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上传者:冉巍
|
上传时间:2015-05-07
|
次下载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姓名:刘洋

学号:1300011409

手机号:13261772098

课堂编号:31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当共产主义的势力已逐渐壮大,当共产党人要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意图时,共产党宣言诞生了。当旧欧洲的一切实力都要联合起来围剿共产主义时,这说明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共产主义已经威胁到就欧洲统治势力的统治地位。据此,我们不妨大胆猜测,相较旧欧洲统治阶级的统治理论或思想,共产主义要更得人心,更适应生产力发展。

一、资产者和无产者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虽不十分形象,但却深刻揭示了社会的发展。社会是由人这个大群体所组成的,在这个群体中,往往有等级和层次之分。即使是在强调人生而平等的今天,也丝毫没有半点消除等级的意思。而所谓的等级和层次之分就必然会有个高低贵贱,在现代法制社会,不同的等级里的人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大不相同,更何况历史上的阶级之分。就如文中所说,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藏有时公开的斗争。他们的斗争无外乎是一种权利或者说权益的争夺,蛋糕总量一定时,为了争夺更大的蛋糕,斗争是极为简单有效的方法。斗争的结果往往是更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阶级,理论与实践同时进步的阶级作为新社会的统治阶级,如此循环往复,通过阶级的斗争来推动社会的更替。

在如今新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有新的社会特点:使阶级对立简单化整个社会分裂成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市民等级中发展出的资产阶级分子通过航海大发现,殖民掠夺,奴隶贸易,以及为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和不断增加的需求而开展的工业革命彻底将封建社会推在了历史之后,将世界迅速连成了一个整体。在发展经济追求利润的同时,资产阶级也相应地谋求着政治上的发展。《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笔者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破坏了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二、开拓了世界市场,将世界各国连成整体。三、为了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创造条件使经济集中,由此必然导致政治的集中,故形成了统一的政府,法律,民族和民族利益。四、在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中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最早对思想领悟进行了启蒙与解放,牛顿力学的确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在科学的发展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资产阶级通过充分有效利用生产资料,不断开发创造生产技术,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与此同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与历史上的其他时代相比,自有异同之处,简单以封建社会为例,资产阶级社会与它相比,都是推翻了旧的,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并发展了新的,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不同之处笔者认为一是巩固统治的方式不同,二是资产阶级利用知识,技术等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巨大的生产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也亲手孕育出了他日后最大的敌人,直接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

但现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变革的运动仍在继续,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说明,高速发展的资产阶级社会出现了某些问题。在危机期间,资产阶级面对好像是生产过剩的严重问题,不得不消灭一大部分产品以及生产力。但我们可以思考,社会真的已经发展到如此先进或是发达的地步,以至于生产力供过于求了么?笔者不认同这个观点,一个历史事实是,资产阶级在面临商品积压大量毁灭商品的同时,很多人想得到却难以得到该商品。正如前面已经提过的阶级,这个社会里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扩张,两个阶级之间的差异也不断扩大,资产阶级掌握着生产资料,越来越富有,无产阶级只能出卖劳动力,收入日减,即使生产出再多产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有心却无力购买与消费,这就会形成产品的滞销,因此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牛奶倒河”的现象,因为阶级差异中贫富差距过大,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形成相对生产过剩的局面。所以可以看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再一次处于不相适应的局面。在资产阶级无力创造更新的生产关系之前,他们只能通过消灭大量生产力,不断开辟新市场,以及充分利用旧市场来缓解危机。 在资产阶级不断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中,《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从哲学观点来看,发展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过程,而且指具有前进与上升性质的运动和变化,是事物的新陈代谢。笔者将这理解为,工人出卖劳动力如同一种商品,自然会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所以,为了成功卖出自己的劳动力,工人不得不采用一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生产力,不断确得自身的进步。

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工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属品,他做的工作极其简单,得到的工资也就仅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从这里也再一次说明,资产阶级所面临的相对生产过剩是必然的。不仅如此,机器越推广,分工越细致,劳动量就越增加,无疑会加深工人对这种不等价交换的厌恶。现代工业追求效率和利益的最大化,将家庭小作坊变为集中生产的大工厂。工人在层层监视下不停劳动,消耗自己的劳动力为资本家生产产品,最终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与此同时,现代工业越发达,男工与女工,童工相比,竞争力急剧下降。

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他维持日常生活的薪酬,去购买消费日常生活必需品,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就开始了新的剥削。这些资产阶级因为占有生产资料或者说经济要素而可以赚取利润,但工人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给一些资产阶级,赚取薪酬后又交由另一些资产阶级换取生活必需物,最终无产阶级还是一无所以,并且永无休止地在重复这个过程。 在这种状态下生存的工人,应了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最初是单个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做斗争,在最初斗争的时期,他们主要攻击的是生产工具,毁坏那些来竞争的外国商品,捣毁机器,烧毁工厂,力图恢复已经失去的中世纪工人的地位。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工人的反抗已经具有先觉的斗争,争取自我权利的精神,但却未找准真正应该斗争的对象他们所毁坏的无论是商品,机器还是工厂,都是显性的束缚他们,给他们造成压迫的工具,但实质上真正束缚他们的东西并非生产力,而是由资产阶级确立的划分了生产资料所有,阶级差别的生产关系。在这个阶段,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将无产阶级联合发动起来同封建君主制残余斗争,在资产阶级取得胜利后,大力发展工业,无产阶级也逐渐结合成更大的集体,而机器又使劳动间的差别缩小,故工资也都降到同样低的水平,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生活状况也越来越趋于一致,这使得资

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些因素使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 工人斗争的最大成果在于其越来越扩大的联合,因为初期工人斗争对象的错误就表明他们难以取得大的革命性成果。而联合又得益于大工业所造的交通工具使各地工人的联系成为可能,后逐渐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虽由于工人间的竞争而受到破坏,但这种组织总是重新产生,且一次比一次强大,不段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迫使他们用法律形式承认工人的个别利益,这种斗争相较之前直接毁坏生产工具而言,巨大的进步性离不开组织的发展与自我进步。因为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他们是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真正革命的阶级,革命其中的一方面便可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如何看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而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这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造成的工业进步,使工人达到革命联合,这就相当于,资产阶级赖以形成资本的基础从其脚下挖掉,首先生产出了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可以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一个阶级赖以生存,发展甚至于巩固统治的基础没有了,就如高楼大厦的地基出现了问题,高楼是再难以存在下去的。

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共产党宣言》在这部分里开篇论述了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主要分同与不同两方面,同:1.不与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2.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3.在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时,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不同:1.在不同民族的斗争中,强调和坚持不分民族的利益。2.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基于此,共产党人强调追求的是全体无产者的不分民族的共同的利益。共产党人是最富有革命性和科学的,他的革命性体现在实践方面,斗争中他是最坚决,始终起推动作用的。而科学性则主要表现在他的理论方面,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射虎主义国家。而共产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消灭剥削,消除私有制,即不再有等级之分,不再有阶级之间的对立与剥削。消灭私有制引致很多人的不满,但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雇佣劳动,无产者的劳动并不会给无产者创造财富。一方面,在资本家占有资本的情况下,无产者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出售后所赚取的利润都是属于资本家的,尽管使资本产生增值的过程却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活动的成果。另一方面,雇佣劳动的平均价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资,工人靠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而共产主义所追求的就是去掉财产的阶级性,改变财产的社会性质。对于劳动性质的定义是两种社会的一个很大的差别。资产阶级社会里,劳动只是资本增值的一种必要手段,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是扩大,丰富,提高工人生活的手段。资产阶级所维护的是其自身阶级的利益,这是一个占人口极少数拥有的资产却占资产总数极大部分的阶级,这个阶级靠压迫剥削广大的无产阶级而求得生存,劳动者毫无独立性和个性可言。所以资产阶级以消灭个性和自由为借口批判共产主义从无产阶级角度而言,无半点说服依据,从其自身角度而言,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少数人掌控下的私有制。笔者十分赞赏宣言里的一句话,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

它只剥夺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人与人之间本来就不应该存在奴役,平等是最基本的权利之一,这是对私有制一种优雅却坚定的反驳。

人们对共产主义的物质产品的占有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责备,也被扩大到精神产品的占有和生产方面。但我们都应该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产者的经济基础不同,上层建筑的比较就缺乏意义。资产者的观念,主张的争论首先是由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这就与共产主义毫无争论的意义。

《共产党宣言》又在家庭,教育,祖国,民族方面对资产者的争论做出了强有力的反驳,根本问题还是改变私有制,消灭剥削,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对人的剥削一消失,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失。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而思想的发展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共产主义革命为了实现它的目标,需要取得统治阶级地位,利用政治统治,争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将生产工具集中在无产阶级手中,并加快生产力发展。从政治领悟入手,取得民主后在经济领域进行所有制关系的深刻变革。《共产党宣言》也提出一些可采取的措施笔者认为,对于这些措施,需要采用批判继承的眼光来看。在注重公平的同时不能一味忽视效率,注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目标也是美好愿望,但这一定是需要强大的生产力做后盾。

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1.反动的社会主义

(甲)封建的社会主义

封建的社会主义主要是指英国和法国的贵族在封建制已没落的情况下进行文字斗争。为了拉拢民心,以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借口对资产阶级进行控诉,但其实质却是,他们与资产阶级的差别仅在于剥削方式不同。

(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小资产阶级是处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一个阶级,但是,由于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竞争激烈,他们很容易被抛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去,他们站在无产阶级方面,以小资产阶级立场出发替工人说话,形成了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虽透彻分析了现代生产关系中的矛盾,但就其实际内容而言,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社会或是想把生产力塞到旧的所有制框架里面去,这无疑具有空想性不具实际可操作性。 (丙)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是在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压迫下产生的。这种文献传到德国的时候,德国的资产阶级才刚开始进行反封建斗争。德国著作家从他们的哲学观点出发去掌握法国的思想但他们忽视了一点,德国与法国的社会现实,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传来的文献完全失去了直接实践的意义。德国著作家在法国原著下面写上自己的哲学观点,这种文献在德国人手里已不再表现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斗争,于是德国人就认为:他们克服了“法国人的片面性”,代表真理的要求,代表一般人的利益。德国的社会主义同政治运动对立,成为了政府对付资产阶级的武器,这样它也就直接代表了德国小市民的利益,美化小市民的丑行,反对共产主义的“野蛮破坏”的倾向。

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想要消除社会弊病,他们的社会主义成为一些完整的体系。这种主义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他们无法辩证的看待事物,只想要好的一面,

不愿意接受坏的一面。二是想通过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使工人阶级厌恶革命运动,但这丝毫未改变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也就丝毫未改变剥削的本质。

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这些发明家看到了阶级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瓦解因素的作用,但由于他们所处历史时代,条件所限,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的政治运动。他们拒绝政治运动,以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向统治阶级呼吁,这与无产阶级对社会改造的想法相适应,这种主义含有批判的成分,但本身也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他们进行了试验但以失败告终。

无论是代表封建贵族利益的封建的社会主义还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还是代表小市民的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他们都并非真正的社会主义,因为他们的阶级局限性,以至于不能实现成功。而并非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既有联合,也不放弃批判。注重教育工人意识到阶级之间的敌对,支持一切反对政府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始终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治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