、 动物和植物根系。 其中土壤微生物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 放线菌、 真菌和藻类。 5 森林经营与土壤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深刻。 6 小结 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不易更新的成分,恢复极其困难。对森林工作者来说,树木仅是一 种产品,土壤才是资源。 频繁干扰和过度索取会降低土壤肥力, 合理的经营活动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提高土壤肥 力。

七.风因子 地面上因气温分布不均所引起的气压分布不均是产生风的原因。 风有多方面的生态学效应 1 风的主要类型 季风:全年变向两次,夏季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相反。 干热风:春夏之交,欧亚大陆北部南下的冷空气,沿途经过已增暖的下垫面和大面积干热沙 漠后,出现又干又热的干热风天气。 水陆风:发生在海岸和湖岸地区,白天从水体吹向陆地,夜间相反。 山谷风: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顶,夜间从坡上吹向山谷。 焚风:由于气流下沉而变得又干又热的风。 2 风对植物的影响 风媒风播:许多森林优势树种,依靠风来传粉。许多树种的种实靠风传播,如落叶松、槭、 榆、桦、杨、柳等。 生理活动:加速植物的蒸腾。 形态:旱风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其植株偏小。长期的单向风会使树木长成旗形树冠。 风害:超过 10m/s 的大风,对树木有破坏作用。如风倒、风折。 3 风对动物的影响 影响动物的形态和行为。如生于海岛、高山等多风地带的昆虫,大多数无翅。 影响动物的传播和迁移。 4 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物质气态循环的主要动力。 携带污染物质。 通过风倒、风折对生态系统产生干扰。 5 植被对风的影响 植被明显地影响风速。 不同结构(紧密结构、通风结构)的森林植被对风的影响也不同。 6 风对林业的重要性 森林更新期内,风关系到更新造林的成败。 抚育间伐应考虑风因子。 主伐方式的设计。 7 小结 风的益处。 风的害处。 植被对风的影响。

八.火因子 对林火应该客观地分析。 应注意火的积极作用。

1 火的类型和发生条件

林火发生需要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可燃物主要是地上部分的叶、干、枝及地下的根系 和森林死地被物以及土壤中的泥炭层。助燃物是空气中的氧。 林火类型 地表火:火沿林地表面蔓延,以烧毁死地被物和林下植物为主,也能烧伤林木干基和露出的 根系。 树冠火:树干及以上被烧伤。 地下火:林地腐殖质层或泥炭层中燃烧的火灾。地表只有烟雾,基本见不到火焰。 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干旱季节,中高纬度的温带和寒温带,春秋两季干旱、多风、相对湿度 低,是火灾易发季节。此外又以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为主,因树体和森林死地被物含有树脂 及挥发油等易燃物。 2 火对土壤的影响 物理的变化:在低洼地区,如果植被全被烧死,可能造成沼泽化。导致土壤温度增加。 化学的变化:火烧后会促使 pH 值增加。土壤有机质不同程度的损失。总的土壤养分含量下 降,养分可利用性增加。 生物的变化。 3 火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的适应 在某些地区,火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有些植物种甚至依赖火。 营养阶段对火的适应:抗火树皮、减小易燃性,阔叶树抗火性较强、保护芽。 繁殖阶段对火的适应:提早开花结实,种子散布。

4 火对动物的影响 火对动物的直接影响:取决于动物的逃避能力、火的燃烧程度和蔓延速度。 火对动物的间接影响:火通过改变环境,使动物种类、多度和繁殖发生变化。火轻重不同地 烧过林区时,会形成老龄

林学概论 第四章 事业单位考试

和幼龄植被的镶嵌分布,从而增加动物区系多样性。 5 火对生态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火对能量流动的影响。 森林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 防火产生的后果 对天然火发生的频率已适应的森林类型, 防止了可燃物过分积累和高强度的林火, 如果可燃 物大量积累,终将导致强烈的地表火和地下火。 7 火和森林经营 尽量防止火灾发生。 火在森林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如控制死地被物、消除病虫侵害、减少可燃物积累等。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