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学文言文古诗词导读(20)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学文言文古诗词导读(20)

上传者:黄作明
|
上传时间:2018-10-17
|
次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学文言文古诗词导读(20)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第二十首 望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小传】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注释】

  此诗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至开元二十八年(740)间,杜甫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

  [岳]指东岳泰山,主峰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北。

  [岱宗]即泰山。《风俗通山泽篇》: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岱,即泰字的音转。宗,泰山在五岳中居首位,为诸山所宗。夫,语助词。

  齐鲁句意思是说:泰山苍翠的山峦,在齐鲁之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齐鲁,春秋时两个国名,在今山东省境内。《史记货殖列传》:泰山之阳则鲁,泰山之阴则齐。

  [青]指苍翠的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神奇秀丽。

  阴阳句意思是说:山南山北,此晓彼昏,迥不相同。极言泰山之高大。[阴]山北背日为阴。[阳]山南向日为阳。[割]分。

  荡胸句意思是说:山中云气层生,弥漫飘拂,涤荡胸襟。[曾]同层。

  [决眦(z)]张目极视。决,裂开。这里是极力睁大的意思。[眦]眼角。[入]收入视野,看到。

  [会当]定要、终当。[凌绝顶]登上最高峰。

  [一览众山小]用《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句意。

  【导读】

  杜甫的诗篇善于把广阔的现实社会生活加以艺术概括,形象地反映重大政治题材,又善于作细节的描写,语言凝炼有力。

  这首五言古诗描绘了泰山雄伟神奇的气象,抒发了勇于攀登,积极向上的进取情怀。

  起首两句以设自答,紧扣题目,大气包举,神采飞扬。三、四句承青未了。钟、割二字,常中见奇。五、六句进一步写泰山景色及望岳感受,状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豪情。全诗以望字统摄,意境开阔,格调高昂,被人们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既有情趣,又蓄理趣,抒发了作者敢于攀登的壮志,蕴含了登高望远的哲理。

  【今译】

  东岳泰山巍巍壮观,造化万物的大自然,汇聚了天地神奇和巍峨;横亘南北的山姿,把晨光暮色截然分割。

  云气升腾挠山峦,令人心胸激动开阔;极目远望蓝天归鸟,无限风光尽在眼前。等到登上泰山最高峰,放眼看脚下的山都变得很小了。

  【简析】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其结句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全诗开阔明朗,情调健康。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5特岗招考历史备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三)
特岗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二
2015特岗招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跟踪练习(1)
2015特岗招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中常用表现手法(二)
新疆双语特岗教师招教考试《美术》笔试说明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地理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世界、中国地理)
新疆双语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化学》考试大纲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常见考题综合整理一
特岗教师招聘:《初中数学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几何模块)
2015特岗招考历史备考:中华文明的起源
特岗教师招聘:《初中数学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初中数学教育学模块)
2015特岗教师招考:英语动词及词组专项练习(1)
2015特岗招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中常用表现手法(一)
特岗教师招考:英语动词和词组考试热点(四)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物理学科辅导资料一
2015特岗招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跟踪练习(3)
2015特岗招考历史备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二)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物理学科辅导资料二
2015特岗招考历史备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一)
新疆双语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体育》考试大纲
特岗教师招考:英语动词和词组考试热点(五)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常见考题综合整理七
特岗教师招考:英语动词和词组考试热点(六)
特岗教师招考:英语动词和词组考试热点(三)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常见考题综合整理二
2014年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体育》复习资料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常见考题综合整理六
2015特岗教师招考“生物和生物圈”跟踪练习(1)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音乐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
2015特岗招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中常用表现手法(四)

网友关注视频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