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历史学>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上传者:李盛韬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中国史学史

一、连线题

二、材料题

1、 刘知几的《史通》

2、 章学诚的《史学通义》

三、名词解释

1、《国语》: 是分国别的,以“记言”为主要内容的史籍,记载的时间范围上起周穆王在位,下至晋国智氏灭亡,依序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其内容,皆春秋时期各国关于政务、军事、交聘、礼制、国势等方面的论议。《国语》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研究不可替代的材料。

2、《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的史书,又称《汲冢纪年》。西晋太康二年,汲郡汲县人盗掘当地古墓时发现。《竹书纪年》内容,上起传说时代,下迄战国后期,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书中有不少史事的记载与传统说法大异,但亦有些记载与甲骨文和金文相符。至宋代,《竹书纪年》再度亡佚。今本《古本竹书纪年》,是清代以来的学者从古书中辑收《竹书纪年》的各种引文而成的辑本。

3、《世本》:

又作世或世系。世是指世系;本则表示起源。是一部由先秦时期史官修撰的,主要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全书可分《帝系》、《王侯世》、《卿大夫世》、《氏族》、《作篇》和《居篇》及《谥法》等十五篇。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最早的谱牒著作。先秦时期许多的文献遗产,被刘向收编进入,并重命篇名。

4、《东观汉记》:

我国第一部官修的纪传体本朝的史书。全书编写历时一百多年,因最后的编撰者蔡邕被王允杀害,而没有最后完书。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共有143卷,记事起于光武帝刘秀,迄灵帝刘宏。该书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很流行,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因按朝廷授意,书中充满对东汉皇帝的溢美之词和大量的祥瑞灾异、图谶的记载。

5、《汉纪》:

《汉纪》30卷,荀悦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皇朝编年体断代史。取材于班固的《汉书》,其记事起于刘邦之兴,止于王莽之败,根据《汉书》编撰而成的。荀悦撰此书的原则和方法是“约撰旧书,通而叙之,总为帝纪,列其年月,比其时事,撮要举凡存其大体”即在体裁上改纪传体为编年体,在内容上综合凝练存其大体。编撰目的为“通道义”“彰法式”宣扬封建统治的义理和法制,“著功勋”“表贤能”表扬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通古今”表达封建统治的兴衰成败,此书的特点是创造了“连类列举”的编纂方法。

6、《通志》:

南宋郑樵所著纪传体通史。记载上古至唐三千余年史事。全书二百卷,分帝纪十八卷、年谱四卷、略五十二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载记八卷。诸略为全书精华,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为作者新创。该书内容丰富,议论精辟,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7、《日知录》:

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所著。始撰于崇祯十二年,书名取于《论语·子张篇》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作者经数十年的积累和不断增补、修订,于晚年完成这部以“明道”、“救世”为宗旨的札记式著作。其内容以考据为主,按经义、吏治、财赋、史地、兵事、文艺等分类编

入,共1000余条。其治学强调务实和经世致用,考证精详,以古筹今,对清代学术发展有深刻影响。

8、《廿二史考异》:

清钱大昕撰,是清代考据学著作的最高峰。嘉庆二年全书刻成。《廿二史考异》共一百卷,所考“廿二史”,即从“二十四史”中除去《旧五代史》和《明史》,另外又将司马彪《续汉书》志从《后汉书》中单列出来,因此总目实可见“廿三史”。钱大昕考史强调实事求是,注重典志研究,尤其重视对舆地、官制、氏族的研究。《廿二史考异》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历代正史做了系统的考辨,补充遗漏,订正讹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9、《读史方舆纪要》:

清代顾祖禹所撰。包含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以地理线索为纲领,系史于地,史地融汇的历史地理学名著,记史中特别关注战争与地形,地势的关系。早在顾氏在世时,本书被广泛抄传,学界普遍赞扬,名声极高,称为“三大奇书”之一。

四、简答题

1、中国史学史的三大任务和八项内容:

三大任务:1)、阐明史学遗产,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2)、阐明史学演进过程,是在清理史学遗产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任务是将历史学的产 生、发展和各个时期的基本状况,予以条理化,系列化的叙述和评析。

3)、揭示史学发展规律,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八项内容:

1)、历史观,是对历史的概括性看法,回答诸如历史是否发展进步,历史变化发展的原因和动 力,历史的变化发展有没有规律性等一系列根本问题。

2)史学思想,是对历史学本身的一种认识,涉及历史学的性质,功能,治史目的,以及与此相 关的方法论问题。

3)历史编纂学,是关于编纂历史著述的具体方式,方法的学问。

4)官方史学及其相关的制度与举措,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史学现象。

5)史家的史学活动,构成了史学史的发展过程,是史学史必须研究的内容。

6)史学评论,就是对历史著述进行诸如材料真伪,结构优略、成就高低、影响大小等方面的判 断和论证。

7)史学与其他社会因素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应是史学史研究所关注的内容。

8)史学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史学发展不是孤立的,在古代,史学发展与政治文化及其他社会 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2、 先秦史学的发展状况:

a、史籍首先产生记言史,随后出现编年记事史,较晚才《左传》这部内容完备,兼具记言、记 事的历史著作。

b、史官制度给予史官较高的地位和参政事权,有利于史学的发展。但记史求真理念与政治势力 的需要存在的矛盾,也集中交汇于史官之身。

c、从官方为主体的编书记史,发展出私撰史籍,史学成就的重心,在战国时期向私家转移。 d、在战国百家争鸣中,儒家未在现实政治上取得胜利,但却取得文化基础和史学建议的巨大优 势。

3、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撰成《史记》一书,是中国第一部体大思精、内容丰富的通史巨著。《史记》为首创性的纪传体通史著作,是中国古代史学时间跨越性发展,进入一个新境界的标志。其编纂形式和内容有:

1)纪传体体裁的首创。纪传体撰述方式为司马迁首创。

2)宏博的时空视野。《史记》记史的时间范围,上起传说的皇帝,下至司马迁自己生活的当代汉 武帝时期,跨度达三千多年。

3)丰富的社会内容。史记在记述整治内容的同时,给予经济和文化内容以充分的重视,还注意 记载社会上各个阶层代表人物事迹,展示出全景式的社会面貌。

《史记》还体现了司马迁的历史观念:

1)朦胧的历史进化论理念。司马迁治史要“通古今之变”,将历史看成发展变化的观点十分明显。

2)重视社会经济思想。《史记》的《平淮书》与《货殖列传》专门记述与评论经济问题,表现出 司马迁及其重视社会经济的作用。

3)人事起决定作用的历史认识。司马迁论述的是决策和任人的问题,乃是世间人事活动决定历 史的结局。

4)对历史人物的理性评析。司马迁对于《史记》记载的历史人物,或者夹叙夹议,或用“太史 公曰”形式作出评多褒贬和评析。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与历史编纂学:

1)成“一家之言”的撰史宗旨。司马迁在历史上成名的观念极其浓重,他所做出的历史研究和 撰述,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个人的“成一家之言”,这是古代少有的人生“个性”精神。

2)记载求实的治史意识。司马迁对于各种资料的采择,是经过考订鉴别的,撰著过程体现了记 载求实的治史思想。

3)总括万有,分层类析的编撰方法。《史记》内容丰富,全面,多样性,表现了司马迁有意识的 撰写一部总括万有的博大史著。他对历史事物“分层类析”,是《史记》之历史编纂学的核心 理念。

《史记》以内容的宏博、体裁的首创、文笔的生动、,显现极大的魅力。尽管自汉代至于后期王朝,出现颇多的异议和指摘,但都不能不承认《史记》的重要史学地位。影响上至庙堂,下及民间,满誉中国,播及海外,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4、 班固与《汉书》

班固在他20岁时就开始了《汉书》的撰写,他写历史的最强意旨,就是要将汉朝推崇到极为崇高的地位,“尊汉”是他贯彻全史的中心思想。班固一因个人的天命论历史观,二因适应统治者需求,三因承袭其父的思想,使《汉书》随时随事显露出天人相应、王德相生和天命观的思想。在他的史学思想中,具备了可贵的述史求真、如实记载的原则。

成就有:

1)《汉书》创始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修史方式,既保留了纪传体可以容纳丰富历史内容的优点, 也具有首尾比较明确,便于纂修成书,总结一代兴亡之际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政权屡屡更迭 的中国古代。

2)《汉书》内容广泛、资料丰富,超过了《史记》,具备了极高的史料价值。

3)在史书纪传体的发展上,向规范化的方向跨越了一大步。这是对古代史学的一个贡献。

5、 刘知幾的史学思想

1) 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尖锐泼辣的笔锋阐发了记史求真的准则。

2) 强调关于史学宗旨的传统理念。中国自史学产生以来,就树立了以史为鉴、以史辅政,以史

教化的立言宗旨。

3) 申明史家的标准。提出了史家三长,史才,史学,史识。

4) 以史学的理论准则审视一切史籍,不迷信圣人与名家,这体现了他的史学理论家素质与勇敢

的学术精神。

5) 提出一套历史编纂学的具体见解。对于史文的要求是“文简事丰”。

6) 特别主张史书编纂的规范化,这实际是官方集众修史的客观要求。

7) 对史学的发展作了全面性总结。包括对历来各种史书的批评,指出其缺陷。

6、 杜佑与《通典》

内容:

1)《通典》记述了上自皇帝,下至唐玄宗天宝末年的典制沿革及相关史事。个别内容延续唐德 宗贞元年间。

2)全书采用了分门别类的编纂方法,共有九门: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 防。还加以杜佑本人的评断。

3)《通典》史料来源广泛,除了历代史籍外,还有集部,子部书籍以及散见的秦议论说。在史 料汇集,史实的记述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史学思想:

1) 治国安民首重经济的思想,《通典》以《食货》为先,《食货》以《田制》居首。

2) 看中礼制维护等级社会秩序,但他又反对非今是故的礼制观念。

3) 有强烈的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但这种观念凝聚于经邦治国的实务,缩小了经世之学的范围,

眼光并不开阔。

7、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下至五代末年。《资治通鉴》的内容是以政治史为中心,司马光编撰此书的目的就是要皇帝予于阅读,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本书记载的可信度超过原有的史籍,这是坚持了史学记事求真的原则。

司马光的历史观念和政治见解:

1) 反对符瑞,灾异、图谶之类的怪诞说,同时坚持不信佛,道的正宗儒学立场。

2) 对于君主,提出“仁,明,武”三项要求,批判历史上的昏君,强调民主要把握任官和赏罚

的标准,并且将礼制作为治国之本。

3) 对历史上的改革变法,多持批评或挑剔态度。这是他守旧政治立场的反应。

《资治通鉴》的影响:

1) 在司马光《资治通鉴》先纂辑“长编”方法的启示下,南宋的编年史著作出现了部帙巨大,

记事详密的发展方响。

2) 宋代编现出缩编,删节《资治通鉴》之书,使得史籍发展越来越简化。

3) 宋、元、明、清时期,续补、注释与研究《资治通鉴》的著述层出不穷。

8、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1)将学术分为著述和比类两家。作为著述,必须是作者的独断别裁,有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创新。 比类则是资料的纂辑,编汇与核实。

2)提出考述史学源流的主张。

3)改进史学体例的主张。提出史书应当立图,应设人物表、列传,除了记人之外,还应以记事 名篇。设立“史篇别录”等具体建议。

4)对史学的总体观念。提出由“一人之史”到“天下之史”。

5)“吾言史意”的标榜。一是要“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读古人书而求其意”;二是主张史家要 有自己的学术目标。

6)“六经皆史”的命题。“六经”既是“史”是政典,那么经常就不能脱离史学,就必当以史学 来贯彻“六经”的经世致用精神。

7)论“史德”,他的“史德”观念是理学思想的体现,要求史家对史事评论尽合天理,不加个人 私意。

8)论“方志学”。他在纂修方志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方志立三书”。

9)论治学。将自己的学术创树归结为“史学义例”与“校 心法”。

9、梁启超《新史学》

梁启超是中国史学史的主要的奠基人和倡导者。1902年2月刊出《新史学》是理性的新学术思想积累与新世纪的激情结合而形成的。《新史学》由六篇文章组成,是中国史学理论向近代转型的宣言书,向中国传统史学做出了整体性的猛烈进攻,举起了“史界革命”的旗帜。

其理论要点如下:

1、批判中国旧史学有“四弊”,即“知有朝廷而不只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 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2、他认为“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雄错落”。提出新史学有改造 史书编纂体裁的必要性。

3、《新史学》对历史学的性质有更高规格的界定。公理是对历史是非判断和价值评议的公正的 道理。

4、梁启超还专门剖析了中国传统史学的“正统论”和“书法”,尖锐指出了古代关于“正统”的 判定标准不一,但其实都是为本朝政权的合法性张目,维护君主统治。

《新史学》在史学上的主张,特点是有破有立,破除旧史学大刀阔斧,不惜矫枉过正;倡导新理念痛快淋漓,旗帜鲜明,富于感染力。

梁启超在新史学潮流的兴起过程中承担了新史学思想先锋的角色,他的《新史学》在史学理论上起到重大作用,带动了中国传统史学向近代化的转型。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