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文学研究> 《易经数理秘笈》读后感

《易经数理秘笈》读后感

上传者:白小华
|
上传时间:2015-04-21
|
次下载

《易经数理秘笈》读后感



《易经数理秘笈》读后感1
(2012-07-30 17:07:32)
转 载 ▼
标签:
杂谈
分类: 易学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易学数理秘笈》,这是梁致堂先生的遗作,他是易学数理的传人,以
医为生。所以他并不知道他所掌握的易学数理对于整个易学界有多大的作用,也首先要感谢
象梁先生这样默默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没有他们,我们简直无法理解先人的智慧。虽然
随着时空变化,国学渐渐成为大众的关注,各式大师都纷纷出来讲易学,但就像我一直强调
的很多讲的都不如法,关键是失去了传承的力量。这本书的出版再次证明一件事,易学的精
髓在民间。

我曾经讲过阴阳五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支柱,也是易学的核心之一。阴阳五行的关系,张介
宾说: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
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这个表明了阴阳五行是完全不可分割的。据粱所写,行的
含义是运动,活动,相互作用以及方位。他们的产生来源于天文,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五行看
做五种物质。另外在《类经》上说:四象既分,五行以出。因为古书所写的五就是大差,好
像一个不正的十字,而行字则象一个十字街道。因此从数学坐标来看,四象代表四个不同象
限,那么相交的部分就是中心原点,也就是五。换句话中说,中心不立,四象不开,因此这
个中心是含有四象的意义,《易原》说:然则,五行也则,盖其托数以纪实,而非因数以得
体。五土也,分气以为水木金火,而不主专一德也,故一二三四,有象可象,而五随感出应
也者,无定数可仿也。。。。。故易象皆出于四,而易变皆出于五也。所以现在有人把五行
理论等同于机械唯物主义五种物质,并以此来批驳五行理论,实在是没有得五行的精髓。另
外在《医易通说》:中五者太极也,四方者四象也,中五之极临制四方,五行皆得中五,乃
能生成,所谓物物一太极也。从洛书九宫来看,五为中宫之主,以一制四,以一化四而成,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儒家的中庸之道,才能
明白其奥秘,这里的中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折中,失去了数理支持,很多人对于中国文化的
解读都失之肤浅。五为数组,是变化的祖宗,五属土,在人为脾胃,医家为后天之本,修炼
中守中也是从此道理而化出的具体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中
国传统文化很多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先进的天文基础上,因此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学习古代的
天文。

我一直致力于用易学来研究数字问题,在数字预测中我一直强调体系的阴阳五行的变化,我
提出的五行流转就是一个变化的问题,所以简单地说平衡是不对的,无论是在自然世界,还
是在易学领域,我们认为那种完美的平衡是不存在,比如说人, 常常说阴常有余而阳不足,
因此凡是金口诀中出现的八动本身代表了阴阳五行的变化,我们不能冒然地去平衡,而且五
行变化本身还有显隐的差别,有时候四柱对课内发生五行的生克制化,这时候就要看这个内
外的五行变化和课内本身的五行变化的关系,另外课内的五行变化有时还会牵涉到课内外的
其它合局的支,这就象原来两人恋爱,现在有了第三者的进入,所以三人的关系就可能发生
变化。而这些都是五行流转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医上有升,降,开,阖的变化,这些也是五
行流转要涉及到的关键。举个例子,比如课中有水克火的财动,那么这个水和火的矛盾,要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小升初数学备考专练-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小学学科网】
小升初语文专题检测卷 词语
2015小升初数学毕业考试复习题及解析【小学学科网】
2013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无答案)【小学学科网】
2014小升初数学备战辅导-数的整除【小学学科网】
2015小升初数学备考专练-应用题综合训练系列(二十三) 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
2014小升初数学备战辅导-整数和小数的认识【小学学科网】
寒假作业及注意事项
2015小升初数学备考专练-小数除法【小学学科网】
上地101小升初数学模拟训练卷1
小升初专题训练-计算板块
2015小升初数学备考专练-应用题综合训练系列(二十二) 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
成绩好的孩子都有这八个好习惯
2015小升初数学备考专练-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小学学科网】
小升初古诗词专题检测
2014年苏州中学伟长班考试解析
基础知识检测卷6
2015小升初数学备战辅导-知识归纳【小学学科网】
2014湖南省小升初数学考试模拟卷(二)(人教新课标,无答案)【小学学科网】
小升初课堂小测试
2015小升初数学备考专练-表内乘法【小学学科网】
福州时代中学小升初面试试题汇总
2014张家港市塘桥镇小升初数学毕业试卷(无答案)【小学学科网】
2015小升初数学备考专练-应用题综合训练系列(十九)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
2014湖南省小升初数学考试模拟卷(五)(人教新课标,无答案)【小学学科网】
马老师 王子骏
基础知识检测卷3
2015小升初数学备战辅导-基础知识汇总【小学学科网】
2015小升初数学备考专练-2、3、5的位数特征【小学学科网】
小升初数学备战辅导-应用题归类【小学学科网】

网友关注视频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